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邓耀邦:对佛山爱得深沉

邓耀邦:对佛山爱得深沉

2011-01-30 来源:广佛都市网 责任编辑:张芙蓉 阅读:2631
0 230

  “所有的亲情、爱情这里见证,看粤剧、武术这里衍生。

  这是艺术的摇篮,这是生命的土壤,

  她让佛山星光更璀璨。”(摘自《千年祖庙》歌词)

  激越的旋律,实在的歌词,刻画了无数佛山人与祖庙点点滴滴的相处细节,唤起了他们的感动和自豪:学童在这里举行开笔礼,新婚夫妇到这里祈福留影,老人们相聚万福台赏粤剧……《千年祖庙》的歌词能将百姓的生活描写得如此细致,将佛山的文化内涵理解得如此深刻,只因这位土生土长的作词人,对佛山爱得深沉。

  邓耀邦(博客),歌曲《千年祖庙》的作词人,是资深策划人和创作人。他曾获得2007年中国最佳策划案例奖,他是是广东流行音乐学会会员,同时也是佛山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商业歌曲网创办人。《石湾公仔》《佛山一家人》《梦想汾江》等脍炙人口的佛山本土音乐的歌词,皆出自这位填词大师之手。 

      音乐创作:新作《行通济》 兔年春节亮相

  初见邓耀邦,一看就知道是个文化人。他天生的儒雅相很容易让人记住:微胖的脸上总挂着一副无框眼镜,也总挂着一丝淡淡的笑容。

  邓耀邦出生于佛山南海,喜欢创作,也喜欢音乐。自1997年,提笔创作了《留在漫天风雨中》,并受到香港乐坛天王刘德华的鼓舞后,邓耀邦就利用业余时间,笔耕不辍,创作发表了约60首原创歌曲。现在的他,已经在音乐创作道路上越走越远,也越走越坚定了。

  “《千年祖庙》是已发布的最新作品,其MV的拍摄也正在筹备当中。目前,我有三首作品处于创作期,分别是《兔气扬眉》《行通济》和《游西樵》,这三首作品将会在兔年春节前后和大家见面,由电台DJ交通国演唱。这算是送给佛山人民一份贺岁礼物,”邓耀邦说。

    从邓耀邦的作品题材看,大体上可以分两类:一是围绕佛山本土文化素材而写的作品,如《佛山一家人》、《梦想汾江》、《石湾公仔》等,充满与柴米油盐有关的生活气息;一是围绕陶瓷企业文化来取材的作品,如《唱响陶瓷》、《窑火》、《蒙娜丽莎之歌》《欢迎您到新中源》等,凸现佛山陶都的特色。

  “作为陶瓷人,我要用音乐唱响陶瓷;而作为佛山人,我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唱响佛山,”邓耀邦曾经对媒体说过这样的话。其实,邓耀邦的作品,也是佛山陶瓷企业文化发展的轨迹,是佛山城市文化建设和变迁的缩影。

      原创动力:天时地利人和 助本土音乐发展

  作为佛山本土词作家,邓耀邦创下很多第一:创作佛山第一首陶瓷企业歌曲《蒙娜丽莎之歌》,推出中国第一张陶瓷CD——《唱响陶瓷》;创作佛山第一张主持人的粤语CD《交通国》……

      为什么会选择陶瓷文化作为作品素材,邓耀邦表示这不仅仅与自己在陶瓷行业摸爬打滚有关,更因为陶瓷文化是佛山文化的一部分,陶瓷企业音乐的融入会使本土音乐更完整。

  邓耀邦借用港台流行音乐的发展方向,很仔细地分析了本土音乐的发展原动力,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天时、地利、人和的相互配合。

     “香港流行音乐文化,经过70年代中期的电视剧主题歌曲,80年代的造星运动,90年代的四大天王,音乐题材由大变小,现在发展进入瓶颈;中国内地地大物博,2000年后,随着中国经济在全球的影响增加,音乐题材日催广泛,歌词与音乐走向多元,正是蓬勃发展期;而佛山,作为粤曲的发源地,既拥有上千年广府文化的底蕴,同时是走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城市,具备众多知名企业,孕育创新的企业文化,这两种文化为本土流行音乐的发展提供了最原始的积累,”邓耀邦说。

  “本土音乐的发展是时代的产物。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文化必然会发展起来。就算今天正在搞创作的不是邓耀邦,在这片沃土上,也必然会出现其他音乐人,”资深易学研究专家张艺骅说。

  “我很庆幸,自己的两个创作方向,分别填补了本土文化歌曲和陶企文化歌曲两方面的空白,”邓耀邦在和记者有条不紊地分析起来,话匣子已经止不住了。

      找到了发展的方向,还得要有音乐人配合。邓耀邦和同样是本土曲作家陈辉权、音乐DJ交通国是好朋友,他们同样是热心于原创的本土音乐人。他们的相互合作,为佛山本土音乐创作史添上一笔亮丽的色彩。
  正在谈话间,邓耀邦已经又收到电台的创作邀请了。 

