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陶瓷企业再次进入“去库存化”窗口期

陶瓷企业再次进入“去库存化”窗口期

2011-11-22 来源:华夏陶瓷网 责任编辑:张芙蓉 阅读:1496
0 230

  昨天早上有消息称,佛山三水白泥某企业八条线全部已经停产,工人们都放假了,何时复产要到明年春天再说。有分析人士认为,当下佛山停产的陶瓷生产线应该已经达到四分之一。不论这种判断准不准,随着楼市进入实质性调整期,陶瓷建材行业进入去库存化窗口期已是不争的事实。

  在上一个经济高潮期2006—2007年,陶瓷行业出口增长、国内销售骤增,企业纷纷扩大投资。尤其是广东、山东以及江浙、福建等地,因为陶瓷产业整治引发资本向中西部地区大规模转移,导致产能迅速增长。2008年金融危机本是一次去库存化、压缩产能的良机,但政府的过渡救市政策,导致陶瓷行业产能继续膨胀。以高安为代表的新兴产区随着产能的集中释放,产品价格下降,库存大量增加,甚至出现未投产就停产的现象。佛山产区在金融危机之后,由于低端产能被挤出,一批品牌企业在经济低谷时期反而能企稳,个别更是逆势增长。

  但是即便如此,随着楼市步入下行轨道,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佛山产区整体上也不可避免地进入新一轮的去库存化时期。库存及去库存化一般分为两类,即狭义库存和广义库存,狭义去库存化和广义去库存化。狭义去库存化仅指降低产品库存水平。最直接的做法就是通过停生产线而减产,相应的则是降低原材料库存。对经销商而言去库存化最直接的是降价甩卖,勤奋促销。因此,狭义去库存化的一个结果是价格战。广义去库存化,是指消化过剩产能。国内建筑陶瓷产能在“十一五”期间翻了一番,要化解这些产能显然比去库存化更难。

  对企业而言,能否平稳地度过去库存化这样一个特殊时期,是检验自己从平凡到卓越的一个重要指标。除了最直接的减产、甩卖,企业还有什么去库存化的良方?笔者以为努力的方向有以下点:一是加强对供应链的掌控。去库存化必然导致原材料库存的减少。在原材料采购量下降的情况下,要保持既有的供应链稳定不容易。只有那些一直秉承厂家和供应商共生共荣理念的企业,才可能在危机到来的时候双方的手拉得更紧;二是拓展或开辟新的销售渠道。比如过去主要做零售渠道的,现在要毫不犹豫地增加工程渠道,因为保障房和精装房建设极大地增加了工程渠道的份额。再比如,开辟新的电子商务的渠道。经济低潮时期也是创新最活跃的时期。而电子商务从试水到实战正其时;三是保持营销网点稳定的扩张速度。在经济低谷时期,单个专卖店(区)的销量增长有限,有的甚至下降。所以,减少的销量需要靠新增网点的销量来弥补。经济下行周期网点建设的费用更低,是低成本扩张的好时候。总之,在市场低迷时期,企业实施“去库存化”战略也要采取更加积极的举措。我们不应把“去库存化”看成是一种万不得已的被动行为。

  陶瓷卫浴企业渠道扩张的方向是三四线城镇。随着销售网点的增多和分散,对渠道的有效管理就成为大问题。今年以来,唯美集团、亚细亚集团等建区域性营销管理中心就是为了解决渠道快速下沉以及相应的管理问题。区域性营销管理中心集信息、培训、物流的服务功能于一体,而且离市场前沿更近,因此管理起来更快捷、方便和灵活。

  当然,与去库存化相伴而生的还有一个裁员或放假的后遗症问题。企业去库存化窗口期过后,未来市场逐步复苏,但紧接着必然会出现招工难的问题。所以,去库存化这个战略能否取得全面胜利,最后还要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而企业对普通员工或营销、管理、技术人才的吸引力最终是由企业文化等软实力决定的。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