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原创】卓远企业刘娟:环保要求不应“一刀切”

【原创】卓远企业刘娟:环保要求不应“一刀切”

2013-08-25 来源:中国陶瓷网 责任编辑: 阅读:2244
0 0

    近日,因为对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广东江门市有4家陶瓷企业被当地环保局提请法院勒令关停,据悉,2010年这4家陶企由佛山市南海区迁移至江门市,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支柱产业都被关停了,说明政府整治环境的决心很大。

    卓远企业策划部经理刘娟在接受中国陶瓷网专访时表示,这一“关停”事件说明政府在环保方面的手段日趋强硬,陶瓷企业应努力提升自己的环保意识,提升社会责任感,来应对政府对企业环保要求的升级。

    去年,为了响应节能减排的政策号召,清远市《推进陶瓷企业“煤改气”工作实施方案》出台,明确规定“在2015年3月31日前,源潭陶瓷工业城、清新云龙工业园要全面完成‘煤改气’工作”,其他如肇庆、泉州、淄博、高安等各大陶瓷产区均发布了限期完成天然气整改的条例。

    对于“煤改气”方案,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副秘书长、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尹虹撰文指出,这可能不利于提升各大陶瓷产区和当地陶企的市场竞争力。刘娟认同这一看法,她也认为“煤改气”应该分产区、分步骤逐渐落实。


卓远企业策划部经理 刘娟

    以下是采访实录——

    “关停”会刺激陶企社会责任感

    中国陶瓷网:您如何看待这次江门四家陶瓷企业被关停的事件?

    刘娟: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于工业环保技术整改的呼声一直很高,但是以前政府的做法是以倡导节能减排为主,然后到进行产业转移来达到节能减排的工作要求,类似这次江门部分陶企被勒令关停这种现象是近期政府在整治环保问题上才出现的一种强硬的手段,这给我们提了个醒儿,说明政府在环保方面不再像以前一样“温柔”了。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加重,比如上半年多地出现的阴霾天气, PM2.5数值升高以及年中爆发的“毒大米”事件等,让整个社会的环境污染问题都凸显了出来,这些状况与地沟油、瘦肉精等事件不同,种种现象说明社会的环境问题已经相当严峻,政府采取这种关停的强硬举措也是顺应社会发展大局势的一种行为。

    中国陶瓷网:您认为陶瓷行业在节能减排方面有哪些欠缺?

    刘娟:近几年来,政府部门一直在倡导陶瓷企业进行节能环保、产业升级方面的工作,从佛山工厂迁移至清远肇庆等方面就可以看出来,不少企业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在节能优改的工作上做出了良好的表率作用,然而,放眼整个行业,“节能优改”并没有得到全面有效的贯彻执行,真正将环保工作落到实处的企业还是比较少。
    我认为原因首先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比较欠缺,有些企业并不缺钱,购买和维护设备的资金完全可以拿得出手,但在环保方面下功夫,这样的投入意味着要增加成本,也就意味着企业的利润空间会被压缩,所谓“在商言商”,考虑成本是商人的本性,为了保障利润空间,追逐利益的最大化,而将为子孙后代着想等环保问题抛于脑后。
    其次是资金投入问题,有些中小型企业也很有环保意识,但是,购买脱硫、除尘等设备,建废水沉淀池等,前期所投入的资金是非常大的,比如一套脱硫塔的购买价格差不多接近200万,而且,在后期的运营和维护上,有些甚至还要在维护之外对设备进行改造升级,后期投入的数额远比前期购买设备时的大得多。
    再次是生产技术水平相对滞后。例如一次烧成技术的出现,相对于二次烧和多次烧不仅大大的减少了燃料成本,降低了废气、废渣等工业废料的排放,同时还缩短了产品生成时间,既节能减排又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但一次烧成技术对企业的工艺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因而目前在业内能够熟练稳定运用该技术的企业也是屈指可数。

 

    “煤改气”不能“一刀切”

