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9月15日,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五部门联合发出通知,调整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同时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其中,陶瓷的出口退税率由13%降至8%。当时政策一出便引得行业内一片哗然,如今,出口退税已经降低一个多月了,行业内的反应如何呢?
对此,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的一位负责人表示,由于我国的陶瓷行业原材料消耗比较高,利用率低,使得成本偏高,环境污染也比较严重,达不到国家的要求。在出口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增长快,但是价格低,出口产品的价格仅相当于进口产品的1/3。主要是因为我国进口的产品大多是档次偏高的,而出口产品则大多是中档以上的。在出口补贴等优惠政策的推动下,中国陶瓷出口数量连年增加,但却浪费了资源,也使得一批产品附加值低、竞争力弱、仅靠出口退税活着的企业充斥其中。这些企业为了生存在海外市场低价竞争,不仅损害了品牌企业的利益,也引发了多个国家对于我国陶瓷产品的反倾销诉讼。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陶瓷企业消耗大量的原材料、能源、劳动力,污染了环境,却只赚了小钱,或是赚了出口退税,也就是我们国家自己的钱,而大部分钱则被外国的企业赚走了。因此,陶瓷行业出口退税降低,直至最后全部取消是大势所趋。陶瓷行业是资源型的行业,瓷土等资源的耗能高,应该限制出口,应当引起全行业的共识。即便是有不同的意见,也应该站在国家和行业的立场上,而不能只站在企业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作为我国重要的陶瓷生产和出口基地,佛山的陶瓷行业是否受到了出口退税政策的冲击呢?对此,记者电话采访了佛山市陶瓷行业协会的潘先生。他表示,佛山市的陶瓷出口量非常大,出口退税率调低,对陶瓷企业肯定是有冲击的,但是总体来说,利大于弊。影响主要是因为在原材料、运输费用一路飙升,人民币汇率调整等因素的冲击下,陶瓷企业的利润本来就已经被摊薄,如今出口退税率再次降低,势必使得企业的利润再次被降低,压力增大。但是,在税率降低以后,佛山的陶瓷企业都已经积极采取措施,一方面与外商沟通,提高产品价格,另一方面调整产业结构,开发高科技附加值的产品,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品牌竞争力。到目前为止,佛山还没有一家企业因为出口退税降低而倒闭的。同时,由于陶瓷行业是一个高耗能的行业,实行出口退税政策可以使国家在宏观调控上对于陶瓷行业进行总体的控制,对于限制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发展是有着积极作用的。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陶瓷行业得到整体的提高,因为如果企业想要生存,就必须改变过去那种打价格战、以低价取胜的经营模式,开始注重企业的品牌和产品的质量。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