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佛山陶瓷业发展之痛

佛山陶瓷业发展之痛

2006-04-20 来源:全球陶瓷网 责任编辑:文东 阅读:1916
0 200
罗新家,这位佛山陶瓷业的“老人”,先后转战本地最大的几个企业——鹰牌、东鹏、新明珠。现任广东新明珠陶瓷(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他,回顾起过去的好日子来,显得非常留念,“那时一到销售旺季,排队买陶瓷的车都要造成交通堵塞”。
   
    时过境迁。如今的佛山陶瓷企业,却要面临生存难题。近年来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扬,给企业带来严重影响。去年下半年,佛山几百家陶瓷企业无一不受到上游涨价的威胁。更为严重的是,很多企业没有逃过涨价“寒流”,在本该是销售旺季的几个月里,却有几十家企业停产、关门、倒闭。
   
    “表面上看,是原材料涨价导致这些企业死掉。更深层次的原因,涨价只是一根导火索,暴露出了企业的种种弱点。本来就没有多少利润空间的企业,在成本失控的压力下,只有死路一条”,业内资深人士周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
   
   
    告别“印钞机”时代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佛山企业开始引进陶瓷现代工艺。那时只要有产品,就会有销售,根本不愁卖不掉。产品供不应求的状况让企业疯了一样地生产、赚钱。人们诙谐的比喻,印瓷砖就像印钞票,上一台抛砖机就好像是开了一台“印钞机”。
   
    华夏陶瓷博览城任国升介绍,佛山的两大陶瓷集群重镇——石湾和南庄,都是在那个时候发展起来的。最早发展陶瓷的是石湾镇,不过石湾地方小,可容纳企业数量不多。与石湾一桥之隔的南庄,看到石湾陶瓷火起来了,也开始大规模拓展陶瓷业。七十多平方公里的南庄镇,用了仅仅五年的时间,就诞生了数百家陶瓷企业,跃居中国陶瓷产量第一镇。与此同时,南庄陶瓷产业向周边的小塘、溪桥扩张和转移,国内其他产区也在积极扩张。
   
    在短暂的繁荣之后,市场这只无情的手,让火得不愁销路的陶瓷企业逐渐冷却下来。产业急速扩张,造成市场供应量爆增,而市场需求的增加速度远远比不上市场供应增加的速度。“陶瓷产业整体供过于求,排队抢购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任国升说。
   
    从1996年开始,一些陶瓷企业产品卖不出去,为了避免积压在仓库中的瓷砖“爆仓”,企业不得不降价销售。价格战愈演愈烈,压得一些本来利润就很微薄的企业喘不过气来。
   
    价格战令企业陷入恶性竞争,各种稀奇古怪的做法也应运而生。石湾陶艺轩公司出口部经理周无增告诉记者,“充款砖”就是那个时代的怪胎。所谓的“充款砖”,是由于企业产品卖不出去,资金难以回收,厂家就用积压的砖去抵上游供应商的货款。“充款砖”集中记载了陶瓷厂家资金链严重紧张、产品滞销的窘境。
   
    华夏陶瓷博览城的出现,也是镇政府为拯救和振兴陶瓷业的举措。任国升介绍,南庄镇政府请著名策划人做规划,将佛山陶瓷产业放到一个国际化平台,打造一个集会展、商贸、物流、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具有完整产业链的陶瓷城。现在,陶瓷城已经成为南庄陶瓷企业展销中心,仅仅一平方公里的陶瓷城,吸引了近20亿元的投资,集中了百家企业。
   
   
    品牌建设迫在眉睫
   
    华夏陶瓷博览城高级顾问张有卓教授认为,市场变化、原材料涨价、国际品牌进入等等外部环境的压力,令陶瓷企业必须从生产导向转到经营导向。生产导向是在市场火爆时形成的,如果现在还不赶快转换思路,去研究市场需求,根据市场需要来设计规划产品,提高产品附加价值,增加利润,就会陷入愈演愈烈的价格战恶性循环。
   
    鹰牌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兆津判断,现在佛山大概有四百家陶瓷企业,几年之后,通过行业洗牌,产业结构升级,剩下的也就是几十家企业。在这个产业阵痛的过程中,谁能够胜出,还是取决于重视品牌建设,生产高端产品,逐渐淘汰掉大部分低端产品。
   
    实际上,很多大公司已经意识到品牌建设的急迫性和重要性。新明珠集团副总罗新家说,尽管新明珠的品牌建设之路依然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其成果颇为显著。集团到目前为止,已经推出了八九个品牌,今年还将推新品牌。
   
    像新明珠这样的企业,有实力搞品牌,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业内资深人士周先生说,佛山有一些靠倒地皮起家的陶瓷企业老板,他们也非常重视抓销售,但是说到品牌,搞不清楚该如何去做,有的连促销、销售、营销的区别都没有弄清。企业家素质不高,水平欠缺,观念难以转变,是大多数企业不可回避的现实难题。
   
    更为关键的是,企业摆脱不了急功近利的心态。佛山东鹏洁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峰认为,很多中小企业没有把品牌做起来,就是这种心态在作祟。品牌建设,是需要时间和资金支持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品牌也许只是一个名字,并不能给企业带来直接收益。而大多数佛山陶瓷企业老板,依然还处在“一买一卖就能挣钱”的观念中。
   
    说起去年倒闭的那些企业,梁建增认为,多数都是不顾长远发展,短视行为严重,甚至连员工利益都无法保障的企业,谈品牌只是奢侈。
   
    也有乐观派提出,去年下半年,可以说是佛山陶瓷企业品牌建设的一个分水岭。面对行业寒流,要提高自己的抵抗力,企业开始重视品牌建设,提高产品附加价值,增加产品利润空间。
   
    去年下半年,仿古砖的集中上马和流行,可以理解为企业趋利避害的必然选择。一批新上仿古砖的企业,有很多是从生产抛光砖转型。抛光砖就是附加值极低的低端产品,其利润空间所剩无几。而仿古砖,打的是概念牌,文化牌,附加值高、利润高。
   
    梁兆津认为,品牌形成有一个过程。拿佛山陶瓷来说,过去不及石湾陶瓷做得早,但佛山陶瓷从开始就注重品牌打造,刚开始效果不好,也很费劲。但是到了今天,佛山陶瓷已经形成区域的品牌,今天回想起来,很值得。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