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先有“奇石窑址”后有“南风古灶”(图)

先有“奇石窑址”后有“南风古灶”(图)

2008-02-28 来源:中国陶瓷网 责任编辑:苏振明 阅读:2948
0 250
   佛山制陶历史源远流长,而石湾一直被视为佛山陶塑的发源地,却很少有人知道南海狮山小塘早在唐宋代就燃起了星星窑火,距今已有1000多年了。据悉,解放后不久省市文博部门在小塘奇石村发现了宋代的古窑址,1976年复查时,证实了奇石古窑址属唐宋时期,要比南风古灶遗址早两个朝代。

  残片七八米厚

  昨日早上,记者随同方志办的陈先生来到小塘奇石村,村长陈金城说,现在的古窑遗址附近已经建起了一个粉石场,四周都被围了起来。为了寻找遗迹,记者一行只得翻过围墙,踏上小山脚坑坑洼洼的泥路,没走多远就发现一大堆古陶瓷残片,大都呈灰白色,上釉的残片多以青色和酱褐色为主,“古时候制陶先成型,后烧成素胎,然后上完彩釉再烧一次。”陈先生拿起两块残片,“你瞧,这里既有素胎的,也有上釉的,碗的、碟的、罐的器皿残片都有!”陈先生说,以前这儿的古陶残片堆积层有七八米厚,村民“不识宝”,将残陶片卖给耐火砖厂作原料。

  古窑深埋地下

  记者想寻找古窑的遗迹,但陈先生告诉记者,古窑而今已经被深埋在地下了,有待挖掘才能再现。“奇石窑址北起村后宝头岗,南至肖家岗,西临东平水道,有10多窑,主要是龙窑和圆窑(当地又称‘馒头窑’)。据考证,当时在奇石古窑从事陶器生产的人口有上万人之多,足见其规模。”陈先生说。

  1976年文博部门对佛山石湾唐宋窑址进行了挖掘,进一步证实位于石湾西北方的奇石村古窑是石湾窑系统的一部分,在当地九个山岗共露出20多座北宋时期的长条形斜坡式龙窑,其中3座龙窑窑底压叠着11座半椭圆形的唐代“馒头窑”。而且发现不少出土古窑陶片的肩部有印记“政和二年”、“政和三年”、“政和六年”、“嘉祐××”等北宋年号。据此,唐宋时期这里有大规模的陶业生产。

  “可以考证石湾古窑址年代最早的是大帽岗唐代遗址,其次是南海小塘奇石宋代遗址,随后石湾明清南风古灶遗址,形成三个连贯的时期。”

  陈先生还告诉记者,陶艺大师梅文鼎曾亲临奇石考察,还收集了一箩筐陶瓷片回去,在南风古灶景区里砌成了一条长10米巨龙壁画呢。

  巨石见证变迁

  据陈村长说,旧时候奇石村对出的位置是东平河,工人就在附近埠头卸货下船,然后转运海外。在埠头的旧址,仍然保留着数百年前那块临岸的巨石,上面因船夫借力用竹篙在石头上撑出的一个个洞,虽然已布满青苔,但仍旧清晰可现。

  “到了明代,由于东平河改道并逐渐淤塞,陶器出运不方便,于是制陶基地便迁至石湾镇、南庄镇那边了。”村长说。

  据悉,南海区有关部门已经将奇石古窑址列为文化保护单位,并在该处设立文物保护标志。

                                          (佛山日报 记者 麦凤庄 报道)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