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与两年前相比,胡毅恒看起来要更为忙碌了,电话预约并拜访他的人络绎不绝。这个甫过知天命之年的陶企掌舵人时常要花上一整个上午或者是下午的时间来轮番接见那些拜访者。
现在,他不仅要经营好一家拥有5家分公司、15条瓷砖生产线的陶瓷企业集团,还要以高安本土企业领头羊的身份,带领着高安陶瓷行业向更高更远的方向奋进。
2013年6月26日,高安市陶瓷行业协会召开换届选举会议,胡毅恒被当选为新任协会会长,他的前任是广东新明珠集团董事长叶德林。
“高安市陶瓷行业协会要积极发挥纽带桥梁作用,要加强行业的舆论引导,引导社会正确认识高安陶瓷。新一届协会将积极引导企业抱团发展,以全新的姿态走出去,以更好的形象展示社会。”这是他作为新任会长在当日会议上的发言。
自19年前接手高安一家负债200多万元的碳素厂开始,胡毅恒带领着他的团队在行业内创造了发展奇迹:把一家资不抵债、名不见经传的小厂改造成江西省建筑陶瓷的骨干企业,实现异军突起、后来居上。
近几年,太阳陶瓷发展迅速、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创下高安本土企业第一个仿古砖品牌“路易保罗”;亮相央视3套与7套,开创了江西本土企业走上中央电视台的新纪元;被国家工商行政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实现了高安本土企业中“中国驰名商标”零的突破……
艰难起步
各种荣誉的加身、成就的铸造,使现在的胡毅恒俨然成为了建陶行业叱咤一方的风云人物。而回到19年前,还籍籍无名的他与太阳陶瓷的出场则充满悬念:周遭环境险象环生,企业时刻挣扎在垂死边缘。
1993年,做了十年会计的胡毅恒怀着坚决的创业之心将眼光瞄向了濒临倒闭、严重资不抵债的高安市独城镇乡镇企业“太阳碳素厂”。这家1986年成立的乡镇企业,从一开始发展形势就不乐观,并且连年亏损。
这是一块极为难啃的“骨头”,没人对它的前途看好。当时,实力雄厚的新余钢铁厂曾接手经营该厂两年,但回天无术,最终放弃。
胡毅恒却下了狠心,无论有多困难,都要将它改造成一家盈利的陶瓷厂。随即找到了时任独城镇党委书记的陈江阔,并表明自己的决心和信心。陈江阔虽然答应了胡毅恒的申请,但是却警惕地告诉他:“你来接手(碳素厂)可以,但是没有任何资金和技术支持,你要考虑清楚。”
“吃了秤砣铁了心”的胡毅恒欣喜万分,“只要镇里答应就行,资金和技术设备我来想办法。”一时间,社会上对胡毅恒的做法很是不解,因为那时候的会计师是一个非常受人尊敬和安逸的职业,而放弃这个职业去接手一个烂摊子也被人说成“吃错了药”、“发了神经”。
“说白了,我就是有野心,我想做一件大事,来证明自己并不仅仅是一名优秀的会计师。”曾经是1978年恢复高考时高安的第一批优秀尖子生的胡毅恒,当时他的高考总分已经超过重点大学录取线30多分,但是由于一些政策性原因,他没有被录取。在1978年那次被人视为改变命运的高考之后,胡毅恒就决定要为自己寻找另一条成长之路。
这条路便是陶瓷路。
从此,陶瓷的道路,胡毅恒一走就是19年。从会计师到高安乃至江西最具知名度的陶瓷企业家,回顾这19年走过的路,胡毅恒攻克了一个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难题。
在接手碳素厂初期,胡毅恒不仅面临着资金和设备上的严重缺口,还面临着当时在高安已经经营得非常成熟的其他陶瓷企业,其中不乏高峰、红梅、上游、八景和山河等一批实力强劲的企业。并且此时,已经有一部分经营不善的陶瓷厂开始走下坡路,这为胡毅恒的选择平添了几分悲壮的英雄色彩。
19年稳步发展
不过,胡毅恒却奇迹般的将这些危机一一破除,让太阳陶瓷绝处逢生。在企业化险为夷之后的十余年里,这个土生土长的高安人又带着太阳陶瓷稳步前行,无论是新旧世纪交替之际高安集体企业的转制,还是2008年经济危机的爆发,抑或是2012年行业寒冬的来临,太阳陶瓷的发展路径均未出现波折。
这家屹立于高安19年不倒的陶瓷企业,亲身经历了高安“釉面砖王国”的土崩瓦解,尔后又在近几年见证高安陶瓷火箭般迅速崛起。在大起大落的外部环境下,无论是高潮还是低谷,一直保持着稳步的发展态势。
在保持企业稳健经营的同时,胡毅恒不断地审时度势,抢抓身边的每一个机遇,然后在成熟的时机下突然出手,推动企业快速发展。19年来,胡毅恒时刻将这样的经营哲学浸透于企业的收放之间。
