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某卫浴企业营销老总向笔者透露,该企业今年销量锐减,相比去年同期,月销售量减少三分之一以上。
该老总分析其导致销量减少的原因有二,一是今年终端市场总体生意不好,二是今年年初至今商家数量大量减少,至少三分之一的客户不再拿货,虽然都没有取消代理合同,但是已经像微博粉丝中的“僵粉”一样变成“僵商”,其中一些商家开始在其专卖店中摆放其他牌子的产品,一些经销商的门店则直接改弦易帜,代理了其他品牌。
该营销老总是去年年底进入这家企业的,当时正值旺季,对开年后突然出现的情况,虽有所预料,但没有想到会如此严重。他一方面积极作全面的调整,力图遏制衰微之势,一方面也感到很无奈。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企业变成今天的状况也一样。
据曾在该企业工作过,对其企业发展历程非常熟悉的一位人士介绍,该企业在2005年-2007年最为辉煌,年销量一度过亿,突破了卫浴企业销量上的第二个坎(业内认为第一个坎是六千万)。这个销量的取得是跟当时的市场环境密不可分的。该人士分析其造成今天这一结果的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首先,交货期、产品质量甚至产品外观、功能等完全仰赖贴牌企业,无法保证经销商的销售需求。在该企业最辉煌的时候,很多东西没有跟上来,包括产能、技术、研发、质量以及企业文化塑造、企业品牌打造和创新营销思路等。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产能问题。据了解,虽然该企业购置了土地并建设了厂房,但一直只生产一些低附加值的产品,把自己销量最大的产品——马桶、浴室柜进行贴牌生产,丧失了掌握生产主动的机会,导致产品更新换代、产品质量等严重依赖贴牌企业,导致无法保证供货速度、售后速度等,自身盈利能力也很弱。
二、朝令夕改,完全以老板的指示代替企业销售政策,令经销商防不胜防。该企业老板对公司政策一向喜欢随意而定,喜欢偏听偏信,迷信其他企业的成功模式,甚至某个业务员对他传输的片面的经验。该企业老板的性格异常多变,朝令夕改是常有的事,常令下属应接不暇,时间一长,其推出的政策往往被下属认为是“狼来了”而不执行或执行不到位。商家也对公司政策常常持怀疑态度,不敢轻易相信企业,更难与企业保持步调一致。
三、轻诺寡信。在片面追求网点数量的时候,为了达成代理或者压货,对商家采取种种承诺,甚至瞒骗的手段。一旦招商成功或压货后,把对商家承诺的东西抛诸脑后,对商家百般推搪,对商家经济利益以及厂商感情造成严重损害。
四,重眼前,轻长远;重利益,轻质量。为“圈钱”不惜降低企业的合理利润,导致企业对品牌宣传打造的投入以及对商家的各种支持乏力。在产品质量方面,不以质量好为前提,一味追求便宜,结果导致产品质量问题层出不穷。出现质量问题后,不是妥为解决,而是一味推搪、拖延,让经销商头痛不已。据了解,该企业原先在武汉的某经销商就因质量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愤而取消与企业的合作,并扬言:“××的人来一个我打一个。”某市一消费者因一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得不到解决,前后三年契而不舍地在网上发帖,给该公司的网络形象造成巨大影响,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而解决该问题也就是数百元的事。
厂商的最佳关系状态是什么?答案很简单,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一样:和谐,共同致富。
这个问题虽然是如此简单,但是做到却很难。虽然“厂商一体化”的口号提了很多年,但是真正做到的企业并不多。
历来在厂商关系问题上,不管厂家宣称是多么愿意放下架子与商家和谐共荣,商家是怀着多么感激的心态期待与厂家平起平坐,现实中,厂家永远处于谈判的强势地位。
企业出台的销售政策、经营行为等对经销商的影响可以立竿见影、马上见效,很多不合理的政策以及有损商家利益的行为,商家也只能无奈接受。但是企业应该清楚,商家对企业不利的反作用是慢慢积累的,积累到一定时候就会集中爆发出来,它的力量将会异常惊人,甚至让一个企业倒掉。
据悉,上述企业虽然失去不少商家,但终于让该企业老板有所觉醒,目前不仅上马了拳头产品的生产线,还推出了种种有利于商家的措施,如提高供货速度、遗留售后问题和返点问题一刀切、加大返点和广告支持力度等。
笔者希望其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