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城区合力打造“佛山陶瓷”品牌
2005-06-14
来源:lrz
责任编辑:
阅读:2280
佛山陶瓷源远流长而且发展迅速,近年来由于行政区划不同而自然形成了“石湾陶瓷”和“南庄陶瓷”两大派系。拥有“石湾瓦、甲天下”美誉和南风古灶、石湾公仔等品牌的石湾陶瓷当可自豪,而迅猛发展、实力雄厚并拥有“中国建陶第一镇”美称的南庄陶瓷亦足可骄傲。两地及其统领的陶瓷企业长期以来各自单打独斗,尽管彼此都宣称是优势互补并断然否定恶性竞争的存在,但两地一直暗自较劲乃至造成重复建设浪费资源却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今年以来“石湾陶瓷”、“南庄陶瓷”的称谓之争愈演愈烈,更有业内资深人士建议将南庄镇与石湾镇合并,将石湾镇府迁往南庄,弃“佛山陶瓷”称谓而全力提升“石湾陶瓷”品牌。这一“大胆而又新奇的建议”在业内引起了轩然大波,也引发了同业中人一场言辞激烈的争论。然而,争论虽然存在,但“合则赢、斗则输”、“团结就是力量”、“变单打冠军为团体冠军”还是逐渐成为各方的共识。
禅城区政府及禅城区陶瓷协会就此进行了大量的意见汇集和调查研究,终于作出了“动员一切力量,集中一切资源,统一打造佛山陶瓷品牌”的战略决策。据透露,此议曾请示佛山市政府领导,市领导亦明确表态:今后不要再叫什么什么陶瓷了,就叫“佛山陶瓷”就够了。
佛山市禅城区辖内有陶瓷企业300多家,生产线1200多条,建筑陶瓷年产量约10亿平方米;区内陶瓷专业市场面积达60万平方米,年成交额约50亿元。行业人士还把今年称为“佛山陶瓷年”——今年评出的全国建陶行业10个中国名牌产品,广东省十占其八,佛山市八占其七,禅城区七占其六。
戴一民因此在传达了全省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工作会议精神和市领导有关指示之后,信心十足地表示:全力打造“佛山陶瓷”品牌,是大势所趋,而且条件已经成熟,是实现良性竞争和可持续发展,避免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的需要,也是市场的需要、竞争的需要、行业升级的需要、优化资源配置的需要。
陈帆教授在大会上作了精彩的演讲,他认为“佛山陶瓷”品牌是一套完整的体系,包涵了商标、质量标准、管理体系等主要内容。在此品牌下,国内外来买陶瓷的人就会有充分的信心,为佛山陶瓷的市场开拓带来好处;在此品牌下,主要内容。在此品牌下,国内外来买陶瓷的人就会有充分的信心,为佛山陶瓷的市场开拓带来好处;在此品牌下,佛山的陶瓷企业可以更大程度地处在公平起跑线上,促进团结与技术进步;在此品牌下,可为今后的资源、环保、能源、人才、科研等共性基础问题的交流合作提供有利条件;在此品牌下,可通过产业群体的力量,提高佛山陶瓷在省与省、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力。
“佛山陶瓷”品牌的市场形象和定位是:规格齐全,花色创新,质量一流,市场占有率最高,世界驰名。并非所有在佛山生产的陶瓷就可以自称“佛山陶瓷”,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方可申请使用“佛山陶瓷”商标。而申请的条件有四个:一是在佛山市注册,或者其销售中心是设在佛山市的陶瓷企业;二是产品质量必须符合“佛山陶瓷协会标准”的要求,并经推广办指定的有资质的权威检测机构检验合格;三是企业有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能及时发现和处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确保产品质量稳定达到标准要求;四是企业有完善的服务体系,能及时反馈客户意见并进行处理,使客户有较好的满意度。
引人注目的是,“佛山陶瓷协会标准”是一个相当高的标准,其技术要求严于国家标准,也严于国际标准以及欧洲、日本等国外标准。
禅城区政府及陶协在召开这次动员大会之前,显然做了大量的艰苦的准备工作。当日出席动员大会的陶瓷企业代表,都同时收到18份文件,这些文件包括《“佛山陶瓷”品牌管理办法》、《“佛山陶瓷”品牌产品认定的规定》、《“佛山陶瓷”品牌产品认定实施细则》、《“佛山陶瓷”品牌商标使用实施细则》、《佛山陶瓷协会标准说明》等等,当中还有瓷质砖、炻瓷砖、细炻砖、炻质砖、陶质砖等5个“佛山陶瓷协会标准”的征求意见稿,足见地方政府打造区域经济品牌的良苦用心。
当日出席动员大会的陶瓷企业的表现也相当积极,许多企业家都表示有信心有决心放开眼界放开胸怀,抛弃石湾陶瓷南庄陶瓷的称谓之争门第之见,共同打造“佛山陶瓷”的纯金招牌。(陶城报)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