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9月27日,每年一届的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建材展(以下简称“博洛尼亚展”)落下帷幕,据赴展回来的人反馈,今年的参展企业与人流量较之去年有所减少,虽然如此,作为国际建材行业的风向标,博洛尼亚展的前沿设计和尖端设备,仍然足具吸引力,尤其是对从事建材行业的专业人士而言,这是一次非去不可的展会。
特地陶瓷可不想错过这一年仅此一次的机会。
说起这次远赴国外参展过后的感受,特地陶瓷市场部总监邱猛用了“大开眼界”四个字,邱猛坦言,国外在产品的制造、设计、应用等方面都要更加精细,这与国内侧重“走量”的需求不同。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2013年博洛尼亚展,中国陶瓷网特意约访了特地陶瓷市场部总监邱猛先生,从专业人士逛展会的角度,让您更好地领略这一全球建材行业的盛会。
特地陶瓷市场部总监 邱猛
博洛尼亚见闻:精致、惊艳、收获
中国陶瓷网:首先,请您用一个词概述此次去意大利博洛尼亚参展的感受?
邱猛:大开眼界。
中国陶瓷网:此次欧洲之行您最想看到哪些产品?在观展期间,有什么让您惊艳的产品和空间设计吗?
邱猛:这次主要是想去考察全抛釉和瓷片,可以说收获颇多。
每一届博洛尼亚展都会有很多出色的设计,这一届也不例外,有许多令人惊艳的产品和空间设计,例如部分展馆的设计及仿石、仿木的逼真效果。
博洛尼亚展上逼真的仿木效果瓷砖
中国陶瓷网:对您而言,这些设计的吸引点是什么?
邱猛:设计的创意无限以及产品背后所隐藏的先进技术、设备,实实在在地看到这些产品和空间,才知道原来产品可以做得如此精致,空间可以这样搭配得随心所欲。
中国陶瓷网:您觉得今年欧美瓷砖行业的流行趋势有哪些?
邱猛:从产品而言,全抛釉产品很普遍,大规格薄板是未来发展趋势;技术方面,喷墨打印以及功能墨水的全面运用很突出,这与目前国内陶瓷行业的流行趋势也十分契合;从颜色方面来看,除了传统的灰、白、黄之外,紫色和青花蓝大行其道,娇媚的紫色透出一股高贵,清爽的青花蓝流露出中国传统文化美与欧洲现代设计的完美结合,令人称道。
产品色调上,紫色大行其道
中外陶企差异:规模、设计、创意
中国陶瓷网:此次参展,国外企业有哪些特点让您印象深刻?
邱猛:国外企业的生产线全自动化程度高,两条日产1万方的生产线只有90名工人;对原料控制、生产控制的标准很高,优等率能保持在98%;在大批量生产的同时能满足不同人群的个性需求。
中国陶瓷网:这次在博洛尼亚有4家中国企业参展,在整个展会的背景下,看到中国企业给您什么感受?您了解的国外同行如何看待我国的参展企业?
邱猛:中国企业的展位位置有点偏僻,设计也有很强烈的本土气息,但毕竟先后有4家企业走进去参展,总体还是在进步的。
在外国同行眼里,对中国企业首先是好奇,由于文化的差异,可能在中国大行其道的产品,例如抛光砖,在这次展会上得到的关注度一般,不过,欧洲经济的不景气,使得国外企业更加注重中国市场和中国企业。
青花蓝流露出中国传统文化美与欧洲现代设计的完美结合
中国陶瓷网:您如何看待中西方瓷砖制造业体系的差异化?同时,您能否大胆预测一下,未来中国瓷砖制造业是以大企业大集团模式为主,还是中小型创新型企业模式?您觉得特地陶瓷成长为世界性品牌的机遇有多大?
邱猛:中西方瓷砖制造业体系的差异化主要体现在规模化、个性化两方面,中国制造业强调的是规模、降低成本,西方制造业强调设计个性、产品的精细化。
未来中国瓷砖制造业应该会以大企业大集团模式为主,进而影响世界瓷砖的制造。
特地是强调格调的品牌,以主流化、创新性为理念,未来的发展潜力很大。
中国陶瓷网:这一次您亲赴展会,单从展会现场来看,您觉得东西方瓷砖的差距体现在哪些方面?
邱猛:跟西方瓷砖的主要差距体现为:1、产品与设计的创意与创新;2、机械设备的先进性。(文/中国陶瓷网记者 杨章程 特地陶瓷供图)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