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事物发展的规律表明: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要经历开始、兴旺、衰落、灭亡(或变异)这几个过程。如果不变革必定要灭亡,即便不灭亡,也会变成另外一种形式存在。达尔文指出:存活下来的物种,不是那些最强壮的种群,也不是那些智力最高的种群,而是那些对变化做出最积极反应的物种。想要持续发展,创新很重要。一个好的创新带来的效果往往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级数的增长。对于个人或团体来说,应该主动应变,去创新,否则被动接受变革,不仅会蒙受损失,还会落伍。
国家把创新提到关乎民族进步、国家兴旺、政党永葆生机的高度来对待,明确要求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但现实生活中要做到这些,必然面临一些阻力。要保持生命力,就要克服阻力去创新。
首先是要克服无知和自满观念的阻力,它是创新的一道屏障。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市场、看待对手,只满足于现状,只懂得以旧知识处理问题,结果只能是刻舟求剑,不会进步。所以必须坚持不断学习、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为开拓创新提供依据和指导。中医学发展与其他自然学科相比显得非常缓慢,其理论体系具有极强的封闭性、排它性。从指导思想及方法论上都停留在朴素的自然观水平上,仍保持着数千年一贯制的进化速率。崇奉经典,沿袭旧说,总是不断地对旧理论进行诠释补充、缺乏扬弃,这在客观上成为中医发展的主要阻碍。
其次是要克服经验、书本和权威阻力,克服中庸保守思想,坚持实事求是。经验与书本对探索新事物、新规律有时有帮助,有时是阻力。经验与书本知识是前人经验与智慧的总结,对后人有很多的参考价值。但完全凭经验、书本知识办事,不深入调查研究,创新思路,解决不了新问题,也不利于开拓新领域和探求未知的客观规律。权威预测未来,同样要受实践的检验。现代生物科学已进入到数理时代,但高校的老教授大多不理解,已成为该学科课程设置及创新的阻力。因此在敢想的同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观念,才不会让我们的工作迷失方法。
三是要克服部门利益集团化的阻力,坚持大胆探索。无任民企或国有单位,都应对不完善的政策、制度大胆探索创新,使之日趋完善。由于会触动部分个人和集团的利益,现实的体制创新过程中,明知是利国利民、增强效率的创新改革举措往往推行不下去。如在金融体制、财税体制等方面改革举步维艰的时候,教育产业化、医疗产业化改革却能够迅速高效地推行;交通本不发达,却要限制单车,冲电车而推行以汽车为主的出行方式,既拥堵又污染环境等等,无非是因为利益驱使。
尽管创新会有很多的阻力,但事物的发展规律告诉我们:不变、不创新将被淘汰。我们应该开动脑筋,尽量使自己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关注新问题、新方法,坚持学习,合理分配利益并懂得适当取舍,就能与时俱进,不断成长。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