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牛流马与产品仿冒
2006-09-13
来源:陶瓷信息网
责任编辑:白秀芬
阅读:2013
诸葛亮不愧是新产品、新装备、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的楷模。《三国演义》一书多次描述诸葛亮开发运用新装备于军事斗争的应用上,并取得了优异成绩。比如南征孟获的时候,孟获方的八纳洞主,驱驰虎豹豺狼、毒蛇猛兽来对付蜀军,导致蜀军大败,诸葛亮则命令早已从蜀中准备好的百余木刻彩画巨兽来对付八纳洞主,将这些彩画巨兽外套服饰,又有钢铁爪牙,一兽可坐10人,给兽口装上烟火之物,等木洞大王再次驱驰猛兽对付蜀军的时候,蜀军则冲出这上百个假兽,它们口吐火焰,鼻喷黑烟,身摆铜铃,直冲真兽,吓得这些真兽大败逃回本阵,冲垮了本阵人马,导致蜀军乘胜掩杀,大获全胜。后来诸葛亮又分别对孟获和司马懿使用了当时非常先进的“炮中藏九炮”的火炮(又名地雷),杀得对方非常狼狈。他还在攻打陈仓守将郝昭时运用了新式“冲车”,诸葛亮甚至死后还留下了秘密武器“连弩”给接班人姜维,使姜维几次在关键时刻用其重创魏军。这些新装备的应用,在当时确是先进得令人不可思议,效果也是良好的。
在诸葛亮发明创造使用新装备的系列里面,读者最熟悉、最喜闻乐见的当然是木牛流马的故事。诸葛亮在祁山与司马懿斗法时,有个重大难题就是粮草供应困难,这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实在是件劳民伤财的麻烦事情,诸葛亮居然设计制造了木牛流马来对付这个困难。用机械化、自动化来代替艰苦的人工运输,这确实是一件恒古未有的大奇事,更加令人称奇的是当司马懿也模仿生产出两千个木牛流马来运输大批粮草对付蜀兵的时候,却让诸葛亮笑掉了大牙。原来诸葛亮设计制造使用木牛流马的时候留了一手,谁也不知道这里还有技术储备,司马懿不识机关全盘模仿,结果魏军在运用木牛流马运输粮草的时候被蜀军杀败,夺其粮草而走。当魏军大批援兵赶到来争夺粮草的时候,蜀军将木牛流马的舌头一转,立即退回本阵,魏军也不追赶,只将木牛流马赶回本阵了事。谁知被蜀军转过舌头的木牛流马就像定了桩、点了穴一样,任魏兵怎么驱驰也纹丝不动,累得魏军气喘吁吁也无可奈何,还以为这木牛流马中了邪似的。此时突然又有三路蜀兵杀来,魏兵大败而走,蜀军也不追赶,只将木牛流马舌头再度转动,赶回本阵。魏兵又想杀回再夺粮草时,只见山后烟云突起,一队神兵涌出,一个个手执旗剑、怪异之状,拥护木牛流马蜂拥而去,魏兵人人惊惧,以为神助,不敢追赶,结果被蜀军夺去大批粮草,司马懿成了运输大队的大队长。
我们在陶瓷行业常常听人说他们企业推出过什么什么新产品,口气很是自豪,又常常听到有人叹气:好不容易开发了新产品,很快就被人模仿去了!我觉得这些人不管怎么开发贡献和突破恐怕都没有诸葛亮的成绩大。我更没有见过像诸葛亮这样一听到自己的创新产品被竞争对手模仿以后哈哈大笑、大喜过望的人,看来诸葛亮不仅是创新表率,而且十分懂得保护和利用自己的知识产权,善于专利保护,善于防止并利用新产品仿冒。我们叫苦不迭,十分头痛的事情,在他那里倒是一件可资利用的事情,你们说这件事情是不是值得我们借鉴?
在诸葛亮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的开发运用是十分必要的,决不能因为有人仿冒而放弃创新之路。而我们在开发新产品的时候也不妨学一学木牛流马的设计,搞点技术储备,把简单事情复杂化,让仿冒者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只知其表、不知其里,让仿冒者在仿冒的时候吃点苦头。我国的手工业技术和中医有时候会留一手,我们在开发新产品的时候也不要心眼太死,也不妨留上一手,如果谁能创造出木牛流马似的佳话笑话,应该能使仿冒风有所收敛。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