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蔡宪昌:我曾经很委屈

蔡宪昌:我曾经很委屈

2005-12-16 来源: 责任编辑:admin 阅读:2933
0 200


在我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有一些踽踽独行的先行者,他们目光超前,勇于探索,披荆斩棘,开拓创新,引领着我国陶瓷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国制釉集团,就是这样一家行走在我国陶瓷化工领域前列的台资企业。近日,记者采访了该集团总裁蔡宪昌。
开辟明天比掌握今天更重要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作为台资企业在大陆商会的会长和一家陶瓷化工领域知名企业的总裁,您怎么看待目前国内的陶瓷市场?
蔡宪昌(以下简称“蔡”):中国的市场跟发达国家不一样,什么水平的都有。为什么有的企业进步特别快,有的很快就被淘汰?就是因为市场不规范。现在国内的市场不重视智慧财产,知识产权保护不够,偷来抢去,这种现象在其它国家是比较少见的。这样就使大家对产品的研究、开发与创新失去了信心。我们中釉花那么多钱、那么大的精力去研究开发一个新产品,可是要不了多久,别人就仿制出来了。无论哪个行业,创意是很重要的,这也是为什么原创的产品那么贵,仿制的产品却很便宜的原因所在,因为这里面有他的智慧、创造等研发成本。一个行业刚开始有仿冒是正常的,这是一个过程,但不要太离谱,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坚决的铲除这种仿冒现象,才能引导行业去创新,如果一直仿冒,就不会有整个行业的进步和提升。
近两年,国内一些陶瓷企业急功近利,只想着今天要赚多少钱,很少有人去想明天怎么办?一味地仿制让不少企业失去了自我的个性和特色,缺乏创新,更使我们丧失了与国外企业一争高低的资本。国内陶瓷企业目前最为紧迫的是转变观念,摆正心态,要为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长远发展考虑,不要老是想着今天,要想着明天。作为一个企业,开辟明天比掌握今天更为重要。
坚定不移地走国际化
记:中釉集团近年来一直在走国际化这条路。请您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蔡:中国陶瓷既然今天能够在量上做到全世界第一,就有责任、有义务加快产品的创新,否则在国际上会让人家看不起。近两年我们组织一些大型陶瓷团体到欧洲参展,本以为自己是世界陶瓷大国,可以扬眉吐气,一争高低,结果是被人家奚落,被人家看不起,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会有深刻的感受。
国内这么多的陶瓷厂,良莠不齐,现阶段要实现国际化,第一,要把品牌树起来,协会与政府部门要大力培育和发展一批好的品牌。只有树起了品牌,中国陶瓷才能真正走向国际市场。当然,培育品牌,就要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国内陶瓷业有一个普遍现象,一些陶瓷厂的老板,请几个技术人员和销售人员,包人家的窑炉,进行低质低价的竞争,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一个企业要成长,最起码内在的要素要齐全,包括组织结构、财务结构、销售的结构、人员结构等,并不是随便开个厂,就能发展。一些企业刚开始购买原材料还讲信誉,到后来就不断地收原料,卖现金,搞赊欠,到年底,看看自己收了几百万,欠了几百万,拍拍屁股走人。这种只想收入不想付出的人没有成本观念,而没有成本观念的人跟有成本观念的人就产生一种不公平,造成一种恶性循环。
第二个就是原材料。我们不能像过去那样克扣供应商,要考察上游的供应商是不是好的供应商?加强对原材料的检验,这就必须要有一批设备和技术人员,还要有好的设备,这样才能做出好的产品。
第三要有研发的人才、售后服务的人才等,这些都是成本。
第四个是税收问题。国家的税率是固定的,但是企业有正常管理和没有正常管理是不同的,所以现在我们的产品比别人贵10%-20%人家能够接受,但是再高了人家就不能接受。事实上我们的产品成本比别人高出不止20%。当然我们也可以跟他们一样去做,但是却不能。因为我走的是国际化,跟国际接轨的东西我不能跟他们一样做。
第五,要加强贸易商的培养。多年来,我们一直限制国际贸易商来做生意,这对我们的出口有很大的伤害。要通过世界贸易商来扩大市场,因为我们需要的就是市场,最终把中国建成一个世界性的加工厂。
