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土地市场的低迷已经蔓延全国重点城市。中国房地产信息集团的统计显示,截至10月底,全国多数重点城市的土地收入都未能达到去年同期水平,土地出让收入同比下滑幅度也多大于土地出让面积的下滑幅度。其中西安、长沙的土地成交金额同比下跌幅度甚至超过五成,上海、杭州、天津土地出让金的下跌幅度也都超过两成。值得注意的是,土地流拍份额上升的同时,全国土地出让单价并未见明显下跌,地方政府依然坚持较高的土地出让价格。在房市调控开发商资金缺乏的现阶段,地价过高或许是土地市场遇冷的根本症结。
地方政府频出招 避实就虚症结难除
面对冷清的土地市场,各地政府纷纷推出措施刺激开发商买地意愿。
北京市土地储备中心近日宣布,在四季度将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包括降低竞买保证金收取比例、放宽付款进度、减少部分地块保障房配建面积、降低一部分地块交易起始价格等。
广州宣布土地出让金由1个月延长至4—6个月支付资金,同时延长50%的首期支付。而安徽将延长土地出让金缴纳期限。
刺激措施纷纷,然而没有一项直指土地遇冷的根源:过高的土地价格。
以本月两次取消出让的广州南站地块为例。广州南站区域拥有3.1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相当于广州市约一年半的商品住宅供地规模。目前楼面地价均价在5000元/平方米至7000元/平方米,除创下所在地番禺区起始楼面地价的新高外,更超过土地推介会上开发商报出的4000元/平方米心理价位。
但是,国土房管局却在价格上咬住不放。“目前的成交价格是合理的。”广州市国土房管局负责人表示,广州南站出让地价经过缜密的市场调研,暂时不会因为房价下降而降低土地价格。
在中央政府调控房价的同时,地方政府却不愿因为房价调控下调土地出让价格。开发商在政府中间两头受压,受挤压的只是开发商的利润空间。
地方政府依赖于土地财政带来的红利不愿下调土地价格,而开发商由于楼市调控、销售融资压力、看淡后市等原因放缓拿地脚步。纵使政府连连出招,症结未除土地市场仍会继续冷清。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