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培训:从理念宣导落实到动作分解
2006-08-07
来源:陶城报
责任编辑:白秀芬
阅读:2207
员工希望得到的最佳培训往往是今天听完课明天就可以应用于实际操作中去。老板们希望得到的最佳培训往往是能很快在市场上有所回报。如何使营销培训真正达到实战效果,把空洞的理论宣导落实到动作分解,对中国的企业界和培训界而言是迫切需求,是机会,也是难题。
一 、销售技能培训要贴近销售人员实际工作场景,要注重把理念宣导落实到具体的动作分解。
营销培训需要把理论教育变成动作分解,把“应该做什么”变成“怎样去做”,教会学员“抬起腿、向前伸、向下踩,OK!这就叫迈了一步!”这种傻瓜式的动作分解培训会大大增强学员的积极性和吸收效果。
举例说明:有关经销商的选择,业务人员的工作场景及步骤大致如下:
到达陌生市场→拜访批发商进行初步筛选→选出重点批发商逐一进行沟通→得出经销商侯选名单→对侯选户逐一深度访谈锁定目标→谈判→签协议→共同开发市场。
这一培训项目中业代需要突破的难点是:
·搞清楚厂商之间的关系实质,自己扮演什么角色?经销商扮演什么角色?
·经销商选择的整体思路和工作步骤。
·如何说服客户,激发他对经销本产品的兴趣。
依据以上内容、教材设置的建议思路如下:
首先应该给员工一点理论教育:
1、建立正确的观念:正确的看待厂家和经销商之间的关系,纠正那些做经销商管理就是做客情,做客情就是做江湖义气,酒量大销量就大,关系好销量就好等常见错误思想。
2、给出经销商选择的整体思路,选择经销商不是越大越好,选择经销商要全面考虑。不但要考察他的实力,还要看他是否有强烈的合作意愿、商誉、口碑、终端网络、行销意识等综合指标。
如果到这里就结束,员工只接受了泛泛的理论教育,听着很有意思,但是大多还是不知道如何去找一个有实力、有行销意识、有合作意愿、有管理能力的经销商回来。
所以下一步的工作就是把理论教育向下延伸变成实战场景教育并落实到动作分解:
1、告诉业代有关经销商的实力、行销意识、终端网络、口碑等各项指标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如何调查,每一个大指标可以拆分成多个小指标,通过那些动作——问什么话、走访那些区域、观察什么现象、搜集什么数据、怎么发问、怎么走访………才可以逐一落实对以上指标的评估。
2、知不等于行,人的思维有惯性,业务代表记了一肚子思路、动作、标准后,下市场还是容易按过去的思维习惯去找一个大户回来。所以要再建立一个客户评估模型,让业代用这个模型做工具对侯选客户进行评估打分。
3、业代现在明白了经销商选择的思路、标准、动作、评估工具、就一定能科学的去寻找经销商吗?不尽然,到了一个陌生市场,面对那么多的人和车,不知道当地方言怎么讲,不知道批发市场门朝那边开,一下子又会晕头转向,所以还要给业代一个工作流程。(下期待续)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