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最近这段时间,网友总能在各大短视频平台偶遇“暴躁老祖宗”,就连各大官媒也搭上了AI视频技术的快车,纷纷下场玩梗整活。于是,来自古代的历史人物们用“回答我!Look in my eyes!Tell me why?”的中英结合句式,和当代年轻人上演了一场抽象的聚会。
▲“暴躁老祖宗”视频截图(图源:北京日报)
窃以为,该现象已经不能用简单的网络热梗、流量密码来解释,其背后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中国正在经历自己的“文艺复兴”。确切地说,这是一场穿越古今、横跨中外的文化复兴。
这一趋势具体表现在人们“衣食住行”的需求变化上,而其中与“住”息息相关的家居设计领域,正在兴起一种名为【复古未来主义】Retro-futurism的潮流。
▲复古未来主义发展时间线(图源:pinterest)
追溯过去,畅想未来,这八个字代表着新生代消费群体的新思潮和新主张。【复古未来主义】风格既展示了历史的文化沉淀,又预见了未来的无限可能,冲突融合所产生的错位感,让它不单单只是一种独特的空间美学,更是一种跨越时空的人居艺术。
对于瓷砖品牌来说,这道消费趋势题要怎么解?业界“学霸”通过一场别开生面的展会,提交了一份标准答案。
“ 仿古至尊 ” 重磅回归
坚持长期主义,做时间的朋友
亚洲规模最大的专业陶瓷展——2025佛山潭洲陶瓷展现场,马可波罗瓷砖特别策划了一场「当代仿古 经典未来」主题展。其中最让人眼前一亮的,当属“仿古至尊”的重磅回归。
仿古砖品类,是建陶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因为独具历史岁月的痕迹、自带优雅隽永的气质而风靡一时。
在过去几十年间,该品类从经典仿古演变成现代仿古,而后又衍生出今天风靡市场的现代砖品类。
仿古砖明天将会走向何方?马可波罗展馆以“时间折叠”为叙事主线,通过一条时间长廊完整地记录了仿古砖的过去和现在,并引领观众共同探索仿古砖的未来。
1996年,马可波罗品牌正式成立,并于次年推出了第一片仿古砖,开创仿古砖品类先河;
此后,马可波罗不断推陈出新,于1999年推出凡尔赛宫二圆角系列,将古典建筑美学融入瓷砖设计;
2005年,马可波罗倾力打造了1295仿古砖系列,并于2014年推出“一片可收藏,一室可流传”的经典产品——古驰皮;
2018年,马可波罗再次重构自然美学体系,推出新元石、新元木、新艺术三大品类,一步步奠定了“仿古至尊”的行业地位。
回望这29年的“来时路”,马可波罗不仅从未放弃仿古砖品类,还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技术、工艺和美学升级迭代,将其仿古砖产品打造成业界的不败经典。
在马可波罗身上,可以看到了一种难能可贵的长期主义精神和精质基因。也正是这股力量,支撑着马可波罗“仿古至尊”在时光里积累,在岁月中成长,最终将时间凝聚成品牌的护城河。
沉浸式歌剧院空降潭洲
中古风三重奏,演绎史诗舞台
“我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在马可波罗的展位,它能让我沉下心来去思考,而不是走马观花地逛展。”展会现场,观众和媒体都对马可波罗的策展水平给出了极高评价。
据悉,为了打造沉浸式的观展体验,触发观众的感知和思考,马可波罗将展馆打造成了“歌剧院”,用剧场化的设计语言,打破传统陈列逻辑,让8大功能空间变成这场史诗级舞台的乐章章节。
当自然与人文交织,材质与光影相生,整个展馆的美学张力瞬间拉满。
通过对美式中古、法式中古、现代中古进行解构重塑的风格剧场,马可波罗为观众上演了一曲中古风三重奏。美式书柜的木质肌理、法式壁炉的雕花石面与现代极简的水泥质感之间形成的动态美学对冲,组成了这个交互式的材质秀场。
马可波罗精心打造的每一个场景化空间,都为观众揭示了美好人居的另一种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会的重头戏——马可波罗2025年新品也表现得格外出彩。它既有复古的韵味,还融入了现代的科技感,用跨越时空的设计语言、创新科技的现代工艺、优雅治愈的色彩风格、交融并蓄的文化底蕴,证明了产品创新并不是单纯的堆砌技术。
先是提出“仿古即未来”的哲学命题,而后又给出“经典永不退场,只是换了舞台”的辩证,马可波罗通过逻辑清晰的解题思路,完美平衡了传承与创新、经典与未来,以此回应【复古未来主义】的召唤。
