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珠三角建材产业转移大打环保牌

珠三角建材产业转移大打环保牌

2006-08-08 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李煜 阅读:1573
0 200
      在不到两年时间里,广东清远源潭工业区成功引入佛山13家大型陶瓷企业,并已有43条大型陶瓷生产线建成投产。目前在广东,像源潭这样依托资源承接珠三角建材产业转移的还有德庆、英德、高要、河源、云安等山区县市,广东新一轮的建材产业转移及园区建设正在改写着广东建材产业版图。日前,广东省建材协会在广州举行“建材产业转移研讨峰会”,分析广东建材业发展方向,商讨产业转移中如何克服污染源转移等问题。
   
      建材业成珠三角产业转移主力军
   
      在珠三角的产业转移中,建材业是主力军。2005年,广东省政府颁布了《关于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拉开了我省产业转移的序幕,纵观两年来我省以珠三角产业向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转移为标志的新一轮招商引资潮,建材业始终是产业转移的先行者和重头产业。德庆、高要等县市紧紧依托资源优势,紧抓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通过招商引资的平台,大力发展了水泥、陶瓷、石材、五金等产业。
   
      据悉,建材业之所以在广东新一轮产业转移中大成气候,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是资源转换优势。在粤东、粤西、粤北有丰富且大存储量的石灰石和瓷土资源,而建材业又对资源高度依赖。像英德、云安、龙门等县市就是因为石灰石储量大,在全省产业发展规划中,规划为广东三大水泥基地。目前,英德已吸引了海峡两岸最大的水泥企业———“海螺”与“台泥”前往投资,英德将成为国内产能最大的新型干法水泥基地。其二是目前珠三角的建材企业面临着能源紧张、资源渐乏、土地收紧、环保标准升高以及劳动成本趋大的压力。今年1—5月,全省建材业完成工业销售收入406亿元,同比增长28%,但利润却只有8.1亿元,同比下降14.1%,在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制约下,出现了建材企业向资源地投资兴建生产基地的潮流。
   
      产业转移格外重视节能与环保
    
      建材企业的产业转移,是否会对珠三角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广东省经贸委有关负责人认为,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既是市场调节的结果,也是政府调控的结晶;既能为接收地增加发展动力,也为转出地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是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双赢共振。
   
      广东省东鹏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昆列等行业领头人表示,为了企业的做强做大,走出去是必需的,但也不会完全转移企业,会保留一些企业在原地作为研发、培训基地以及对外合作的窗口。
   
      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很多人担心其在产业转移中会承接污染。据了解,在新一轮的建材产业转移和建材园区建设中,节能与环保的理念受到格外重视,转移出去的产业不是简单照搬,而是借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工艺设备的升级换代,如新建的水泥企业全部是日产5000吨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新投资建设的建筑陶瓷生产线也都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设备及环保配套设施。同时,承接方政府对工业园区进行了严格的选址和规划,确保企业进入的门槛;环保部门在项目建设前,对转移入的企业进行环境影响综合评估,严格监管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的环境,在源头上防止产业转移变成转移污染。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