虽然国内这种不规范的市场竞争让我们走得很痛苦,但我们从没后悔过。我相信,只要市场一规范、一有转机,那些低档次的企业就会被淘汰,而我们则会脱颖而出,到那个时候,你就会发现我们所走的路是对的。
客户为什么老是变来变去
记:中釉釉集团是较早进入国内的台资企业,为我国陶瓷化工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国内陶瓷化工领域的领先品牌。请问您觉得在国内发展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蔡:目前国内做釉料的,可以说一半以上都是从中釉出去的,这些人出去后,其实他并没有从中釉带走多少东西,但他在市场上大肆吹嘘,说在中釉学到了多少东西,掌握了什么核心,到处招摇撞骗。另外一个很大的伤害,就是他们跟我们公司里面的员工有一种交情,进行渗透,套取技术,令你防不胜防。所以这一点我是最痛苦的,但这个痛苦还是要一个过程。我也曾经思考过,中釉的技术总部要不要转移到大陆来?这个就是一种对投资信心的考验。今天的陶瓷制釉业,大家要开发新产品就来找我们,等我们一批技术人员把它搞定了,3、5个月以后就到处都是,我是不断地在走这样一条路。在国际上,我们的客户有30年不变的,只有在国内客户不断地更换,这是一个反常现象。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也很痛苦、很委屈,这样默默地付出、奉献和牺牲有什么意义呢?我赚得钱还没有上交税金的十分之一。但是,我觉得这样对国内陶瓷制釉业也提升了很多,我现在做到这样一个程度,恐怕要更多地承担一种社会责任,并不是要赚多少钱。但是我相信,大家感受在心,这是一个漫长的蛰伏过程。等到时机成熟,市场竞争正常以后,我想这个行业、这个社会总会对我们有一个公平的回报。
以老二的心态去做老大的事情
记:国内陶瓷行业出口增长虽然较快,但是大多数企业只是维持一个产销平衡,基本上不赚钱,请问您怎么看这种现象?
蔡:我也很纳闷。中国的陶瓷产品在全世界来讲目前应该处于中上等,尤其是佛山的抛光砖,技术、创新、花色、品种一点都不差,在国际上有很强的竞争力,而且成本是很低的。为什么不赚钱呢?很简单,就是因为自己看不起自己,低价出去,让人家告你倾销,加上倾销税,消费者得到的还是高价产品。这就要求我们的出口有一个合理的定位,你卖100,我可以卖80,我们现在的状况是以老二的心态去做老大的事情,把这里面的利润白白送给了人家,而且得到了一个不好的名声。
还有一些企业,他的产品质量非常好,但是价格却很低,我就问他们,为什么要卖这么低呀?他说,我心里没谱啊。他自己对自己的产品就没有信心,所以只能低价出售。做同样的产品,为什么有人赚钱,有人不赚钱,这需要好好地总结。
记:国内陶瓷原料市场最大的问题就是原料的来源不稳定,您认为该如何加强管理?
蔡:要加强对原料的标准化建设,这方面,我们中釉率先在业内制定了严格的企业标准。如何尽快提升国内陶瓷原料市场,保证稳定的原料产品,我认为首先应该从源头开始抓起,不仅包括色釉料,而且包括坯釉料,对矿产资源要统一规划,合理开采,对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要规范、约束和引导。其次,技术监督部门也要经常去检查,让他们的产品质量不断地趋于稳定,这样才能最终使行业产品趋于稳定。现在一些陶瓷化工企业产品质量不稳定,都是靠佣金打通市场,佣金也是成本,最后只能在产品质量上偷工减料,而且对国家伤害很大。譬如色料,质量变化就很大,但是老板并不知道,好的色料进不来,买便宜的并不见得就比买贵的好,可能加入量会加大,而且会影响产品质量,扰乱了行业健康发展。
降成本绝不能降品质
记:佛山陶瓷正掀起新一轮建设高潮,而刺激这股高潮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成本优势,您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蔡:薄利多销是对的,降低成本也是对的。但是,降低成本绝对不能降低品质,你只有在保证品质、或提升品质的基础上才能降成本。真正的降低成本,是通过加强管理,提高效率和品质来降低成本,而不是通过原材料来降低成本。如果你在原材料上来降低成本,供应商就只能偷工减料做手脚,对于上游的供应商来讲,任何时候他也要维持一个合理的利润空间。
陶瓷业是一个赋予泥土以新生命的行业。泥土是没有多大价值、没有生命的东西,但是你做成一件陶瓷制品、一件艺术品时,同样的材料、差不多的成本就有了不同的价值。既然大家都在一个行业来赚钱,就有责任和义务来提升整个行业的发展水平,对陶瓷业要有一种使命感,多一点社会责任心,大家共同努力,摒弃那些低档次的恶性竞争,才能打造中国陶瓷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