双引擎推动新产品问世
科技串联古今,中外文明交汇
人们常说“条条大路通罗马”,马可波罗2025年新品“当代仿古经典未来”系列可以说是“出生就在罗马”。产品一问世便问鼎,马可波罗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除了29年专注仿古砖领域的沉淀和积累,马可波罗其实还有一个杀手锏——“科技+文化”的双引擎创新模式。
首先是科技创新。马可波罗运用了最新AI数码微浮雕科技,提炼出如东方美竹、韵律长笛、时尚罗纹等3D立体纹理,使得新品的纹理细腻逼真,再现自然造化下的独特质感与效果,完成从“视觉仿古”到“肌体再生”的飞跃。
其独家打造的3D干粒抛光系统,为粗犷原生石材赋予了光润的触感,让刚硬与柔和在指尖达成和解;立体晶钻镶嵌技术则将不同层次的闪晶镶嵌到石材纹理中,光影变幻之间,静态凝固的纹理开始鲜活地流动。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行业前沿技术的创新,带来的不仅仅是颜值上的提升,还有性能上的质变。高强度、防腐蚀、耐磨、防滑等多重BUFF叠加,全方位满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其次是文化注入。秉承着对致敬复古文化、探索未来风格的研发逻辑,马可波罗从全球经典文化IP中进行提炼和升华,在此基础上融入现代审美与科技元素,赋予复古以新的生命。
例如本次新品威尼斯,灵感来源于富有历史底蕴的水城——威尼斯,通过高饱和的底色和细腻的纹理勾勒出威尼斯印象,再现典雅且梦幻的西方文明。
敦煌雅丹则是结合了戈壁上风沙纹理、岩石层叠等自然元素,将雅丹地貌的壮丽与神秘融入瓷砖设计之中,歌颂厚重且细腻的东方文化。
对于观众来说,马可波罗所展示的已不是新产品这么简单,而是一场科技创新的“时空压缩实验”,和一套文明交融的“文化转译系统”;对于用户来说,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卓越的产品品质,必将掀起美好人居生活的新风尚。
穿越周期的实战派先锋
破局突围标杆,转型升级范本
随着行业竞争进入下半场,横在陶企面前的是“从规模比拼转向系统能力比拼”、“从价格内卷转向价值升级”的十字路口。
对于从业者来说,处于缩量市场的传统制造业要怎么穿越周期?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给出的答案是“学习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而马可波罗则是借助一这场展览,穿针引线地带出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更具建设性的思路。
马可波罗控股董事长黄建平曾公开表示,与其猜测、等到拐点何时到了,不如脚踏实地把春天干出来!“经典元素科技化再现”和“文化叙事场景化落地”,便是马可波罗通过无数次实战总结出的破局之道。
过去5年间,马可波罗一如既往地投入研发资金,持续增强技术实力;推出“传匠心·铸国魂”马可波罗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行动,助力文化遗产保护......
▲马可波罗控股总裁谢悦增与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互赠纪念品
更让人钦佩的是,马可波罗自2015年至今已七度重走丝绸之路,也曾带领团队和设计师徒步穿越敦煌戈壁。这一行动不仅展现出品牌对文化溯源的坚守,更突显出品牌身上钢铁般的意志。
▲马可波罗“设计新丝路”第四季
因此,哪怕是在喧嚣浮躁的市场环境中,马可波罗依然坚定地走出属于自己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谱写出囊括技术、设计、文化三大维度的增长曲线,真正做到了产品有深度、情感有厚度、场景有宽度。
大家请铭记2025年4月18日这个日子。
这一天,马可波罗带着「当代仿古 经典未来」登场,从消费需求的原点再次出发,不仅为瓷砖品牌破局突围树立了标杆,更是为建陶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范本。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