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这份通知强调,随着年底的临近,有的地区为完成目标,采取了停限居民和公共服务单位用电等错误做法,影响了人民群众正常生活;个别地区采取“一刀切”的简单做法,对生产企业轮流停电,在社会上产生了不良影响。9月7日,发改委下发通知,指出这种做法违背了节能减排的初衷,必须立即予以纠正。
《通知》还要求各地正确处理节能减排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系。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关键要靠工作和机制,不能靠短期的“突击行动”。各地区、各部门要正确处理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实施节能减排预警调控要科学、合理、有序,不能简单拉闸限电,更不能停限居民生活用电、采暖和公共设施用电。
此次高要市出台大规模严厉的限电措施,对企业影响很大,特别是陶瓷企业,基本包括了高要市所有陶瓷企业,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我们也知道,政府出台这样一个措施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在接下来3个多月的时间内,要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如果不采取这样的举措,这个目标很难完成,而从2006年到2010年上半年近5年的工作也会功亏一篑。但是,限电只是节能减排的一种突击行为,在影响企业发展时,还不利于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
从2003年开始,佛山陶瓷企业陆续在高要建立生产基地,到目前为止,高要市已有三十多家陶瓷企业,其中大部分是佛山陶瓷转移过来的企业,主要集中在金利、白土和回龙等镇。大量陶瓷企业转移到高要,使高要成为佛山陶瓷转移的一个主要集中地,陶瓷也成为高要的支柱产业。在陶瓷产业形成规模化的同时,环保压力随之而来。这次高要市采取的限电措施,就是因为陶瓷生产企业的大量用电,带来了电耗的上升,从而使整个耗能增长。在电耗上升的同时,陶瓷企业所贡献的财政收入并不明显,无法与单位GDP能耗成正比,由此必须限制用电量,达到降低电耗的目的。
高要市的这种做法与当前多个省份“拉闸限电”如出一辙,这也表现出政府在这一问题上的压力,但很显然这种做法并不正确。首先,限电为完成节能减排指标并不能真正达到最初的目的,其次,这种做法也对那些按照节能减排生产的企业造成不公平。国家之所以实施节能减排,主要目的是为了淘汰落后产能,为此工业和信息化部向社会公布了18个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名单,但现在这种限电做法根本达不到这个目的,并且还与其相违背。从佛山转移到高要的这部分陶瓷企业,在环保方面已经做的很好,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等企业在迁入到高要时就已开始做,现在由于能耗上升,就对全部企业停电,这岂能达到淘汰污染大、高耗能企业的目的?当理应淘汰的产业没被淘汰,几个月后大家又一起开始生产,在下一个考核减排指标到来之时,再一同停产,这样的减排指标又有什么意义?如果按照这种循环,不只是如上所说的达不到节能减排的初衷,这也直接打消按照清洁生产企业的积极性,更不利于节能减排长效机制的建立。(佛山某陶瓷企业负责人)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