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阳城陶博会荐读(一) | 谁圆了阳城的“华北瓷都”梦?

阳城陶博会荐读(一) | 谁圆了阳城的“华北瓷都”梦?

2018-08-16 来源:中国陶瓷网 责任编辑:夏凡 阅读:6592
0 0

阳城陶瓷产业发展四十年
(1978年-2018年)大事记

  阳城陶瓷始于夏商,延及汉唐,盛于明清,薪火相传已逾4000年。从远古时代一路走来,无论经历怎样的时代更迭、战火洗礼,阳城陶瓷发展的火种一直得以传承,并跨越千年,生生不息。

  闻名遐迩的“乔式琉璃”即诞生于阳城,将阳城制瓷业推向了历史的顶峰。据史料记载,早在元末明初之时,陕西龙桥镇一位乔姓陶瓷师傅迁居阳城县东关游畔,从事陶瓷生产,这也正是后来名扬天下的“乔式琉璃”的开端。

  改革开放40年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在阳城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下,阳城陶瓷开启一个全面发展、高度繁荣的崭新时代,逐步走向了传承创新、脱胎换骨的时代之巅。

  可以说,阳城现代陶瓷产业发展与中国经济崛起轨迹同步,亦经历了波澜壮阔的40年,从早年东关的游畔沟,到而后的后则腰村,一代代艰苦奋斗的阳城陶瓷人,用勤劳与智慧的双手,奠定了现今阳城陶瓷扎实的产业基础。

  追溯历史,才能更好地开辟未来。值首届山西·阳城(国际)陶瓷博览交易会之际,本报综合《阳城县志》、阳城县陶瓷厂发展史、媒体报道等多方史料,全面复盘阳城现代陶瓷产业40年发展的波澜壮阔与辛路历程。

 

▲20世纪末,阳城琉璃制品制作现场。

 

起步阶段
(1978年-2001年)

  改革开放以后,阳城陶瓷的发展仍以日用瓷为主,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使得产品不断进步,并远销海外,建筑陶瓷也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起步。

  1978年,阳城县境内日用陶瓷生产企业有国营系统的阳城陶瓷厂、后则腰陶瓷厂和手工系统的上芹陶瓷厂和40余家社队陶瓷企业,年产日用陶瓷1260万件。

  1979年,阳城陶瓷厂所生产的玉柱茶具,获得1978年度山西省陶瓷出口产品质量第一名。

  1984年,阳城陶瓷厂建成隧道烧成窑,开始逐步淘汰烈焰窑烧成法。

  1986年4月,阳城陶瓷厂新建的辊体烤花窑投入使用,新工艺省工时、节约原料和燃料,工人劳动强度减轻,产品质量提高。

  1986年,国营后则腰陶瓷厂投资125万元建成一条年产5.4万平方米的地板砖生产线。

  1989年8月,阳城县陶瓷厂试制成功日用炻瓷碗。

  1992年7月中旬,山西省重点陶瓷企业质量座谈会在阳城召开,肯定了阳城陶瓷厂提高产品质量,发展外向型企业的做法。

  1992年10月,后则腰村建起全市首家卫生砖厂。

  1993年5月,阳城陶瓷厂被晋城市政府确定为首批无行政主管试点企业,全市共16家。陶瓷厂设立陶瓷总公司,取消现行行政隶属关系。

  1993年12月11日,阳城县陶瓷厂受中央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委员会的委托,组织生产出了5万件毛泽东肖像瓷技控质挂盘。

  1994年5月中旬,山西省日用陶瓷企业座谈会在阳城召开。

  1995年,阳城县陶瓷厂“高档内墙砖”技改项目通过省级验收,正式投入生产,填补了全省陶瓷工业的一项空白。

  1996年,阳城县晶岗陶瓷有限公司开始建设,该厂引进两条年产270万平方米全自动墙地砖生产线,年产量达到420万平方米。

  1997年5月,阳城陶瓷厂生产的“白玉牌”瓷质外墙砖被认定为1996年度“山西省优质产品”,其抗冻性尤为突出。

  1998年1月1日,演礼陶瓷厂改制更名为阳城县炬森有限公司。

  1998年1月8日,阳城县陶瓷厂改制为阳城陶瓷有限公司,召开首届股东大会。

 

