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几阵凄风冷雨过境,佛山气温连日骤降,冬日的凌冽终于显露些许淫威。但是对于陶瓷行业来说,早在年初,就已经进入漫长的寒冬了,色釉料行业更是寒气入骨,以致冻疮遍体、举步维艰。
首先是受到陶瓷企业整体形势惨淡、产能缩减的影响,色釉料原本既定的市场萎缩了不少。
其次,喷墨类新品的风靡,造成不少生产釉面砖的陶瓷厂改为使用喷墨机器来生产喷墨产品,减少了传统釉面砖的产量,致使色釉料在传统釉面砖市场的份额的大幅度减少。
第三,大家都知道,色釉料行业曾经一度是一个好赚钱、赚快钱的行业。准入门槛低,不少小的色料企业老板都是色料行业内跑销售出生的,就靠着跑销售时候积累的人脉资源和销售渠道及货源通道,就将一个公司开了起来。从本质上来说,这些公司的抗风险能力非常有限,那么在整体态势好的时候,大家都好赚,这些企业自然也能分上一杯羹,但是一旦市场出现问题,首先扛不住的也是这一批企业。
故此,传统的色釉料行业的确危机重重,四面楚歌。
但是,业内人士都知道,尽管如此,也仍然有部分色釉料企业反而有异军突起的态势。比如道氏,比如远泰,比如大鸿,比如万兴,比如明朝……这些企业又是凭借着什么样的利器,在惨淡中完成突围,在逆境中完成蜕变,在寒冬里生出绿叶,在渺茫里握住希望?究竟,色釉料的明天在哪里?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业内人士深思的问题。笔者走访客户,探访市场,听得诸多观点,这里不妨与众分享。
色釉料的明天在喷墨领域
转变思路,“危”中寻“机”。这一点上,笔者在上期言论《熊来了,你准备怎么办?》一文中已有详细阐述。事物是两面的,有危险就有机遇,关键看怎么行动。
喷墨的墨水抢占了色料的市场份额,但是墨水的主要成分其实也就是色料,从本质上说是和色料有共通之处的,所以,走在前面的几家色釉料企业就抓住机会纷纷研发,并看准时机推出墨水产品。诸如道氏、明朝科技、大鸿、万兴等等。也因此,对于这批有远见、有头脑的企业来说,逆境根本不算什么。
况且,我们都看到喷墨市场的巨大潜力,而作为消耗品的墨水市场有多么巨大,早有各类专家们在各种喷墨论坛上做出过详尽的预计和详实的推算。而国外墨水受价格高昂和保质期限的影响,使用国产墨水肯定是最终行业的趋势。
色釉料的明天在特殊釉料领域
笔者记得景德镇陶瓷学院张柏清教授曾说过,他参观意大利展的时候,看到了采用喷墨技术延伸出来的新设备———喷釉设备,与此同时,美嘉及福禄公司也曾分别透露其企业有了数码喷釉技术。从这里来说,既然是喷釉,喷出来的自然是釉料,但是,这一定也是一种相对特殊的釉料。
除了数码喷釉,笔者还听到企业说过超耐磨的全抛釉釉料。这也是一种新的品种,诞生的背景是全抛釉产品的风靡,弥补全抛釉不耐磨的缺点而研发出来的。据笔者所知,除了专业的釉料公司有生产外,宏宇集团也自主研发了这类产品。专业做瓷砖的企业能够研发出来,做釉料的企业自然也应当可以应对。
除了超耐磨釉料外,笔者还知道宏宇集团已经研发出可在高温条件下烧成的正红釉料,弥补了行业空白,改写行业历史,让纯正的中国红终于可以真正的下地上墙、出入厅堂。
与此同时,诸如微晶熔块、晶聚合等等,笔者也统一将其归为特殊釉料的范畴。随着行业的发展,新品的层出不穷,这类特殊色釉料的需求还将持续增多,故此,笔者以为这将是色釉料的一个明天所在。
色釉料的明天在跨界创新领域
做瓷砖的去开发釉料,做釉料的去开发超超薄瓷砖,这种情况在行业并不少见。别的不说,就说宏宇集团吧,作为一家以瓷砖生产和销售为主业的企业,不仅在釉料领域(光雕幻影所采用的釉料、高温正红釉料、超耐磨高硬度釉料等)有很大突破,还在机械领域(高清三维使用的软胶辊、超耐磨高硬度全抛釉面砖生产中改进的布料机和磨边机等)也同样有很大突破,所以他们能够稳健发展。色釉料行业来说,远泰制釉也是一样,日前本报记者采访该企业时候,了解到,该企业正在研发生产陶瓷纸的技术。作为以生产色釉料为主业的企业,他们去研发陶瓷纸(超超薄陶瓷砖),也可以算跨业跨界吧?诚如远泰董事长巫汉生先生曾经说过的一样,真正的创新不应该是局限在一个领域的创新,因为很多创新是牵涉到一系列相关问题的,所以,真正的创新应该是一种跨领域乃至跨行业的深度变革。
对于色釉料行业的明天究竟在哪里,肯定有许多老板都有想过,甚至想得更深远,更宽广。但是为什么只有少数企业能够朝着这些明天踏实地稳步前进,而更多的企业是举步维艰呢?这又回到本文一开始所说的现状上了———因为准入门槛低,色釉料企业良莠不齐,许多小型企业未能在发展壮大的同时顺利转型升级、自我规范完成蜕变,让软件跟上硬件的速度。
要打破这个局面,笔者以为远泰制釉巫汉生董事长的观点值得一说。他曾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候告知,2012年对于远泰来说是一个管理提升年,是一个内部培训年,在今年,他们下血本对公司进行管理模式的升级,并对员工进行全面培训。他说:“由于早几年企业发展过于迅速,导致企业的管理体制和员工素质都无法与迅速扩大的企业形成匹配,所以,要梳理体制、培训员工、整顿团队、统一思想。”……
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天终将变成昨天,明天一定会成为今天。自然界的寒冬虽然可畏,但终将会被春天替代;而行业的寒冬,还将持续多久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色釉料的明天一定会来。
老板们,你们找好明天的位置了吗?(作者/乔富东)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