2008年前后,新中源、新明珠、欧雅等陶瓷大鳄先后挥师高安,“与狼共舞”既让胡毅恒感受到了压力,也感受到动力。“这是一个机遇,因为他们的到来,为我们学习先进的理念和管理经验提供了便利。”为了抓住机遇,这一年七月,他为太阳陶瓷的发展提出了“精细管理、持续创新、稳步发展、快速提升”的16字方针,在夯实企业根基的同时,着眼于企业的提升发展。
“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按照这四句话的原则来做自己的工作。”胡毅恒说。
对话胡毅恒——高安陶瓷品质优良,缺的是品牌
做好环保,不一定要使用天然气
记者:最近两年,环保是高安陶瓷的敏感话题,去年的时候,高安政府甚至要求“2015年前辖区内所有陶瓷企业全部使用天然气”,而近期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高安很多企业反应称“这样一年会新增200万元的生产成本,压力很大”。
胡毅恒:在天然气方面,高安政府部门一直很纠结、进退两难,如果全部使用天然气,说实在的企业受不了,但这个行业又必须要发展。我们现在的感觉是,政府虽然在推动、倡导使用天然气,但决心已不像去年那样坚定。
我们当初也和政府领导面谈过,做好环保工作,不一定只有强制企业使用天然气一种方式,只要生产废水不外排、窑炉尾气脱硫处理好了,环保问题也是可以解决的,政府领导当时没有表态,态度比较含糊。
我个人认为,按照今后陶瓷产业的发展方向还是会慢慢地使用天然气,现在政府说是要强制使用天然气,但实质上没有强制,如果真的强制的话,对当前高安陶瓷的影响会很大。
记者:政府似乎也感受到了企业的难处,有政府领导表示,现在他们正在考虑在工业园区内建立统一的煤气站,脱硫后集中供气给企业。
胡毅恒:这件事情已经考虑多年,直到现在仍只是设想,我也曾直接和政府领导提过,这种方式的可行性不强,在实际操作中会有很多困难。建统一的煤气站需要一个过程,整个建设费用是多少?今后气价制定以及管道建设的可行性怎样?目前都还不确定。
我曾经跟高安政府提过,陶瓷环保问题做到了废水不外排、废气脱硫以及废渣处理好,污染问题应该不会太大,这些都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花不了多少钱,但现在的现实情况是,很多企业都没有去做这样的事情。
记者:在节能减排的大方向下,高安陶瓷行业协会有没有一些相应的动作?
胡毅恒:这个是必须要有的,不光是政府有这方面的要求,我们自己今后也将会有一个措施出来,然后分步去实施,要不然高安陶瓷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了。现在陶瓷工业园区内,路面也好,环境也罢,包括一些厂的形象的确不堪入目,黑不溜秋、破破烂烂、乱七八糟。
调整产品结构,向高端化发展
记者:现在太阳陶瓷的生产规模有多大?
胡毅恒:目前有15条生产线,年产值15个亿,现在有3条生产线在建,到年底全部建成,届时我们的生产线将达到18条。
记者:这与您2011年说的“2014年太阳系的20亿目标”很接近了。这几年,太阳陶瓷的发展都是在按照公司规划稳步推进的吗?
胡毅恒:基本上是在按规划发展。到2014年,正好是太阳陶瓷成立20周年,完成20个亿的产值目标应该不会存在问题。
记者:今年上半年,国内陶瓷砖销售市场普遍反应很好,太阳陶瓷在产品价格上有没有什么波动?
胡毅恒:可以这样说,今年的市场是近几年中最好的,太阳陶瓷无论是在产品销售总量上还是在企业效益上都超过了以往。首先是我们的产品结构进行了调整,仿古砖往中高端方向发展,在品质和品牌上都有大幅提升,再者就是今年的燃料价格大幅下跌。
企业在品牌和品质的提升上,可能前期会有一些付出,但如果企业做好了,对于今后发展就会很有裨益,比如我们企业的产品,每平方米售价要比高安其他企业高出几块钱。
记者:太阳陶瓷在品牌和品质上的提升,与您当年说的“不参与价格战”有关吗?
胡毅恒:尽量去规避价格战吧!事实上,产品结构的调整令我们的一些客户很纠结,以前他们中很多都是做低档砖的,但现在我们企业不生产低端产品了,他们就有意见了。我们只能忍痛割爱地对他们说,你能跟上公司的发展步伐你就跟,跟不上我们也没有办法。
记者:遇到这种情况,客户都能跟得上吗?