▲阳城建筑陶瓷工业园。

 

崛起阶段
(2002年-2013年)

  阳城县建筑陶瓷工业园区的开工建设正式将阳城陶瓷带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这十年间,通过企业的转型升级和政府的招商引资,一批具有实力的陶瓷企业在阳城落户,陶瓷产业成为阳城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

  2002年11月27日,时任山西省委书记田成平视察晶岗陶瓷公司。田成平曾于2000年4月25日视察晶岗陶瓷,这次对晶岗陶瓷由1条落后生产线改进为4条先进生产线大加赞赏,对阳城发展建瓷战略予以肯定。

  2002年12月20日,建筑陶瓷工业园区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2003年3月19日,建筑陶瓷工业园区正式开工兴建,一期占地500亩。

  2003年7月26日,建筑陶瓷工业园区首家生产厂房由温州大自然陶瓷有限公司动工兴建。此时已有温州大自然、晶岗陶瓷、西河乡政府、北安阳四家被批准入园办厂。

  2003年10月26日,首家进入建筑陶瓷工业园区的大自然陶瓷有限公司高档墙地砖生产线一期工程建成投产。

  2003年11月12日,阳城电视台报道,全县17家日用陶瓷企业建成投产,吸纳安排5000多人就业。

  2003年12月22日,阳城县工业总会与凤城镇后则腰村村民委员会就地方国营后则腰陶瓷厂产权整体转让事宜达成协议,以一元钱实现产权、职工身份双重置换,从国企转换为村企。

  2004年,阳城陶瓷厂的出口炻瓷首次进入英国市场,并取得自营进出口资格证,填补了晋城市日用陶瓷自营出口的空白。

  2004年,阳城县生产建筑用琉璃制品2510吨,主要生产厂家有晶达琉璃瓦厂、晶锋琉璃厂、晶岗陶瓷有限公司。

  2004年,阳城县有日用陶瓷厂16家,共38条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到12540万件。

  2005年9月20-21日,广东省佛山市陶瓷行业协会带领5家陶瓷厂商莅阳考察建筑陶瓷工业园区二期工程投资环境。

  2005年10月26日,阳城县日用陶瓷协会成立。

  2006年12月中旬,经山西省质监局批复,阳城设立“山西省陶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承担全省范围内陶瓷原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任务。

  2006年,阳城县建筑陶瓷工业园区有16条生产线开工建设,其中13条建成投产,年产能4000万平方米。

  2007年7月13日,建瓷工业园区二期工程首家入园企业——金方圆陶瓷有限公司奠基开工。

  2007年7月,后则腰月亮建材陶瓷厂试产工艺印花外墙砖成功,成为晋城市唯一的此类产品生产厂家。

  2007年7月24日,建瓷园区新天地陶瓷有限公司“惠尔美”、“赛恩”品牌玻璃马赛克产品装车出口捷克斯洛伐克,成为山西省唯一一家中高档建材产品的出口企业。

  2007年8月30-31日,广东新中源集团实地考察建瓷工业园区、侨枫瓷业。

  2007年,阳城县建筑陶瓷工业园区一期工程建有9家陶瓷企业,16条生产线,安排2000余人就业。园区二期工程有两家广东投资商入驻,建成3条生产线,安排600余人就业。

  2008年10月27日,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阳城县委、县政府主办的首届中部陶瓷高峰论坛在阳城举行,其主旨是迎接东部陶瓷转移、中部陶瓷崛起,这一年,阳城县建筑陶瓷生产量为3924万平方米。

  2008年,阳城县侨枫瓷业有限公司陶瓷产量达到1900万件,产值2000万元。

  2011年9月3日,建筑陶瓷工业园区天一陶瓷生产的800×800mm仿古瓷砖投产,成为全省首家生产大规格地板砖的企业。

  2012年7月,华北首条干挂陶板幕墙生产线在阳城投入试运行。该项目由伏岩煤业与广东客商共同投资。

  2013年5月,三英辊棒生产基地在阳城投产,为世界上最大的陶瓷辊棒生产基地之一。

  2013年,安阳建瓷工业园区完成投资28亿元,新增产能9000万平方米,实现产值35亿元,园区逐步走上了由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的科学发展之路。

