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广东制造,假一赔十”又出事了!罚款25000元……

“广东制造,假一赔十”又出事了!罚款25000元……

2025-07-14 来源:中国陶瓷网 责任编辑:刘思桃 阅读:1705
0 26

假冒广东瓷砖又一次“东窗事发”了!

5月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藤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行政处罚决定书》(藤市监处罚〔2025〕44号)。该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

2月26日,藤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举报线索对广西*达佳陶瓷有限公司进行现场检查,发现其仓库存放着一批规800×800mm规格的瓷砖,分别为“创*陶瓷CH UANGYITAOCI超耐磨通体大理石”“米兰*天超耐磨超防滑大理石”,共计666箱。这些瓷砖均在外包装上均标注有“佛山市海*陶瓷有限公司  营销中心:佛山南庄镇上元工业区*区*座  生产基地:佛山市禅城区吉利工业区大道北  电话:0757-********  广东制造  假一赔十”的字样。当事人现场无法提供涉案产品生产厂商和产品产地的相关信息和凭证。

围绕当事人涉嫌伪造产品产地的违法行为,执法人员收集到相关证据材料并确定了其违法事实。经查,这批瓷砖货值合计41586元,违法所得合计852.6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2018修正)》第三十条“生产者不得伪造产地,不得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当事人上述行为违反了该规定,构成伪造产品产地的违法行为。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2018修正)》第五十三条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2021修订)》第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藤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作出对当事人行政处罚的决定:没收查封所有违法产品,没收违法所得852.60元,罚款25000.00元。

以上案例无疑是建陶行业最典型的“假冒广东砖”行为——从冒用佛山陶企名称与详细地址,到醒目标注“广东制造,假一赔十”的承诺,环环相扣的造假链条直指“产地”二字。

此类明目张胆的“假冒广东砖”行为仅仅是建陶行业瓷砖产地乱象的冰山一角,这种乱象在现实中呈现出更加复杂隐秘的形态:不按产品质量法如实标注瓷砖产地和生产工厂名称、虚假宣传产地、过度承诺产地……

许多非广东产瓷砖,其外包装虽未直接伪造广东厂名,却刻意突出一个位于佛山的“营销中心”的地址和电话,或模糊标注为“广东品牌”。这种“擦边球”策略刻意制造认知混淆,利用信息差完成对消费者的心理误导。

为何“广东制造”四字在建陶行业具有点石成金的魔力?

根源在于广东建陶产业数十年沉淀的声誉。作为中国建陶产业的核心产区,佛山和周边地区代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早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代表着成熟的工艺、严格的品控、成功的品牌和持续创新的能力,是中国名副其实的建陶产业高地,而佛山更是堪称瓷砖之都。“佛山砖”和“广东砖”在消费者心智中,早已超越地理概念,成为优质与可靠的代名词。正因如此,傍上“广东制造”便如同脸上贴金,能带来显著的市场信任和溢价。

然而,消费者对“广东制造”的信任却成为不法者觊觎的肥肉。

“假冒广东砖”的浊流,其危害绝非仅仅体现在一次罚款或没收的货值上。它如同蛀虫,从根基处侵蚀着建陶行业的健康肌体。

首当其冲的是消费者权益被公然践踏。支付了“广东制造”品牌溢价的消费者,换来的却常常是披着“广东砖”外衣的低质瓷砖,从而陷入维权艰难的困境:虚假标注令责任主体难于追溯,高昂检测费与复杂程序阻碍鉴定,口头承诺难以举证。

更深远的破坏则指向建陶行业赖以生存的信任根基。当“假李逵”凭借低价和虚假光环不断挤压“真李逵”的市场空间,优质广东品牌陷入两难:要么被迫卷入无休止的价格战,牺牲利润与研发投入;要么坚守品质却眼见市场份额被“李鬼”蚕食。长此以往,必然引发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导致整个行业创新乏力、质量滑坡。

藤县市场监管局对“假冒广东砖行为的果断处罚,无疑传递出了明确的监管信号。但面对“假冒广东砖”的复杂性与跨区域性,单点执法威慑力仍显不足。要真正遏制这股浊流,需构建更为严密、长效的治理网络。

对于监管者而言,关键在于打破信息壁垒,建立跨区域、可追溯的瓷砖“身份”认证体系。例如:探索推广“一品一码”数字化溯源,要求陶企在产品包装显著位置标注可验证的唯一二维码,链接至官方备案的企业生产许可证信息、实际生产地坐标及质检报告,为每一片瓷砖配上“电子身份证”,让虚假标注无处遁形;同时强化对线上线下宣传的同步监管,对暗示性、误导性的“产地擦边球”广告用语和销售话术予以精准打击。

企业端的“正本清源”同样刻不容缓。真正的广东优质品牌,应更主动地亮明“身份”,开放透明的产地信息查询通道,甚至邀请消费者“云参观”工厂和生产线。

行业协会则应牵头建立更严格的产地标识使用规范与惩戒机制,对成员企业的违规行为“零容忍”,维护产区集体声誉。

消费者自身也需提升辨识能力,不轻信模糊宣传,购买瓷砖时主动索查能证明真实产地的权威文件。

当每一片瓷砖都能被经营者坦然标注真实“出生地”,当消费者无需再费力辨别真伪,当创新、品质与品牌成为竞争的真正通行证……这样的生态才是建陶行业穿越周期的坚实基石。

治理产地乱象,不仅关乎当下市场的公平,更决定着中国建陶能否在全球价值链中持续向上攀登。

因为,消费者最终会以脚投票,而时间终将证明诚信的价值。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