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建陶行业鄙视链的尽头,是抹黑和诋毁?

建陶行业鄙视链的尽头,是抹黑和诋毁?

2023-10-30 来源:中国陶瓷网 责任编辑:刘思桃 阅读:3624
0 27

俗话说“金九银十”,9月和10月一向是建筑陶瓷行业的销售旺季。然而,疫情防控全面放开已经将近一年了,建陶人不仅没有迎来行业的“金九银十”,反倒是更加明显感觉到了来自市场的阵阵凉意。而与市场凉意同时存在的,还有深秋带来的真实凉意。

凉意让人清醒,适合说点真话。

我是一位来自建陶行业的喜欢说真话的旁观者。

上次,在中国陶瓷网发表了一篇题为《那些听不得半句真话的陶瓷企业,真的就这么玻璃心吗?》的文章,可能刺痛了一些人的神经,甚至还有粉丝将其戏称为“陶瓷界的罗刹海市”。今天,接着聊聊建陶行业的乱象——很多建陶人和陶企喜欢抹黑、诋毁竞争对手。

说起抹黑、诋毁,必须从它的源头鄙视说起。

一位资深媒体人曾经写过一篇题为《陶瓷行业的鄙视链》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他认为企业鄙视链大致为“品牌企业>规模企业>中小企业>私抛厂>配套企业”,而产区鄙视链大致为“华东(早前的台资企业)>广东产区>福建产区>山东产区>江西产区>四川产区>其他产区”。

由于这里说的品牌企业和规模企业界限模糊,不好区别,再加上时过境迁,很多事情已经发生了变化,我认为企业鄙视链应调整为“高端品牌=头部品牌>腰部品牌>尾部品牌/杂牌”,而产区鄙视链应调整为“广东产区>其他产区”。

强者鄙视弱者,在人类社会中属于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不过,鄙视本质上只是一种心理而非实际行动,别人无权干预。因此,强者有鄙视弱者的自由,我们姑且称之为“正向鄙视”;弱者也有鄙视强者的自由,我们姑且称之为“逆向鄙视”。

回归建陶行业,企业的逆向鄙视链是“尾部品牌/杂牌>腰部品牌>高端品牌=头部品牌”,产区鄙视链则是“其他产区>广东产区”。

正向鄙视和逆向鄙视的同时存在,让建陶行业随时随地可以见到企业/品牌和产区互相鄙视的现象。而且,这种互相鄙视是杂乱无章的,即其中某一类型的企业不只是单纯的向下鄙视或既向上又向下鄙视,还可能是大小通吃地无差别鄙视,换言之就是鄙视所有品牌。比如:

当一些高端品牌和头部品牌取得了好业绩好或获得了某一项荣誉时,会被一些其他类型品牌的人员(主要是经销商和总部工作人员,下同)嘲笑——“买大品牌瓷砖就是交智商税”“同等价格下,品牌越大瓷砖质量越差”……

当一些其他类型的品牌推出新产品时,会被一些高端品牌和头部品牌嘲笑——“只会跟风模仿抄袭”……

而一些腰部品牌的人员则往往大小通吃,既嘲笑高端品牌和头部品牌喜欢到处贴牌,又嘲笑尾部品牌/杂牌通过降低产品质量而降低产品价格的行为缺乏道德底线……

如果只是嘲笑,只是过过嘴瘾地说说而已,那还只是相互鄙视。但如果不仅要说出来,而且还要指名点姓地在一些文章或视频的评论区留言,甚至是自己专门写文章或做视频指名点姓地表达观点,那可能就上升到互相抹黑和诋毁的“高度”了。

从某种意思上说,鄙视链的尽头,是抹黑和诋毁。


正如我上次在中国陶瓷网发表的《从瓷砖十大坑人品牌说起……》一文所写的那样,有人就是通过视频赤裸裸地抹黑、诋毁一些大品牌的,其中的部分些观点,很明显就是捏造事实,至少是歪曲事实、以偏概全。

这种现象真的很不好。

“自尊自贵,人抬人高。”一个人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抹黑和诋毁竞争对手,结果都是在贬低别人的同时也贬低了自己。

对于抹黑和诋毁别的品牌的建陶人而言,除了心里爽一时之外,不仅得不到任何实质性的好处,还有可能惹来不必要的麻烦,轻则陷入无谓的口舌之争,重则摊上官司。

更为重要的是,一个人或一家企业如果将注意力用在抹黑和诋毁竞争对手上,自然就不会将时间和精力集中到个人和企业未来的发展上,而且还会因此而充满负能量。

充满负能量的个人和企业,怎么可能获得美好的前途?没有宽广的胸襟,怎么可能孕育出杰出的人物和伟大的企业?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