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陶瓷:“要发展,就要做好砖”
2005-12-17
来源:陶城报
责任编辑:中国陶瓷网
阅读:2455
核心提示:
在当前的陶业发展“非常”时期,尤其是一批弱势企业的接连“毙命”,更使行业发展气氛紧张,不少综合实力不强的陶企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然而,最近记者在广东高要市采访中却发现该市的玉山陶瓷发展之势相当迅猛。通过与高要市玉山陶瓷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文芳的交谈,我们深刻意识到,在个别弱势企业倒下之际,另外一批发展势头强劲的新生陶企正在崛起。
注重成本营销
记者:据说“玉山陶瓷”的取名有着相当深刻的品牌含义?
吴总:也可以这么说吧。因为玉山一直被称为“台湾第一峰”,它象征着神圣、高洁,是崇尚自然、感情纯真的圣地,更重要的是我们公司是台资企业,在这个层面上,可以说是为了通过延续玉山古老的传说与独特魅力,以及秉承天然纯朴的的艺术风格,来表达玉山品牌对建陶品质、艺术、风格的一种追求。
记者: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每个企业都会有,但玉山陶瓷有没有考虑在如今的恶劣环境下如何使自己的企业平稳发展有一定保障?
吴总:这个问题无庸置疑。因为在去年建厂之初我们正是考虑到在这个特殊时期,把握好一定成本优势将是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一大支持。为此,我们在公司的选址上便看准具有多重优势的高要白土镇,这里不仅能够在使用土地上满足企业发展的规模需求,更重要的是在陶瓷生产原材料、水、电与燃气,甚至在人力资源等方面都能够极大地削减成本膨胀的弊端。这样一来,令很多企业“胆颤心惊”的成本压力反而成为玉山陶瓷的一大优势。
“要发展,就要做好砖”
记者:对于今年以来一些企业的“不战而死”,你觉得它给我们处于发展中的陶企怎样的启示?
吴总:我觉得这些现象使我们更加意识到“配置”与“配套”的重要性。因为根据多方面的信息收集与分析,我们发现,之所以一些“品牌”在行业内只是昙花一现,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太脆弱,而脆弱的形成因素一般都在于前期包括设备、技术等配置不过硬,其次一方面是包括在产品定位、确定目标市场以及销售策略等方面不成熟,结果由于适应不了局势紧张的市场而被判处“死刑”。总结这种现象,我觉得一个企业的发展不但要有充分的市场调研素材,更要有成熟、高远的发展思想,并且要切实根据自身的发展实力来运行,相信这样更能够提供企业对风险的抗御能力。
记者请问吴总有几年的从业陶瓷经历?您觉得做陶瓷以后的发展将会如何?
吴总:我是1988年开始进入陶瓷行业。至今已有17年。经过这么多年头的坎坷经历,我觉得,陶瓷行业绝对有发展,关键是我们的发展思路如何。比如在目前消费者理性消费大于感性消费的情况下,我们做陶瓷企业的就必须首先要拿出品质过硬的产品,另一方面,我们的产品一定要创新,服务跟得上,这样才能拥有稳定的市场,企业才有发展。
记者:玉山陶瓷的未来规划如何?既然在竞争形势紧张的的情况下取得良好业绩,你们在营销这一块有何优势呢?
吴总:玉山陶瓷企业目前的占地面积近300亩,现有以抛光砖为主的大型生产线两条,年产量600多万平方米,目前市场暂时以出口为主,同时覆盖全国各大重要城市,产销处于平衡状态。
公司未来规划建成共6条现代化生产线规模,总投资将超过2亿元人民币。加之我们在福建的以生产外墙砖为主的企业,玉山陶瓷将具备内外墙、地砖的配套优势。在生产和营销方面,我们主要集中台湾营销创新思维,并通过思维的优势整合,以及有效利用固定网络客户的良好销售通道,使玉山陶瓷在终端市场更具竞争优势。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