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沸沸扬扬的湖南、湖北两省房地产税试点工作,已经确定被押后处理。截至《中国经营报》记者发稿时止,湖南、湖北两省尚未向财政部上报试点方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称“住建部”)亦未启动如上海、重庆试点房地产税前的会签程序。
目前,湖南、湖北两省正在进行的实际上是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合并试点研究。围绕这一试点,湖南、湖北两省进行了课题研究,当下已经完成了相关结题报告。但是,结题报告到具体政策实施尚有“相当长”的距离。
8月24日,住建部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的方式通报,对于松动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地方政府将进行督促整改;同时,按照国务院要求,住建部也在配合相关部门研究进一步强化房地产调控的有关政策。此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视察北京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时表示,要巩固房地产调控成果。
在如是政策口径之下,强化房地产调控政策“引而不发”的状态,或将持续到十八大正式召开之后。
试点押后
“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有接到就房地产税新试点城市进行会签工作的通知。”8月23日清晨,住建部一位官员向本报记者表示。对于湖南、湖北两省进行房地产税试点的说法,这位官员表示不便评论。
2010年10月,国务院批准上海、重庆两地进行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在国务院正式批复之前,财政部会同住建部对上海、重庆上报的试点方案进行了会签,并在会签前进行了修正。按照这一工作流程,财政部、国税总局负责税制、征收的技术性方案审定,在此基础上由财政部、国税总局和住建部进行会签。
中国房地产协会一位不愿具名的副会长告诉记者,如果住建部尚未接到会签的通知,那么说明湖南、湖北房地产税进行正式试点距离尚远。“在上海、重庆两地房地产税试点实施方案制定的过程中,住建部房地产监管司等部门一直参与试点方案审定和修改工作。”他说。
在此之前,市场盛传湖南、湖北两省将进行房地产税试点工作,并称课税范围将从增量房产扩展到存量房产。不过,湖北省地方税务局8月22日发布声明称,湖北省地方税务局并未接到国家税务总局通知进行房地产税改革试点,也并未制定相关征收细则。
“我们确实也没有接到湖北省上报的正式改革试点方案。”国家税务总局一位内部人士向记者证实,至于湖北省地方税务局日前的一系列表态,这位人士表示不便评价,他只是表示,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的推进,将按照国务院的要求逐步推进。
2012年年初,国务院在部署当年度经济工作重点时明确提出,逐步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范围。住建部部长姜伟新在部署住建部2012年工作时也表示,要加快推进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
仅是研究
实际上,外界对于湖北、湖南两省房地产税试点的认知一直存在偏差。湖北省政府办公厅的一位官员8月22日向本报记者表示,湖北正在研究论证的是城镇房地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合并试点的研究工作。
城镇房地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均是已有税种,税收收入归入地方财政。按照现行《城镇房地产税暂行条例》等国务院规章的相关规定,两个税种均只向经营性物业征收,对于居民住宅实施豁免。据记者了解,目前财政部正在着手对1984年制定的《城镇房地产税暂行条例》进行修订。
记者了解到,作为湖北“两型社会综合改革配套实验区”的改革试点一揽子研究工作,湖北省相关部门委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科院财贸所等研究机构进行了为期一年半之久的专项课题研究工作,在2012年年初,这一课题研究工作已经结束,并形成了结题报告。
“这个结题报告目前已经上报到相关中央部门,但只是课题的结题报告,而不是实施方案。”一位参与课题研究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这份结题的课题报告中主要一个新的内容,是对城镇土地使用税、城镇房地产税合并改革后,以评估值征税,而不再以原值和租金课税,但是在课题研究当中,并未涉及向个人住房征收房地产税的内容。”他说。
此前,全国部分省市财产行为税工作座谈会在海南三亚召开。记者了解到,在这次会议上,国家税务总局财产行为司对湖南、湖北两省的试点研究工作进行了部署。正是在接到如是部署之后,湖北、湖南两省开始了专项课题研究工作。
记者了解到,上述课题报告将作为两湖实施两税合并试点改革的重要参考,而在结题报告中,课税主体仍是单位和企业,而非个人。
引而不发
“上海和重庆试点房产税的意义是将城镇房地产税征收范围扩大到个人,湖南、湖北正在进行的研究,其重点在于税制的制度改革,两者的侧重点有很大的不同。”一位参与湖北相关课题研究的专家向记者表示。
实际上,两湖房地产税制改革并非是强化房地产调控的“短期政策”,更多针对性的调控政策仍是“引而不发”。8月24日,住建部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的方式通报,正在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强化房地产调控的有关政策。
记者了解到,对于2012年4月以来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成交量回暖,住建部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市场监测,同时多项针对性的调控手段也已在研究之中,并在非正式的层面进行过讨论,这其中就包括“异地限购二套或者多套住房”、“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供给的鼓励支持政策”等。