    中国陶瓷网:您认为陶企被“关停”有什么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

    刘娟:一个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肯定会经历由小变大这样的一个历程,在市场经济中,这么多的企业相互之间在竞争,对一些在产品品质、花色等方面有所欠缺的企业来说,被市场淘汰反而会促进行业得到更为良性的运转,这就是所谓的“优胜劣汰”法则。政府对于某些环保不达标的企业进行关停处理,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一种举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可以让陶瓷行业清理出一些发展还较为滞后的陶企,以促进行业向良性方向发展。
    至于消极的影响,比如多地政府部门都对陶企“煤改气”制订了不同的限期整改方案,这意味着企业又要投入几百上千万,来进行天然气管道、设备的购买与维护,在如今的市场环境状况看来,这无疑是当头一棒;如果真的是强制实行“煤改气”方案,这不仅会打击到原有的通过煤制气等方法在环保方面就已验收合格企业的积极性,而且“煤改气”的投入所产生的资金压力必然会使企业相应减少在产品研发升级、市场推广、技术提升等方面的投入,因而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来说也是一种打击。
    我们企业十分理解国家对于环境问题的重视,这么多环境问题的出现,也在客观上说明整治环境污染已刻不容缓,我个人认为,陶瓷行业“煤改气”方案绝不能“一刀切”,应该分产区、分步骤来制定,这样,对行业、对企业、对社会、对国家、对环境都比较有利。

    中国陶瓷网:您怎么看待外界所说的陶瓷行业属于“三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产业的观点?

    刘娟:对于“三高”现象,我们另换一个角度来看可能会不一样,瓷砖是怎么生产的呢?是用泥土、矿石等资源作为原材料,用煤炭、天然气等能源烧制而成的,这是瓷砖产品得以产生和生产的必要前提,是瓷砖产品的固有性质,所以,对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是这个行业本身固有的一个特性,“三高”是一个相对概念,生产1000块瓷砖和做1000个面包所需的材料肯定是不一样的。
    但我们也不是说对资源和能源的利用就是理所应当的,我们行业也在不断地进行技术研发,通过科技的力量来降低“三高”。近些年一次烧成技术以及薄砖和陶瓷薄板等新型产品的出现,极大地减少了对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类似这样的技术就是我们行业对如何节约能源和资源的探讨研究。

 

 

环保:在乎点滴小事

    卓远10周年 环保不间断

    中国陶瓷网:今年有很多省市级领导都考察了卓远陶瓷,卓远有何吸引他们的地方?

    刘娟:卓远企业创办之时就把节能减排这个模块当作公司营运的一个主题,我们进行产品研发的定位就是绿色、健康、环保,在生产和企业运营也是以节能环保为大方向。
    今年是卓远企业10周年庆典,这10年间我们屡屡通过了政府相关部门的卫生工作、安全工作等方面的抽检,我们也是三水区安全生产、清洁生产的示范单位,所以,今年,省委书记胡春华、副省长徐少华、全国政协副主席马飚,还有广州、贵阳、成都、惠州等省市级领导,以及行业协会的一些领导纷纷到卓远来做考察,这从侧面说明了卓远企业在整个优化升级、科技创新、节能环保方面比较突出,也是卓远在这个方面坚持不懈所得的一个成果。

    中国陶瓷网:卓远陶瓷在整治工业“三废”方面是怎么落实的?

    刘娟:对整治废水废气废渣这一典型的工业“三废”,我们投入了很多人力和财力。
    对于治理废水,我们建立了一个很大的废水处理中心,成立了专门的实验室,建设了一整个大型的沉淀池,经过处理之后的水资源可以循环利用在瓷砖生产环节当中,实现了工业废水的零排放。
    在废气治理方面,我们工厂烧制瓷砖用的是煤制气,比直接用煤环保得多,气体燃烧不充分排出的硫化物、碳化物和氮化物等有害气体,我们工厂也花费重金购进了专业的脱硫塔等设备,让碳和硫等物质脱离氧元素,保护了大气层。
    至于瓷砖抛光遗留下来的废渣,行业里有某些大型企业尝试过用这些材料重新生产瓷砖,但在品质上与正常生产的瓷砖有些许差距,而且在市场上的接受度也不是十分良好,因此我们没有在废渣方面做重新烧制瓷砖的尝试,而是直接和专业的环保公司进行合作,让他们对废渣进行有效的处理。

    中国陶瓷网:和第三方环保机构的合作有什么样的特点?

    刘娟:我们和第三方环保机构的合作很紧密,因为瓷砖生产企业的特点是从年头开窑一直到年尾都不会停窑,所以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间断地对环保设备和随时可能出现的状况进行维修与处理,而且前面我也提到了,我们企业本身就十分具有节能环保的意识,对于环保机构研发的一些新技术、新设备也会及时和他们进行沟通和探讨。(文/记者 杨章程)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