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陶瓷信息报讯(记者 王力 报道) 2月12日,韶关市重点项目——新丰华夏生态建筑陶瓷工业园举行奠基典礼。该工业园位于新丰县回龙镇,由新丰天恩亚太有限公司与佛山市华夏建筑陶瓷研究开发中心联合投资开发。该工业园总规划面积6500亩,预计总投资将超过50亿元人民币,建设现代化建筑陶瓷生产线100条,年产量约4亿平方米。该工业园的奠基,标志着建陶行业对建筑陶瓷产业升级新模式的探索,由理论研究步入了实施阶段。
该工业园集中体现了生态化、集约化、标准化、数字化、社区化的特色。
生态化。将传统经济“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物质单向流动模式转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使得整个经济系统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做到污水的零排放,大气粉尘和SO2的排放前处理,严格遵循国家清洁生产的要求,各项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集约化。通过各种原材料,如燃料、电力、原料加工、人力资源等集中统一的供给,有机的组合,达到陶瓷园区的生产,利用有限的资源达到更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真正达到“低投入、高产出”和“多、快、好、省”的经营目标。
标准化。生产的各个阶段、各个工艺、各种材料系列化、通用化以实现标准化生产的目的。同时,做到整个园区厂房的标准化。
数字化。将生产中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再以这些数字、数据建立起适当的数字化模型,把它们转变为一系列二进制代码,引入计算机内部,进行统一处理,使得各种信息共享、传递更加快速、便捷、及时。
社区化。建立完善的医疗、优闲、商业、银行、公安、邮政通信等现代化的服务体系,努力营造优美、舒适方便的工作居住和生活环境。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在转移园区设立管理机构,为入园企业和职工提供一条龙服务。
华夏建筑陶瓷研究开发中心是佛山市南庄镇政府与景德镇陶瓷学院合办的科技机构,2004年科技部批准依托该中心组建国家建筑卫生陶瓷生产力促进中心,2005年广东省科技厅批准依托该中心建立广东省建筑卫生陶瓷研究院。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广东省委、省政府“双转移”重大战略决策,华夏建筑陶瓷研究开发中心依据《广东省建筑陶瓷技术路线图》,研究总结佛山建筑陶瓷产业发展历程及其经验教训,为解决陶企污染问题尤其是转移可能带来的新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了建设“生态陶瓷工业”的构想,展开了《<生态建筑陶瓷工业园及工厂规划建设规范>编制大纲》及“生态建筑陶瓷工业园”的有关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和其技术方案的研究与制定工作。
在此基础上,新丰县委、县政府与在当地投资的香港天恩亚太实业有限公司与佛山市华夏建筑陶瓷研究开发中心合作,形成了新型的政产学研合作模式和强大的技术、资金、政策支撑。
新丰是广东省十六个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丰富的陶瓷矿产资源优势。陶瓷原料总储量超过3亿吨。新丰一直向佛山等其他陶瓷产区供应原料。在本地兴建建陶工业园,绝大部分原料都可就近取材,可降低建筑陶瓷生产成本。
参加新丰华夏生态建筑陶瓷工业园动工仪式的有:中共新丰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邓阳秋,新丰县人民政府县长范秀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杨志海,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长刘垚,佛山市陶瓷协会秘书长尹虹,景德镇陶瓷学院原党委书记、名誉院长秦锡祥,佛山市禅城区经济贸易局局长胡安泉,华夏陶瓷博览城华夏建陶研发中心董事长冼永恒,以及香港和内地的部分企业家等。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