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其实是跛脚而行,内需拉动一直是拉而不动。对此,比较普遍的认识是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出了问题,国民在没有保障的忧虑中谨慎消费。这一舆情现在看来是一想当然,至少国民中的一部分不是不敢消费,而是不愿消费。
世界奢侈品协会发布最新数据显示,春节期间,中国人在境外奢侈品消费累计达72亿美元,同比增长28.57%,远高于年前预期的57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有报道云:在国家刺激内需以振兴国内经济的战略背景下,一个春节竟然将72亿美元的奢侈品消费“肥水流向外人田”,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坏消息”。
有观察家认为当前的税制设计是这一“坏消息”的祸首。
奢侈品消费外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外消费品比国内消费品价格低廉——世界奢侈品协会针对中国人春节期间出境消费人群的调查显示,有72%的人认为,出国购买奢侈品价格比国内具有优势——这个价格差形成的原因,是中国商品中所含的税比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高。有资料显示:一块在内地售价为2700元的瑞士进口手表,将包含17%的增值税392元,30%的消费税623元,11%的关税267元。
除了价格因素,货源充足和品质保障是另两项出境消费者的动机。
面对这样的统计数据的披露,我们会很自然地赞同专家们所罗列的种种建议:一,必须降低国内奢侈品消费价格;二,营造更好投资环境和经营环境;三,加强市场的监管——这些建议的实际指向是呼吁政府改变消费税制,扩大境外商品的进口规模,加大对中国制造商品的监管力度。
如此大方大度的专家建议,估计很难见诸于境外的主流报端。
我们认为,部分中国国民在境外的大肆消费,的确说明政府的税制设计出现问题,但问题不在各项消费税太多、太重,而在税制设计太不公平——既然是奢侈品,政府就应该对此消费课以重税,而不是将奢侈品等同于普通消费品,甚至反过来,将国内市场的普通消费品税制,套用到境外采购的奢侈品身上——上述2700元瑞士进口手表中,消费税是30%,如果设想这一税种在冠以“奢侈品消费税”之后,大幅提高这一税收的额度,还会出现“坏消息”这样的情况吗?
税制的一项重大功能是削峰填谷,这样才能真正起到抑制社会贫富悬殊的作用。
目前中国税制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没有很好地理解税收的这一社会作用性,将其简单归因为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益。这种只向政府负责的税制设计,可以说是完全弃百姓的利益于不顾。这是我们的税制设计最不公平的地方。我们认为,构建和谐社会,面对社会矛盾和问题,最迫切的任务是协调好各阶层的利益关系,竭力避免个别的局部利益冲突,转化为整体的社会冲突。
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人民,在奢侈品消费中,价格应该不是那些消费者最关心的因素,他们的境外消费行径,肯定不是因为图便宜。(文/黄茂军)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