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企业遭遇反倾销调查要敢于亮剑
2008-11-11
来源:陶瓷信息
责任编辑:杨钧
阅读:1470
印度对中国建陶的反倾销日落复审槌音刚落,紧接着又开始对我国的釉面砖开始反倾销调查。这在当前国内市场低迷的形势下,无疑对拓展发展中国家陶瓷消费市场是一个噩耗。本次遭遇的反倾销调查,虽说有其国际经济危机的大环境因素的影响,印度政府出于保护本土建陶产业而设置的临时壁垒,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与中国陶企不熟悉国际贸易争端,在遭遇“冷遇”时而不敢应诉不无关系。
近几年,国内陶企先后遭遇了韩国、印度、巴基斯坦、巴西、美国等国家的反倾销调查,特别是韩国、印度的涉案尤为典型,国内知名品牌几乎都榜上有名,很多企业由于不敢应诉,或者是不熟悉相关应诉程序,放弃了本来可以享受正常贸易待遇的程序,蒙受了惨重的损失。
以印度的日落复审为例,中国的抛光砖几乎丧失了该国的市场,由于没有一家企业应诉,导致抛光砖征收的惩罚性关税高达8美金/m2,几乎相当于综合成本的两倍。中国的抛光砖几乎丧失了该国的市场。
其实,作为陶企自身,是不是倾销,心里最清楚。中国陶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之所以非常低,除了品牌设计、高技术附加值等含金量相比意大利、西班牙等强国有差距外,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陶瓷技术装备的完全国产化和色釉料的配套成熟有很大关系。即使相比印度,我们的人才成本也并不高,而到时目前为止,印度在陶机设备及高档釉料等重要陶瓷生产资料方面尚依赖进口,这些因素应该是中国釉面砖拥有巨大价格优势的主要原因。
明白了这些原因,我们心里就应该有底气。很多鬼佬其实就是揣测中国陶企不敢应诉,才恣意妄为,得寸进尺,目的就是将中国陶瓷挤出该国市场,以达到不是贸易壁垒的壁垒目的。所谓鬼怕恶人,我们即使不做恶人,但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和WTO相关国际贸易法制的庇护下,至少也要做到有理有据,维护自身的应得利益,要敢于亮剑,该出手时就出手,才能风风火火闯九州。这不但是贸易竞争,从某种程度上也体现出一个民族的气度和大国风范。
也许有人会说,目前我们在印度市场所站的销售份额并不大,笔者认为,这有点一叶蔽目,不见泰山。印度作为一个拥有10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其经济发展的速度仅次于中国,其巨大的市场潜力是不可限量的。正如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德国、日本等国就非常重视中国的市场,率先抢滩几乎所有经济行业,做品牌、做市场。几乎所有中国人都知道日本、德国的尼龙布、的确良、汽车、家用电器。当山姆大叔的美国佬还自以为是不屑一顾时,德、意、日等国已牢牢占据了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赚了个盆满钵满,令山姆大叔大跌眼镜。
目前的印度市场也是如此。我们陶企应重视对反倾销调查的应诉,不熟悉程序可以申请政府商务部门及外经部门的帮助,关键是一种心态和勇气。在遭国际贸易争端时,要敢于亮剑。大家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只要有理,谁怕谁?特别是在目前市场低迷的形势下,重视维护国际生存空间,是每一个企业家都必须认真面对的课题。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