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中国陶瓷网讯 随着全球经济下行和产能严重过剩,传统建陶产业发展举步艰难。而在国际市场上,新型陶瓷材料的发展方兴未艾,创造了极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寻求新的技术与市场增长点,是中国建陶行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10月19日下午,“变·融合世界——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产学研创新闭门会议”在中国陶瓷剧场拉开了序幕。会议共同商讨了产学研合作发展前景,为陶瓷企业谋取新出路,并提出建陶行业应以材料创新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开拓新的市场领域。
中国陶瓷城、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总经理余敏致辞
本次会议由中国陶瓷总部基地主办,湖南大学新材料研究所所长肖汉宁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所地合作处处长夏天然教授级高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副研究员于伟东博士,佛山陶瓷行业协会专业副会长黄希然高级工程师,中国陶瓷城、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总经理余敏,以及多位陶瓷卫浴企业家出席了会议。
肖汉宁教授在会上发言
肖汉宁教授在会上表示,陶瓷企业要依靠材料创新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以陶瓷新型材料与智能手机的对接为例,特种陶瓷在苹果、三星手机外壳中的应用,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利润和空间。他提出,陶瓷企业可用特种陶瓷替代金属、塑料等材质,以新材质替代新功能应用,开拓新的市场领域。
夏天然教授在对特种陶瓷应用的阐述中提出,特种陶瓷产业发展潜力巨大,预计到2015年我国特种陶瓷产值将达到450亿元。政府、高校、研究所应以发展信息、通信、新能源、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契机,通过产学研合作,引进先进的特种陶瓷技术成果,扶持和培养龙头企业,促进特种陶瓷产业发展。
黄希然副会长在会上发言
黄希然副会长认为,陶瓷产业应不断寻求新的突破和增长点。产学研三者相结合将为陶瓷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而本次会议即是一个很好的起点。他希望产学研创新闭门会议能够每年召开,也希望下一届会议能有更大的突破。
据了解,本次会议旨在通过科研机构、高校材料专家与陶瓷企业、色釉料企业对接,以中国陶瓷总部基地这个高端平台,使产学研合作由松散的合作走向更深层次的发展。中国陶瓷城、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总经理余敏表示,作为会议的主办方,中国陶瓷总部基地将不遗余力地为高校和陶瓷企业搭建桥梁,使这里成为产学研合作的集训地和科技成果孵化平台。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