      跨界高手:填词、写书、做推广样样在行

  填词、写书、做推广,已成为邓耀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02年,他创作了第一首反映陶瓷题材的作品《蒙娜丽莎》,随后,为鹰牌、新中源、中源朗高、特地、自然的陶、中窑、陶城报、意美家等企业创作歌曲,自此,佛山的陶瓷界有了一种另类的声音。

  做过记者,当过广告人的邓耀邦深谙营销之道。他的策划案例《唱响陶瓷》曾获中国最佳策划案例奖。和其他作词人不同,邓耀邦还不遗余力地参与到音乐营销中去,始终践行“用音乐传播品牌”的理念:借音乐实现对陶瓷企业的营销,也借音乐实现对佛山城市形象的推广。2010年,邓耀邦为新中源创作团购主题歌曲《欢迎您到新中源》和新中源杯亚洲室内设计竞赛主题歌曲《激情创造》,成为企业全国营销推广的利器;同年,更为佛山汾江河治理综合办创作《梦想汾江》,为市环保局和意美家企业创作《环保之家》,弘扬佛山环保文化。

  邓耀邦对音乐的推广意识很早就有,他曾参与刘德华、谭咏麟、张学友、等歌手在佛山和珠三角的演唱会推广。1997年,借刘德华来佛山开演唱会之机,他特意为刘德华创作了《留在漫天风雨中》,作为记者的他,更大方邀请刘德华和他合唱新歌,希望借势推广自己的音乐。讲起这段历史,邓耀邦显得相当回味。“刘德华把我心中的音乐之火点燃了,让我一直在燃烧,”邓耀邦说。

  2007年,他创立了中国商业歌曲网,提出“用音乐传播品牌”的理念,并推出“一首歌有一个故事”专栏,介绍自己的创作心得。2008年,他更将《唱响陶瓷》案例收录在其出版的营销书籍《建陶经营全攻略》中。

      成长印记:本土词作家的厚积薄发

  追溯邓耀邦的成长,可以发现,他今天的成就绝非偶尔。

  邓耀邦说,受父亲耳濡目染的影响,音乐细胞比较发达。父亲是位音乐爱好者,二胡拉得很棒。

  小时候的邓耀邦喜欢趴在收音机旁听音乐,抄录歌词,常常会一次记录不完整,第二天还得接着继续听。或者正是此时,老天为邓耀邦暗暗埋下了填词天赋的种子。后来邓耀邦有过一段报社记者经历,这也给他修炼文字功底方面带来很大帮助。

  机会通常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1989年,邓耀邦逮住了自己的机会。这年,在获得高考录取通知书的同一天,他获得羊城晚报广告奖一等奖,此后开始陆陆续续帮电台、电视台撰稿,走上了创作道路。邓耀邦说,“别看现在的我在搞创作,但我大学时念的却是金属铝业加工专业,和音乐创作可以讲是风马牛不相及。如果没有那次机会,我很可能还在从事本专业工作”。 

      看来,这横跨商界、文化界的高手,是一位为理想锲而不舍,执着追求的行者。    

      创作心路:为佛山文化留下历史痕迹

   尽管音乐创作是业余工作,但邓耀邦对作词人的理解上一点也不含糊:“中国目前的本土写词人不多,作为土生土长的佛山人,我希望可以通过音乐促进佛山文化发展,作为陶瓷人,也希望可以促进陶瓷企业的发展。我们不但要有创作激情,还要有责任心。”

    邓耀邦认为,佛山文化在原创音乐上存在缺失,陶瓷企业也需要借助音乐打响品牌,这两块空白必须有人去填补。他说:“我们想这个方向迈出了重要的一部,希望为后人留下一些可以查找的历史痕迹。同时,佛山的创作氛围不够,我们不希望老听到同一批人的声音,也希望借此影响后生们。”

      邓耀邦创作的歌词充满了粤式文化,像《佛山一家人》中的歌词“煎炆炒焗个鱼最嫩”,、《石湾公仔》中的“石湾公仔耀家乡,家家都有俏头像”等,这些都是很有生活气息的场景,很容易令人动容。他的素材都从生活中积累,他会随时随地收获灵感。而作品的创作时间就有长有短,像《游子心曲》在上海创作,创作期经历了两个月,直至一次深夜回宿舍的感悟,才提笔完成“夜半点,看灯光仿似在怀念”和“大个仔,就应该高飞远”的动人词句;而《千年祖庙》却只用了两晚。

   “在佛山长大或生活过数年的人,听到佛山题材的音乐,会产生浓浓的亲切感和认同感。这种认同,是其他流行音乐无法取代的,”邓耀邦将热衷于本土题材的原因吐露出来。

  大方,朴实,儒雅,这是记者初见邓耀邦的印象。待采访结束后,记者还看到了他的责任心,他的使命感,他的执着,还有他的梦想:让佛山本土原创音乐更上一层楼。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