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记者观察:部分保障房沦为福利房 引担忧

记者观察:部分保障房沦为福利房 引担忧

2012-08-12 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严张 阅读:1309
0 250

    史无前例的大规模保障房建设正在给地方政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日前举办的“保障性住房政策国际研讨会”发布了最新的保障房政策研究报告,有学者调查发现,很多地方将企业建房纳入保障房指标,业内担心此举将导致第二次福利分房。

    保障房负债将造成新一轮地方债膨胀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筹集建设3600万套保障房,届时保障房占住房整体规模比例将达到20%.海量的保障房建设计划需要政府为此投入高达3 .4万亿元巨资。

    在日前举行的保障性住房政策国际研讨会上,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陈清泰就不无担忧地指出:“如果单纯依靠政府财力投入难以持续。现在一些地方政府将保障性住房的任务分配给大型国企,这虽然有助于完成任务,但也引发了人们对又一轮福利分房和体制回归的担忧。”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平新乔去年走访沈阳、唐山、重庆等多个地方调研保障房,他发现地方填报的保障房数目有很大水分,有的地方甚至有一半左右的保障房是企业建房在滥竽充数。他提醒这种大跃进式的保障房建设让福利分房成为大概率事件。今年住建部已经调减保障房建设指标,比去年1000万套的规模压缩了300万套。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院陈穗红在这次论坛上指出,保障房负债将造成地方政府新一轮债务膨胀,她建议中央政府承认地方政府的发债权,规范地方的融资行为。陈穗红还指出,根本性出路在于“以房养房”,就是要开征房产税,用房产税收入提供保障房的后续公共服务。

    户籍制度加深住房保障房鸿沟

    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保障问题也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根据国家人口计生委最新公布的数据,中国目前的流动人口高达2 .3亿人,约占总人口的17%.

    “城镇化核心是农民要真正融入城市,如果第一代、第二代甚至第三代(农民工)都住在地下室里的话,不能说他们已经真正融入城市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在论坛上指出,户籍制度在加深住房保障房方面的鸿沟。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都只是面向户籍人口,一般意义上的外来务工人员仍被排除在保障房供应对象之外。

    清华大学恒隆房地产研究中心副教授郑思齐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在制定保障房准入门槛时存在着一种普遍的担心,那就是如果本地的保障房更容易申请到,会导致周边城市低收入群体的拥入,增加财政负担。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