  2013年,陶瓷产业快速成长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产值达到近20亿元。阳城陶瓷一步跻身全国新兴陶瓷产业基地行列,成为全省陶瓷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示范基地。

 

▲阳城现代化建筑陶瓷生产线。

 

质变阶段
(2014年以后)

  随着国内市场的变化,建陶产业格局开始发生变化,除佛山陶瓷产区之外,淄博、福建、高安、夹江、内黄等陶瓷产区纷纷崛起,阳城陶瓷更加重视产品质量提升和品牌打造,阳城陶瓷的名片逐渐擦亮,随着首届山西·阳城(国际)陶瓷博览交易会的召开,必将进一步塑造阳城陶瓷区域品牌的影响力,推动阳城陶瓷的焕新升级。

  2014年6月16日,阳城县与景德镇陶瓷学院召开座谈会,就如何做大做强阳城陶瓷产业进行交流探讨。

  2014年11月26日,阳城县陶瓷园区金玉集团与佛山提罗瓷砖联合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联手打造陶瓷高端电商平台,实现网上销售。

  2014年11月30日,全国陶瓷产业经济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阳城召开。

  2015年9月6日,第十五届中国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在山东省淄博市盛大开幕。阳城县3家陶瓷生产企业首次组团参展,向广大客商展示阳城的陶瓷文化和创新产品。

  2015年12月18日,阳城县建筑陶瓷协会成立。经过了10多年的发展,安阳陶瓷园区初步实现了产品多元化、产业链条化、生产园区化,目前,全县共有陶瓷企业19家,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亿元,建成生产线32条,年产能1.5亿平方米,产值达30亿元,直接安排就业1.5万人,陶瓷产业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

  2016年4月18日至21日,在广东佛山举办的第27届陶瓷博览会上,华冠陶瓷作为山西唯一一家参展陶瓷企业,签约订单1000多万元。

  2016年9月6日,第十六届中国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盛大开幕。除了华冠陶瓷、星光陶瓷、福龙陶瓷三家2015年参展的企业外,又新增了红太阳陶瓷、天一陶瓷、美陶陶瓷、金玉陶瓷四家陶瓷企业,这7家陶瓷企业组团参展,向中外客商展示阳城的陶瓷文化和创新产品。

  2016年,阳城县陶瓷产业实现总产量1.25亿平方米,产值约28亿元,保障了近万人的稳定就业。

  2017年4月21日,山西万鑫智年产40万吨陶瓷熔块项目在芦苇河畔举行开工仪式。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拉长阳城县陶瓷产业链条,推动陶瓷产业升级增效,扩大“阳城陶瓷”影响力,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2017年12月4日,阳城县建筑陶瓷工业园区工会联合会召开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

  2018年2月,建筑陶瓷工业园区15家陶瓷企业全部完成了“煤改气”技术改造项目,分别由山西能源煤层气公司和山西国新中昊盛天然气有限公司提供气源。目前,全部具备“煤改气”生产条件。

  2018年4月18-19日,阳城县县长史小林带领考察团在广东省佛山市考察陶瓷产业。考察团一行先后考察了广东宏宇集团有限公司、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环球陶瓷有限公司,史小林要求,要学习借鉴广东佛山陶瓷产业的主要做法、成功经验,取长补短,持续提升“阳城陶瓷”、“阳城琉璃”的品牌影响力。

  2018年7月11日,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调研组在阳城县调研指导陶瓷产业发展,并就技术创新,节能减排,品牌创树、文化赋予等与相关部门和陶瓷企业负责人进行座谈。

  2018年7月16日,首届山西·阳城(国际)陶瓷博览交易会暨2018阳城陶瓷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新闻发布会在“南国陶都”广东佛山盛大举行。阳城县委书记窦三马出席并致辞,表示首届山西·阳城(国际)陶瓷博览交易会,将以“阳城陶瓷通天下,见新见绿赢未来”为主题,立足市场化运作,突出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贸易化,通过精心筹划、精心布展、精品展示,打造国内一流的展会平台,提升“阳城陶瓷”、“阳城琉璃”的品牌影响力,为打造“中国建筑陶瓷产销基地”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资料:《阳城县志》、阳城县政府官网、阳城县陶瓷厂发展史、《陶瓷信息报》、首届山西·阳城(国际)陶瓷博览交易会材料等。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