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张国安:像卖地皮一样卖砖

张国安:像卖地皮一样卖砖

2011-04-01 来源:《陶瓷信息》 责任编辑:张琳 阅读:2030
0 200

     上期,《陶瓷信息》报刊登了《平江长石“生死劫”》一文,对湖南平江长石矿开采整治现状进行了深度报道。报道数据显示:平江长石年加工量达40万吨,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70%。由于长期乱采滥挖,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等原因,去年9月,平江县政府一纸通告,使该县95%以上的长石矿开采、加工企业进入停产整治状态。

     当地开采、加工长石的企业认为,停产整治让他们陷入了“生死劫”。但是,陷入“生死劫”的,岂止是平江的这些长石开采加工企业?因停产整治影响,下游的陶瓷企业立即面临原材料采购困难,长期在平江采购长石原料的陶瓷企业要重新寻找其他原料产区了。假如全国的原材料生产区都像平江一样,那陶瓷企业将立即面临生死考验。

     与此相应的一则新闻则是某陶瓷行业媒体上周在其头版刊登的,标题为“低价砖并非无利可图”的新闻,其副标题为“有的600×600渗花抛光砖出厂价每块8元钱仍有钱可赚”。在陶瓷原材料日益短缺的今天,该新闻的舆论导向性明显存在问题。

     近年来,因资源枯竭导致不少行业衰落甚至消失的声音不绝于耳。远的不说,跟瓷砖行业有相似之处的紫砂行业,就因为紫砂泥资源枯竭,目前已近没落。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紫砂煲事件”,争论的焦点就是到底是真的紫砂泥制造的内煲,还是普通砂土加上颜料制成的。可以确定,紫砂行业已是一个夕阳行业,随着真正的紫砂产品越来越稀少,未来,我们的后代只能在看到紫砂产品的时候,从前人的记忆中或者文字的描述下知道曾经有过这么一个行业。

     陶瓷行业与紫砂行业以至石油、煤炭等一样,吃的都是资源饭,一旦资源枯竭,行业即随之消失。笔者并非说因为资源会用完而不去发展这个行业,而是希望我们的陶瓷企业不要贱卖产品,要综合衡量陶瓷原材料的矿藏储量、环境成本、生产成本、质量成本、流通成本等,给产品制定合理的价格,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让陶瓷行业能够延续得长久一些。在满足装修,美化居住的同时,有足够的时间以及财力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进行修复。

     在陶瓷产品的价格制定上,陶瓷行业应该向政府学习,像卖地皮一样卖砖。同样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全国各地土地的价格屡创新高,新地王不断诞生,并不断刷新记录。在陶瓷行业,少数砖也卖出较高价格,但不至于像600×600规格的“佛山造”瓷砖卖8元钱这样让人跌破眼镜。同样是不可再生资源,土地的使用是有年限的,70年的使用期限从理论上可以让土地再次被收回,再次被出售。去年年底,国家相关土地管理部门在媒体见面会上对 “70年后土地如何回收、使用”的发问也是语焉不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土地并非不可再生的,而是提高土地使用价格的一个由头。相比较而言,陶瓷原材料则是货真价实的不可再生资源,如果不加珍惜,让低价在原材料开采、加工,产品生产、销售等各环节往复循环,最终损害的是整个行业以及整个社会的利益。从这个角度来说,超低价卖砖其实是行业的“腐败”。

     近期,一些陶瓷企业老总在谈及如此低价销售瓷砖的行为时,不少企业都表达了对行业生存及持续发展的担忧。蒙娜丽莎陶瓷董事长萧华曾与笔者谈起佛山陶瓷原材料情况时,无不忧虑地说:佛山生产瓷砖这20多年,挖瓷土足足挖掉了一座“西樵山”,瓷土等资源的匮乏,正是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重要原因。也正因为出于对节约资源的考虑,蒙娜丽莎投入巨资研发出了陶瓷薄板。

     耐人寻味的是,据这条《低价砖并非无利可图》的新闻报道,因产品供不应求,该企业近期还将生产线扩大到了广西桂平,以地缘优势抢占陶瓷原材料及周边市场,这对陶瓷行业所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当地的生态环境都是一种威胁。

     报道还称,该企业之所以能够以如此低的价格销售,其中一个原因还在于减少了瓷砖的烧成时间。烧成时间减少直接导致的结果是“质量不理想”。该新闻所涉及的企业不知有没有想过,作为佛山陶瓷行业的一员,其产品“畅销”的原因除了低价外,还有佛山陶瓷区域品牌的作用,所以其市场行为应该对佛山陶瓷区域品牌的整体形象负有责任。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