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中国驰名品牌”评选是骗局到底尴尬了谁?

“中国驰名品牌”评选是骗局到底尴尬了谁?

2007-01-25 来源:颜维钧 责任编辑:欧阳柯 阅读:4266
0 200
 

据北京晨报报道,国家工商总局近日在其官方网站声明,从未成立“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协会”和“中国工商管理协会”,两机构开展的“中国驰名品牌”评选是场大骗局,而且两机构的行为已经构成诈骗。

在此之前,进行“中国驰名品牌”认证的“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协会”和“中国工商管理协会”这两家机构,在网上均宣称自己是“国家工商总局和有关行政执法工作(单位)的直属机构”,并称自己的“主要职责”是“领导全国工商行政管理业务工作”,“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等13项职责。就这么两个子虚乌有的协会,用一个“中国驰名品牌”的超级大帽子,让国内电子、电器、机械、建材、服装等多个行业为数众多的企业上当受骗。

在所谓“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协会”发布的“中商协2006002号”通知,即“入选首批‘中国驰名品牌’的通知”中,标明参加评选的收费金额分为ABC三档,分别是0.8万元、1.6万元和2.8万元。与此同时,“中国工商管理协会”也在评选“中国驰名品牌”。这分明是一场用金钱换取认证的交易,企业用金钱换来一个“中国驰名品牌”的铜牌,而骗子赚得个盆满钵满,丝毫没有所谓的“公正、公平”,更无什么“权威”可言。骗子认证机构理应理应受到法律追究,那么这场认证骗局到底尴尬了谁?

毫无疑问,在这场闹剧中,参与认证的企业陷入了一种极其被动的局面,所受到的损失也是惨重的,不仅仅是用钱买来一子虚乌有的认证的经济损失,而是这个认证对企业品牌的伤害是不可估量的:骗子机构忽悠了认证企业,而企业用这个所谓的“中国驰名品牌”欺骗了众多的消费者,在这个链条中,每个群体的数量是呈几何级的数量递增的,企业充当了为骗子认证机构“销赃”的不光彩角色,把一个错误甚至带欺骗性的认证信息传递给消费者,让消费者对企业的诚信产生质疑,进而对各种合法的认证也会产生排斥心理,“欧典门”事件在社会中产生的负面影响就是不远的前车之鉴。

今天,各种认证泛滥成灾,继去年爆出全国牙防组织和中国抗菌协会是非法认证机构以来,各种非法的认证和认证机构进入大众的视线,而合法认证的公信力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反映出企业在品牌建设中急功近利的浮躁之气,想借助认证机构的一纸证书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对各种认证不辨真伪,不但没有提高自己的品牌高度,反而为其所累,空落笑柄。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监管不力,为什么骗子认证机构出来活动了那么久,甚至大张旗鼓的到处活动,并屡屡得手才被公诸于世?

而涉及该认证的企业在建材行业中不乏有涂料、水泥、建陶、卫浴等各行各业,这对于各种认证泛滥的佛山陶瓷行业而言,是否要再次进行深刻的反思?

品牌建设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要在消费者中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要练好基本功,诚信是首要的前提,品牌不是用钱买回来的。正如一个人,要健康强壮,必须勤于锻炼,而不是一味乱吃保健品,须知不是所有的保健品都能强身健体,吃错了药,对身体是有害的!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