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笔者有幸在8月份参观了ICC陶瓷的展厅,在10月份参观了凤凰涅磐陶瓷的展厅。
ICC陶瓷的展厅,空间舒展,恢宏大气,西洋和中国古典并重、复古与豪华比肩。回旋攀升的楼梯台阶,是展现仿古砖作为拾级而上的梯级砖的场所,而屹立台阶侧面上,挂着的各式的风景画则让人有与艺术大师擦肩而过之感觉;比翼齐飞的秋千,明显具有青春气味的抛洒,秋千起落处,脚踏暖色调的地砖,侧面则是浅色的墙砖陪衬,烘托出一种青春的浪漫情调;各种不同的树木,切割成一坨坨圆圆的饼状物,剖面一圈圈树木的年轮拼装成背景墙,把大自然的杰作巧妙地融入冰凉而坚硬的墙地砖中,给人的视觉以一种漂移的休息感觉,是步履匆匆、身处钢筋水泥森林的现代人心灵放松的好去处。当然也有突兀伫立墙面上挂立的三角形透明玻璃墙,三个一组,并排而立,明显借助了法国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设计元素。而按照中国风格,在展厅大门入口正面,有一堵铺贴仿古砖产品的“风水墙”,墙的下面是一幅掏空的圆心,下面闪动的红绸和并立的小木桩,分明具有西方壁炉的元素,这样中国古典的风水学巧遇了欧洲风格的贵族壁炉,门口透亮的光线穿越而过,极具视觉张力。当然,厅堂楼阁,各式风格的厨房、卫生间,把产品的应用演绎得淋漓尽致。而整个大厅的半壁围墙,全部采用透明落地玻璃,外面的太阳光漫射而入,头顶的布景照射灯实时实地罩在景物上,有重影,有自然光。建筑物的外墙,明显也是斜线条的粗狂设计,“fash?鄄ionable ceramic”———时尚陶瓷的英语诠释坐落在墙面,彰显了ICC的产品路线。
凤凰涅磐的展厅,上下两层,产品琳琅满目,有浓彩重墨的加勒比海风情,也有轻描淡写的阿拉伯风格。同一件产品,有长宽比例极大的竖长条展示,也有尺寸不同的“马赛克”尺码、“条状拼贴”、“正方形原汁原味”三类铺贴效果,而旁边,则是这种产品的创作灵感,从哪种自然环境中产生出来,一副长镜头的写实摄影。笔者归类为“3+1”展示模式。每一类产品,色彩纷呈展现,利用厨房、卧室、卫生间三种不同室内环境,以及走廊、内墙、台阶等使用环境的变化,荤素搭配、尺寸切合、色彩呼应、主砖与配件不同的搭配模式等等,充分展示了设计者丰富的表现才能,驾轻就熟的设计执行力;再加上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灯光照射,陶瓷产品,已经脱离了原来生硬冰冷的建筑材料外形,而是通过了裁缝巧手剪裁的云彩、通过木匠精心抛光的原木、抑或采矿工人细心拼接的大理石,来装扮各种空间。绿意悠悠的青草,曲径回旋的小径,精心堆积的假山,实木打造的豪华大床等等布景实物,把参观者的注意力一次次从浮想联翩的欣赏中,拉回现实。
虽然风格迥异,但是透露的信息是一致的:用现代装饰设计理念,重金打造展厅,给自己的产品展示一种高贵亮丽的性格特征。
笔者这两个来月,一直回味、捕捉其中的设计理念、创新亮点。
参观ICC展厅,给人的感觉是:陶瓷产品是一个电影明星,该公司有多重团队对产品进行重点打造。第一重团队:陶瓷产品专家设计团队。该团队,着力与陶瓷色釉料、生产过程的生产工艺;第二重团队:陶瓷产品应用设计团队。该团队对楼堂管所卧厨卫等室内环境,消费者心理,具有独到心得。第三重团队:展厅与空间设计团队。该团队必须准确理解营销总经理的整体设计要求和公司“性格特征”,在整个市场竞争中准确定位,并使用设计手段和各种元素,准确表达这种与众不同的诉求。
参观凤凰涅磐展厅,给人的感觉是:产品设计和使用不可分割,设计师俨然是一个专业素养非常高的“中国好声音”培训大师,任何璞玉粗石,经过专业打造,出落的水灵剔透,中规中矩,高歌一曲,掌声雷动。设计师驾驭产品的能力奇能无比。
ICC重视时尚和国际化,似乎有引领行业的风范;而凤凰涅磐注重产品的专业化、程序化演绎,比之传统的超豪华“二十个套间”、“五十个套间”之类的“土豪”模式,明显进步多多。
此为笔者的体会,不知参观过这两间展厅的业内同仁以为然否?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