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多年来,郑州住宅开发模式不断地发生着演变,2007年以来演变明显提速。其主要特征已由粗放式的单一项目开发模式转化到集约式的规模开发模式,由居住小区开发模式逐步演变到社区开发模式,由核心城区开发模式转化到郊区化开发模式,由重视地段开发模式开始向重视健康住宅开发模式转化,由单纯重视住房面积向开始重视居住文化转化。近几年,住宅郊区化已是大势所趋,郊区项目已逐渐从“配角”变成为“主角”。
A 市郊大盘成今后开发主流
过去,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住进郊区就好比是与世隔绝了,要面对滞后的周边环境,还有不发达的交通,生活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如今,随着郊区的各项配套设施在不断健全,人们的这种思想也在不断改变,住宅的郊区化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成为人们回归自然的最完美表现,城市的发展正在从核心区域向周边辐射,大盘化郊区化已成为楼市发展的重要趋势。郊区化居住的时代正在大踏步到来,“工作在城市、生活在郊区”正成为大势所趋。
如今的郑州,面对着市区的土地日趋渐少、拿地日渐困难、开发成本相对较高这样一个局面,很多开发商都已把目光瞄准了郊区这个日趋完善的市场。同时,由于交通网络的搭建,郊区与市区的“分界岭”已经不再那么明显。
这几年以来,郑州的郊区就涌现出一批大盘,如位于新郑的国瑞城、清华园的清华大溪地、清华忆江南、新田置业的洞林湖·新田城、居易的国际城、天邦置业的郑东新世界等十余个10万平方米以上的大盘呈现出郊区大盘的繁荣面貌。郊区大盘时代的来临,正在以迅雷之势催生着郑州“郊区化居住”时代的到来。
B 项目弹性较大促进楼市大盘郊区化
郑州国瑞城,享宜居教育城的政策大利,踞郑州新郑两城相融的第一站,未来前景不可限量。除却天然的地理条件之外,郑州国瑞城考量区域需求,运行城市未来,规划建设16万平方米的巨量商业、4万平方米教育资源、7500平方米的星级会所和恒温泳池等奢华社区服务设施,更是从物质层面、精神层面上满足业主的需求,精心打造郑州标杆性的高端生活社区。
清华·大溪地以产业集群的形式整合城市资源,涵盖中原首席超级水公园——奥帕拉拉冒险岛、异域特色SPA香堤湾温泉、奇域商业公园、宜居华宅、大型会议中心、大型游闲购物中心、巨幕影城、星级酒店、高端写字楼等九大业态,打造中原首个第四代城市综合体——CCR城市文化度假区。
清华·忆江南则是集旅游产业园、历史文化庭院、四星级温泉酒店、山水洋房、温泉公寓等多种规划于一体的大型旅游、休闲、度假社区。
洞林湖·新田城倡导健康、生态、休闲、自然、品位、便捷的生活方式,建成后将成为中原首个功能齐全、环境优美、产业复合、文明、现代、原生态的田园之城。规划总的布局为“以洞林湖为中心,根据坡地地势因地制宜设计多横多纵、多层次结构”,由洞林湖向坡地、台地依次错落的建筑布局,形成水天一色的流畅自然视线。
众多业内人士表示,从目前郑州的现状来看,城市内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有限,城区项目在产品、成本和价格等方面的“刚性”较强,可以“挖掘”的空间不大;而郊区项目的“弹性”则较大,无论是“圈地”的规模、成本的差别,还是产品类型的不同,以及市场定位和策略的多样化,都使项目的不确定性增大,各项目可发挥的余地和“竞争”的空间也较为广阔,更多的是有些房企依托产业,打造一系列特色小城镇,包括科技小镇、创意小镇、教育文化小镇、旅游小镇等等。与此同时,随着郑州城市交通网络的成功搭建,郊区市政配套和入网的不断完善,筑城郊区的楼盘逐渐呈现的优良销售走势,这使得楼市郊区化的趋势愈发明显。目前看来,房地产开发已逐渐呈现出大盘化、郊区化的发展趋势,这是房地产竞争的必然,也是市场行为与城市化进程的合拍。
C 郊区化住宅市场在变化
“居住组团向外转移是城市发展的一种必然。”郑州国瑞城副总经理薄洋说,“随着郑州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心城区土地稀缺性日益显现。人们的生活习惯随收入的提高而发生改变,流动观念增强,地域观念淡化。因此,迁出外环线已成必然。”
多个因素的集中刺激,使得城市南部、东部和西部等区域全面提升,催生着新的居住格局形成。目前,城市外围楼市提供的房源正在逐渐丰富,价位高、中、低的物业结构齐全。高档的独立别墅适合高端人士置业安居;中高档的类别墅、大户豪宅也有提供;而面向普通大众的洋房产品更是多样,且楼盘单价都在5000元左右,相比中心区近万元的高房价,这些板块的洋房产品十分适合首次置业者。薄洋认为,在楼市观望情绪浓厚的环境下,城外楼盘的发展显得更加“适逢其时”,由于中心城区土地的稀缺性,这些楼盘具有一定的地段优势,也因此造就了这些项目的部分开发者通常会自恃其区域特点,抬高身段,不肯轻易降价。但郊区楼盘供应相对充足,所以,打出的优惠措施与促销手段往往也比较积极。如此一来,对楼市走向感到迷茫又具有刚性置业需求的人多数会选择在城市外围区域购房,从而最大限度降低购房的风险指数。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