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昨天,市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曝光了去年以来重点处罚的三大违法违规典型案例。
案例一:开发商未取得预售证就卖房
处罚结果:责令限期改正,处3万元罚款
2010年10月6日,武汉顺天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武昌区东湖春树里小区广场举办的商贸城女装中心品牌经销招商推介会中,在未取得武汉市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不符合商品房销售条件的情况下,存在向客户推销商贸城女装中心商铺,并以商铺保证金的名义向客户收取预付款性质费用的违规行为。
11月16日我市作出给予武汉顺天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3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现该公司整改工作和各项处罚已落实到位。
案例二:销售代理公司私刻公章骗取房贷优惠利率
处罚结果:代理公司勒令关门,涉案人员被刑事处罚
2010年6月,武汉市祥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位于阳逻新城的东城明珠项目,该公司在对外销售中,采取的是全程代理制,代理商为武汉志联房地产顾问有限公司。
志联公司在销售中,涉嫌私刻公安、民政、银行等部门51枚公章,为购房者提供伪造虚假材料,让不符合规定的购房者规避国家关于房地产调控政策中对二套及以上购房者的差别化金融贷款政策,骗取房贷优惠利率以及首付比例的违法行为。
7月3日,我市向祥盛公司下达了《整改通知书》。暂停“东城明珠”项目的商品房网上签约,要求祥盛公司尽快制定该事件后续可能引起销售纠纷的处理预案,并自查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意见。
7月21日,我市对志联公司作出了停止其房地产经纪代理经营资格,收回该公司《武汉市房地产经纪服务机构资格备案证》的处罚决定,并将相关涉案人员移交司法机关,进行刑事处罚。
案例三:房产中介违规发布经适房出租信息
处罚结果:违规出租经适房业主被勒令退租
2010年8月22日,我市赛博园经济适用房小区存在违规出租房屋的情况。通过对该小区周边的经纪服务机构进行检查,共查找出9条出租信息,其中顺驰公司七里庙店、郭茨口店有信息5条,一百公司有信息3条,裕丰行公司有信息1条。
根据规定,中介机构不得发布经适房出租信息,8月24日,我市对违规参与发布经适房出租信息的中介经纪机构分别下达了《整改通知书》,责令其作出深刻检查,并作出书面承诺,不再发布违规信息。同时,对违规出租经适房业主作出了撤销已发布的出租信息,限期改正,终止租赁关系等决定。
11宗闲置土地被收回
开发商补报增值税2.51亿元
据了解,去年我市共清理出房地产开发闲置土地37宗,土地面积53.15公顷。已处置完毕32宗,其中解除出让合同,收回土地使用权11宗;2宗缴纳了土地闲置费,重新启动开发。
市地税部门还重点对企业在炒买炒卖土地、转让开发项目过程中涉税违法问题进行了处理。据悉,有612家房地产企业被纳入检查,被查企业主动补报土地增值税2.51亿元。
据悉,近期,市地税部门还将对近两年来房价增幅较快、土地增值收益较大的房地产企业进行重点检查。
重罚
少数开发商逆市扩展
违规套取银行贷款购地
昨天,市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去年,我市有少数开发企业采取逆市扩展战略,违规套取、挪用银行贷款用于购地和房地产开发经营的行为。
这些违规行为具体表现为:开发商与承建商签订虚假交易合同和账户控制协议,某项已获批的开发贷款受托或自主支付给承建商后,使用承建商银行账户频繁划转银行信贷资金,挪用于其他房地产项目公司资本金或经营周转;集团客户以符合银行信贷支持条件的非房地产开发子公司名义套取银行贷款,再以集团资金统一调度为名实际用于从事房地产开发的子公司。
针对以上问题,我市金融管理部门严格审查借款人满足合同约定提款条件证明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并通过账户分析、凭证查验、现场调查等方式核查贷款支付是否符合约定用途。对于违反贷款协议约定,挪用银行贷款的开发商和个人,追究其违约责任。同时,加强对商业银行落实“受托支付”、“实贷实付”情况的监管,对违规银行及其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
捂盘惜售提前收金
11家开发商违规经营被处罚
市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去年商品房项目专项检查,全市在建在售商品房住房项目的504家,其中11家有违规行为被处罚。
据了解,504家开发商中,有207个被重点巡查。其中发现问题不少,有11家存在捂盘惜售、未取得预售许可证提前收取诚意金、定金、未取得预售许可证提前在媒体上进行广告促销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对此,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整改,并作出书面整改报告。(文/马振华)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