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浅论“团队病毒”的根源及预防

浅论“团队病毒”的根源及预防

2011-09-09 来源:《陶城报》 责任编辑:张芙蓉 阅读:1298
0 230

  在了解团队病毒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团队和个人有哪些不同的特点。第一,团队的智商要比个人的智商低,而并非“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第二,团队中低智商的人要比高智商的人容易影响团队的情绪;第三,负面信息在团队中很容易形成病毒且迅速传染给所有成员;第四,团队组织越大,行动越缓慢;第五,团队有时候容易产生过激行为,有时候又容易极端保守,这就是团队极化现象;第六,容易对英雄或领袖人物产生盲从心理,这是团队神化现象。由于这些不同的特点,往往导致团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现象。比如,在团队发生利益冲突的时候,最先被干掉的是高智商的个人还是低智商的个人?也许大家都认为肯定是低智商的个人,但是实际生活中,往往却是高智商的被干掉。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在利益分配遇到冲突的时候,帮助低智商者打击高智商者可以假以“锄强扶弱”的口号,一旦打击成功,自己和低智商者竞争的胜率就大大提高;如果联合高智商者打击低智商者,一旦打击成功后,自己和高智商者的竞争胜率则大大降低。团队中每个成员为了取得最终的生存,结果最先牺牲的往往就是最高智商的那个人。

  团队永远不会是风平浪静、一帆风顺的,总会存在利益冲突和个人斗争,也总会存在一些负面信息的传播。在团队管理中,我们将一些不好的事情称之为“团队病毒”,是指一些负面的信息经过加工形成破坏性极强、传染性极强的信息逻辑炸弹,这些逻辑炸弹一旦发生传染,就形成了“团队病毒”。团队病毒的产生源自团队某些人对自身利益可能遭受损害而产生恐惧,进而编造了一些看起来很有事实依据的逻辑推理,这些逻辑推理经过传播后,就形成了病毒。

  一般来说,团队病毒的一些特征:首先是强逻辑性,有很多似乎很真实的事实依据推理出可能的潜在风险;其次是伪正义性,常常有很正义的理由,似乎一切都是为了公司的利益、团队的利益和他人的利益,就是没有考虑到个人的利益;最后是潜意识重定向性,团队的潜意识已经背离每个人正常思考的轨道,一面倒地认定某个事情必定发生,而他们在表面的思想上依然维持原来的表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前一套,背后一套”。

  对于团队管理人员来说,要预防“团队病毒”的发生,一定要了解病毒传播的三个要素:传染源、传染途径、易感染人群。把握了这三个要素,才可以进行针对性的预防。首先,要把最坏、最恶劣的情况考虑周到,及时给老板、上司以及你要争取的团队成员打预防针,最好最初的防范,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其次,如果团队病毒刚刚处于萌芽状态,就要赶紧进行消毒。如何消毒呢?那就要造势,调动团队成员的免疫力,转移团队成员的注意力。进行造势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就是制造一个短期内能够动员团队成员的目标,推动团队全力以赴冲刺目标,在目标实施的过程中,尽可能帮助团队的每个成员达成目标,并高频次、强力度地跟团队成员沟通,加强他们的思想防疫力。通过这一轮造势,基本上团队成员就脱离了病毒易感染人群的范围,就不容易中“团队病毒”了。最后,当团队中毒已经很深的时候,就需要进行“以毒攻毒”。就是制造更猛烈的病毒进行反制,在两毒相遇之下,老板和上司不大可能把两个病毒都一次性干掉,就有时间赢得喘息的机会,然后迅速进行修补。不过,这也只是饮鸩止渴的阴招而已,并非良策。

  也有团队管理人员认为,加强对团队成员的透明度,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多多进行解释,就可以消除“团队病毒”。这一做法在某些时候是适用的,但并不是万能的。毕竟,不少人对解释的潜台词的理解是“解释等于掩饰”,掩饰就意味着真有可能有这么一回事。团队病毒最致命的地方不是影响思想,而是影响整个团队的情绪,解释是一种思想行为而不是情绪行为,如果仅仅解决了团队的思想问题,而没有解决情绪问题,则依然无法改变病毒的生存状态。因此,对于“团队病毒”,千万不能抱着轻视的态度,也不能抱着“息事宁人”的思想,否则只会导致病毒侵体,最终彻底腐蚀团队根基,导致团队四分五裂,就此解散。(文/王小锋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