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一封公开信》是指《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的一封公开信》。6月21日下午打开电脑,发现有行业媒体的朋友在QQ上给笔者留言,问:“《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的一封公开信》是不是出自你的手?”,我答:“不是,没有写这样的信。我去查一查,拜读一下”,很快通过搜索引擎就在网络上查到这封公开信,是署名 “几位行业同仁”6月20日发表在网上的《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的一封公开信》,同时在中国轻工业网上查阅了一下“2010年度中国轻工业行业十强企业”榜单,发现共有291家企业获得29个行业的十强企业,显然至少有一个行业的十强企业是11个,略微仔细查阅就可以看到是“中国轻工业文教用品行业”的十强企业是11个,不知道明明是十强,怎么会冒出十一个来?是并列?只有在严格的评分体系下,有两个企业(而且是第十强)得分完全一致,而导致了两企业同时并列第十强,因此有了十强企业11个。希望笔者的猜测是正确的,否则如果是其他原因产生十强企业11个,笔者也就不便猜测了。当然笔者的注意力与《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的一封公开信》的作者一样,更多的是放在陶瓷行业十强企业上,在榜单上中国轻工业陶瓷行业(瓷砖)十强企业分别是:新明珠陶瓷、顺成陶瓷、诺贝尔陶瓷、新中源陶瓷、宏宇陶瓷、能强陶瓷、欧雅陶瓷、金舵陶瓷、欧神诺陶瓷、汇亚陶瓷。看到这些陶瓷十强名单,让笔者奇怪的至少有二:其一,身为佛山市陶瓷行业协会秘书长,中国轻工业陶瓷行业(瓷砖)十强企业佛山陶企有九(90%),竟毫无半点光荣备至受宠若惊之感;其二,此次榜单29个行业291个十强企业是由26个行业协会评出来的,明显有些单个协会评出了数个行业的十强企业,但是陶瓷行业偏偏没有去评“最最轻工”的日用艺术礼品陶瓷的十强企业,而仅仅评了瓷砖十强企业,也没有去评卫生陶瓷,什么原因?不妨再猜猜,日用陶瓷行业不具有十强企业“特色”,又如何解释同时上榜单的“日用玻璃行业”十强企业呢?还是因为瓷砖行业不是“最最轻工”,万一评漏了、评误了,可不可以推说那些瓷砖企业可能是建材行业的……待笔者这些奇奇怪怪差不多到尾声时(大约一小时之后),打算再打开《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的一封公开信》仔细阅读,看看别人为什么会猜想是出自我的手笔,发现相关网页找不到了,只好再用搜索引擎搜一搜,结果还在(没有显示“可能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未予显示”),但网页无法打开,一看就知道小CASE了,通过网页快照很快就将全文拷贝下来了,“物以稀为贵”,赶紧为之加了一段前言直接放在了空间上了,也由此萌发了这期专栏文章的写作意图。
仔细阅读《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的一封公开信》之后,给我的整体感觉,这份《一封公开信》,写的不错啊,用词文雅,语气中肯,在表达了“几位行业同仁”一点点不同看法的同时,还不忘大肆给“上级领导”擦鞋,如:《一封公开信》写道“5月13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可以说这是一次级别特别高的会议,也是一次非常成功的会议”,不明白这是表达了作者的虚怀若谷,还是带有三分指点江山的点评感觉,其实说了也白说,在笔者的记忆中,见过、听过的代表大会,哪一次不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成功的大会。又如:《一封公开信》写道“应该说,目前评出的‘2010年度中国轻工业陶瓷行业(瓷砖)十强企业’也都是些非常优秀的企业,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值得行业同仁学习。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2010年度中国轻工业陶瓷行业(瓷砖)十强企业的评价工作还是非常值得肯定一件事情”,但同时《一封公开信》又明确表达了唯美、东鹏、蒙娜丽莎陶瓷更具十强企业的实力,甚至还有:金意陶、腾达、白兔。笔者在想这《一封公开信》是不是采用了整体肯定、具体否定、表面肯定、实质否定的写作作风,怎么看给人都有点欲语还休、欲盖弥彰的感觉。“难怪”不到24小时的生命,还是需要终止关闭。现在封杀互联网似乎正在成为一种时尚,领导可以做、技术可以做、金钱也可以做,政府可以做、网管可以做、黑客也可以做,不知道这次谁“封杀”了《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的一封公开信》?
回过头来再具体看看中国瓷砖十强企业的名单,《一封公开信》已经给了很好的分析,在笔者看来,如果按目前我国瓷砖行业的现状,无论从整体规模、竞争力、赢利能力、品牌价值等方面来讲在中国瓷砖十强企业中没有唯美陶瓷、东鹏陶瓷等有口皆碑、举世公认的陶企,这个十强一定不是什么评比,更多可能是一场自娱自乐的“节目”,而且应该尽早把这个“节目”(“十强评比”)下放给吾等地方协会或某个地方协会的分会或某些专业报纸网站,也让基层群众多点“娱乐”节目。或还有一个建议,就是在瓷砖行业让更多的陶企进入十强,20、30个都无所谓,估计“评比程序(如果有的话)”一定没有限定并列第十强的数目,这样皆大欢喜,可以进一步增加娱乐性,反正在平行的评比中已经有了11个十强企业的先例,11个十强企业与20个十强企业或更多就如五十步之与一百步,没有根本的差别。
不知道你是否读过《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的一封公开信》?是否有与笔者类似的读后感?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