胡毅恒:60%~70%还是能跟上公司步伐的。有些确实是感情很深、很好,合作了多年,如果达不成一致,也没有办法,只能让他们自己选择。企业的提升发展是大势所趋,我们必须得跟上发展潮流,如果老是生产低端产品在原地转圈的话,可能十几年过去了,企业还是老样子,在原地踏步。
经销商也有他们的道理,他们只要能赚钱就行,管你的产品是低端还是高端,低端的东西他们能赚钱,高端的东西也能赚钱,只是赚起来辛苦一些,但企业不一样,企业有自己的发展方向。
记者:前不久,太阳陶瓷集团旗下的神州陶瓷超5000平方米的营销展厅在瓷都国际落成,这是不是意味着太阳陶瓷的产品结构已经完善了?
胡毅恒:现在太阳陶瓷的产品结构比较齐全了,产品涵盖了仿古砖、外墙砖、瓷片、抛光砖四大类。虽然展厅已经落成,但还不能够说明我们在配套方面已经完善,配套的不成熟也是高安陶瓷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
高端营销人才匮乏制约高安陶瓷发展
记者:神州陶瓷在展厅建设方面起到了示范性作用,接下来在品牌打造上,您有没有一些独特的发展思路?
胡毅恒:在品牌打造上,我觉得太阳陶瓷提升的步伐还不是很快,至少比我预期的要慢。其实在高安,多数陶瓷企业的老板都有打造品牌的意向,但最终很少有人会去把它落到实处,最大的制约瓶颈在于高端人才的匮乏,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不一定会选择到高安来,而水平普通的又做不到一定的高度。
记者:高端人才指的是哪方面,生产还是销售?
胡毅恒:生产制造方面的人才,高安和原来相比有很大提高,这类人才现在是不缺的,最缺的是品牌运作推广、营销策划方面的人才,这类人才无论是对于高安本土企业,还是广东等地的外迁企业而言都是一个短板。
记者:您认为未来高安产区该如何解决营销策划、品牌推广方面的人才缺口,这类人才是以引进为主还是以内部培养为主?
胡毅恒:这两种方式要互相结合,既要引进一批,也要从产区或企业内部培养一批。因为从外部引进的人才,他的营销思路不一定会适合高安陶瓷的品牌定位,还需要因地制宜。
记者:物流方面的情况现在怎样?
胡毅恒:物流比原来要好一点,但和广东、山东相比还是有很大的距离。政府也在这方面做过一些工作,包括铁路专用线建设等,但真正起到的作用不大。
记者:差距主要来自哪些方面?
胡毅恒:高安目前在物流上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水运没有优势,成本很高;二是在零担上,跟广东相比差距很大,广东很方便,一吨两吨随时可以走,而高安必须整车整车的走,一吨两吨的量在高安比较麻烦。
记者:为什么零担会比较麻烦?
胡毅恒:主要是高安现在零担的不多,如果不能达到一定的量,物流公司做零担就没有太大意义。
高安陶瓷有品质优势
记者:这两年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事实,现在高安一些厂家的产品卖到了山东、广东、福建、四川等地,市场销售半径已经超过2000公里,这样的方位内,都是其他产区的销售市场,高安的产品能够卖到这些地方,背后是不是有一些特殊的优势?
胡毅恒:从生产线的数量来讲,江西的产能排在全国第五,但从产品质量来讲,江西可以排到全国前三。高安产品的市场销售半径能够远远突破500公里,说明了高安产品的质量确实不错,如果没有过硬的产品质量做支撑,就算再便宜的产品也不可能卖不到这么远的地方。
所以,高安产品的质量基础已经有了,现在的关键是如何在品牌打造上,给高安陶瓷装上进一步提升的引擎,让高安陶瓷发展能够如虎添翼。
记者:对于品牌的打造,我们了解到,现在高安政府正在倡导打造“高安陶瓷”原产地品牌,在所有高安生产的产品包装上统一打上“高安陶瓷”的logo。
胡毅恒:有这个说法,但目前没有具体的执行时间表,而且这个也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定的过程。
记者:您觉得这个想法对于高安陶瓷的发展有没有好处?
胡毅恒:这个想法是好的,但是执行起来需要一定的过程,会有一些难度。现在这也只是一种倡导,还没有强制执行,因为这方面的监管很困难,即便监管到位,企业能不能配合,能不能执行,都是重要的制约因素。
记者:对于高安、宜丰、上高这些泛高安陶瓷产区当前的局面,您有没有一些新的看法?
胡毅恒:每个企业都有每个企业的做法,如果高安的企业在产品品质做好的同时,能把品牌的建设、品牌的包装推广以及设计、配套做好,那么未来的高安产区会大有希望。
记者:不久前,有广东企业把品牌营销中心从高安迁回了佛山,在您看来,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胡毅恒:在高安当前的环境下,打造品牌很有难度,一些在广东运作得很成功的品牌,在江西却做不好,这说明了当前在高安打造品牌的条件还不太成熟。
广东推一个新品牌要1~2年时间,在高安可能就得花上3~5年,甚至是更长时间了。不过可喜的是,高安陶瓷的品质和原来相比大有提升,产品基础是牢固的,有了这个基础,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应该都能够解决。(文/记者 操儒冰)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