“异地限购这一手段,从技术上讲已经没有障碍,在非正式的讨论过程中,在住建部内部也没有太大争议,但对于地方政府的态度,住建部还没有把握。”8月24日,接近住建部的权威人士称。
参与40城市房地产个人信息系统联网工作的一位内部人士也向记者证实,在联网工作推进的过程中,住建部确实曾非正式地讨论过“异地限购”的问题。
“这意味着在必要时,可以对异地购买多套住房的行为进行限制,从而进一步限制房地产市场的需求,而现在的限购政策都是以本地限购为范围的。”前述权威人士称。不过,他向记者强调,这些仅都是在研究和非正式讨论的层面。在十八大召开之前,基本的政策口径已然是保持稳定,巩固调控成果。
8月23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前往北京视察保障性安居工程,在召开现场工作会时,李克强强调,要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巩固房地产调控取得的成果。
开发商调控空当“去存货”
尽管房地产市场政策长期走向并不明朗,但最近几个月不会有新调控的预期,似乎让开发商看到了利用空当提高库存去化程度的更大希望。
中原地产、易居中国、搜房网的市场监测均显示,在楼市旺季开端9月份,预计将有35个新盘陆续入市销售。中原地产的市场监测数据显示,其中超过6成为售价25000元/平方米以下的刚需楼盘。剩余4成为中高端项目,单价在35000元/平方米以上的高端住宅约占中高端项目中的两成。
万科、保利、路劲地产以及联想控股旗下融科智地等一线全国性房地产开发企业目前已经确定了下半年继续“跑量”的策略。在开发商看来,这一轮市场回暖能够持续多久,还是未知数。
持续回暖存疑
“对于从今年5月开始的楼市成交量回升,集团董事会层面也做过研究和探讨。”8月21日,路劲地产副总裁汪皓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最后董事会做了一个结论,就是现在还不能断言市场回暖,成交量的回升是从去年开始压抑的刚性需求的一次集中释放,但这种释放能否延续,还是未知数。”汪皓说。
汪皓对市场的判断并不孤立。万科北京公司副总经理肖劲、保利地产北京公司副总经理王英男先后告诉记者,刚性需求带动的市场回暖持续性没有定论,现在所要采用的销售策略仍是“加紧卖房”。
正是在这样的逻辑之下,北京大量新盘开始筹划在9月集中入市。第三方市场机构中原地产的市场监测显示,拟在2012年9月在北京房地产市场入市的新盘多达35个,创下2012年以来新盘入市总量的新高。
中原地产的市场监测数据还显示,在35个入市新盘中,售价25000元/平方米以下的以刚需购房群体和首次改善型购房群体的楼盘数量,占拟入市新盘总量的六成左右。其中开盘拟预售价格在20000元/平方米左右价格水平的新盘,大致占有5成比例。
除此之外,25000元/平方米以上的中高端项目占据另外四成比例,这其中,通常被业界理解为高档住宅项目价格底线的35000元/平方米以上的住宅项目,占中高端新盘入市量的一半。
高端持销命题
与刚需产品抢政策空当期卖房的逻辑相同,高端项目也试图能将销售向好的趋势延长更长的时间。“如园项目没有大幅度提价的计划,尽管销售业绩比较好,公司对我们的要求,一直是合理定价,一定要尊重市场的选择。”万科如园项目销售负责人表示,目前项目的诉求仍是利用市场大势总体向好发展的机会,提高项目销售速度,实现合理的项目销售回款。“预计下一批单位100余套将于10月中下旬推出。”
事实上,其他拥有豪宅项目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也有类似的考虑。金茂府与万科如园同天开盘,8月12日,推四期楼王房源,这部分房源是户型面积为280~390平方米的精装4居,共计106套。
与此同时,西山壹号院项目的后期销售也已经进入预售许可的审批阶段,该项目后期将集中对大户型的房源进行消化。曾在今年6月开盘一炮走红的远洋万和公馆项目,下半年主要消化项目中户型面积相对较小的房源,预计将于10月推出170平方米户型。
“在一定程度上,西山壹号院、金茂府、远洋万和公馆、如园这几个项目的销售情况和后期的推盘策略,已经成为了整个北京高档住宅市场的风向标。”前述长期从事高档住宅项目代理销售的开发商向记者表示。
政策空当变现
一位长期从事高档住宅房地产销售代理的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即便在2009年房地产市场繁荣之时,也没有出现过在一定时间内,高端项目“快销”成为一线房地产企业销售回款的主力的情况。记者采访的多位业界人士均向记者表示,从4月以来的房地产市场预期的不断改变,实际上造就了至今仍在延续的豪宅项目结构性热销。
第三方市场监测机构中原地产的监测数据显示,自2012年4月开始,北京市商品住房成交量连续环比上涨。至2012年6月,商品住房期房成交量甚至出现了同比超过20%的涨幅。这让房地产市场的预期开始逐步发生转变,房价继续下行的预期基本退出市场。
“我们也在不断地对销售回暖的原因进行分析,但迄今为止,我们仍然相信包括高档住宅项目在内的销售速度提升,是我们合理定价的结果,而不是市场又将重新回到2009年时的疯狂状态。”肖劲向记者表示。不过,他承认,从2012年4月开始,房地产市场被抑制了一段的改善型需求开始逐步释放。
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表示,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筑底阶段,房价的进一步下行并不具备过多的空间。但是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等先行指标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了摆在政府面前的一大问题。
“从5月开始,宏观经济指标的下行,使稳增长逐渐成为政府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尽管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没有直接的松动,但是利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下调,都使市场中的流动性更为充裕,这实际上是制造了一个针对房地产市场的政策空当,使房地产市场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中国房地产学会会长陈国强向记者表示。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