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新中源建材:敢为人先 探陶业人才管理新模式

新中源建材:敢为人先 探陶业人才管理新模式

2013-08-29 来源:中国陶瓷网 责任编辑: 阅读:3121
0 0

    被业内誉为“建陶航母”的新中源陶瓷,拥有着庞大的规模和无可争议的品牌价值,并以“打造国际建陶品牌”为长远目标,引领着行业发展的方向。

    目前,新中源已经形成了全国十大生产基地的格局,成为佛山首家完成多基地产业布局的建陶航母。2012年,基于国内外经济形势、宏观政策背景和企业内部产销模式变革的考虑,新中源集团决定推行属地化管理模式。当前,新中源建材有限公司在总部设置品牌、终端推广、运营、行政与人力资源以及财务五大管理中心,在全国设置含国贸、战略合作在内的十一大大销售中心。

    中国陶瓷网记者就企业如何开展人才的建设和培养等话题,探访了新中源建材行政与人力资源管理中心总监周道春,听他分享拥有“建陶黄埔军校”之称的新中源人才管理模式和培养心得。

  

新中源建材行政与人力资源管理中心总监 周道春

    属地化管理 人才要求高

    中国陶瓷网:周总您好,感谢您接受中国陶瓷网的采访。首先想了解一下,拥有“建陶航母”之称的新中源,目前人才结构是怎样的,我们想听听您的一些专业的观点。

    周道春:首先新中源已经不是单纯的建陶企业,她的整个产业,分成酒店、房地产、建筑陶瓷。其中建筑陶瓷分为制造线和销售线,制造线指全国十大生产基地,销售线指新中源建材有限公司。2012年以前是产销一体化经营,2011年底集团决定推行属地化管理,并实行了产销分离,成立现在的新中源建材有限公司,及各地新中源建材销售中心。

    新中源建材运营模式同一般的建材企业不一样。人才架构方面,建材公司设总经理,销售中心设营销总经理,品牌营销中心设品牌总经理,各销售中心一般设有多个品牌营销中心。其中,新中源建材与销售中心的关系类似总部与分公司的运作关系,总部作为经营与管理平台,销售中心作为营销平台,各品牌营销中心作为业务前台。

    鉴于这样一种人才架构和运营模式,我们对人才的要求就更高。比如,销售中心的营销总经理,不仅要求其作为销售高手,能够攻城略地;更要求其作为管理高手,能够管理整个销售中心的营销平台,让市场部、终端推广部、运营部、行政与人力资源部等整个职能平台真正发挥作用,用专业化助推品牌化,用职能平台助推业务拓展。

    应该说,我们建材公司当下的这种运作模式,在建材行业是比较独特的,也成为了别的企业效仿的对象。

    中国陶瓷网:新中源号称是行业人才培养中心——“黄埔军校”。那么,在人才选择方面,新中源有一个怎么样的原则?

    周道春:从对人才的定义来讲,我觉得人才是和岗位以及企业搭配在一起的。人才不能脱离企业,脱离岗位而存在。

    在选择人才方面,首先,人才需要在专业上具备胜任岗位的能力;第二,态度上,是积极主动,敢于担当的;第三,我认为,人才一定要反省反思,学会自我修炼;第四,持续学习,不断超越自己。以上四点中,自我总结和反省方面的自我修炼能力,是我们选择人才最关键的一点。

 

    多元化引导 人才与岗位匹配

    中国陶瓷网:据了解,新中源建材的管理制度有厚厚的一本书,对于新进员工,他们应该如何更好的融入新中源,企业如何以前面提到的人才选拔标准来开展考核?

    周道春:对新员工主要是通过培训以及企业和与员工自身来决定对意向岗位的去留。我们近期来报到的80余名应届大学毕业生,正在佛山南海国防教育训练基地接受为期三个月的集中培训,培训内容涵盖行业知识、产品知识、企业文化、业务知识以及心态改变、职业化技能等多个方面,目前第一个阶段的课堂集中培训已经结束。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一些培训,能够引导大学毕业生从校园人到社会人、企业人、职业人的角色转变,并引导他们做好职业规划;同时,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反省反思和自我修炼,进而更好的适应社会就业以及企业岗位的要求。

    中国陶瓷网:当下大学毕业生以后80、90后年为主,第一阶段培训下来效果如何,在您接触他们的过程中,对他们有何看法?

    周道春:他们个性活跃、思维开放,带着很深的时代烙印。在接受信息、资讯、互联网等方面和我们这个年龄层是一样的,同时,他们的知识面也很广。其次,他们目标明确,想成功、想表达自己的欲望强烈,可以说,他们是很有想法的一群人。

    当然,作为职场新人,他们也存在信息接收快、信息消化慢以及想的多、做得少的状况;站在企业的角度,我们强调的是稳重,比如说,该表现的时候表现,不该表现的时候就应该低调一点,这样,才能更适合企业人的角色。

    因此,对于新入职的学生来说,企业培训需要围绕态度、知识、技能以及具体的培训形式方面下功夫,合理组合,围绕员工的转变进行定制培训,让学生向“职业人”转变。通过态度培训解决人企的匹配度问题,通过技能培训解决人岗的匹配度问题。

周道春向记者讲述新中源人才管理模式和培养心得

    新中源人才特色:勤奋、适应能力强

    中国陶瓷网:当下新中源建材人才有哪些特点?

    周道春:我感受到的新中源人,一方面,拥有执行力强、做事效率高、反应速度快等直观特点。另一方面比较勤奋,当然,这是任何一家企业发展都离不开的品质。此外,新中源人适应变革的能力也非常强,这让新中源企业稳健发展得到保障。

    中国陶瓷网:有不少同行曾提到,新中源内部职能身份变化比较快,经常给人一种“乱”的感觉,您这么看这个问题?

    周道春:这几年市场环境变化较快,公司也积极拥抱变化、不断革新。从2012年开始,公司就开始推进属地化管理,在推进的过程中,对角色变化和岗位有了新的要求,因此对于人才的深度和广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此外,每年年底,公司也会对一些中高层岗位进行重新竞聘上岗,基于以上两个原因,所以可能给到外界会有一些人员调动大以及职位变化快的印象。但正是因为这种变化,也让各界看见新中源人适应变革的能力。

 

    内训变革 修正原有培训体系

    中国陶瓷网:除了日常的人才招聘等管理工作,目前新中源的人才建设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周道春:新中源建材实行属地化管理,用专业化助推品牌化,专业人才、营销人才、管理人才、经营人才我们都非常需要。从架构来讲,新中源建材在组织发展的基础上,正在搭建完善的培训体系,同时修正、完善一些原来对培训的认识。

    从真正培训的意义来说,目前建材行业的培训存在一个相对的误区,这个误区影响了大家对培训的真正理解。目前,我们的培训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通识的培训,主要包括围绕职业化塑造、管理才能发展训练以及领导力训练的一系列培训;另一个是专业培训,主要体现在业务培训方面,比如说品牌管理、渠道管理、客户管理、产品管理等方面。

    而目前的建材行业,把专业培训交给外训老师来做,而通用培训却交给内部人士来做或者不做,这种做法是欠妥的,是一种短期行为;这是因为,一方面外部讲师对行业和企业的了解是不够深刻的,而专业培训则需要结合市场的需要和公司的特点来做;另一方面,在通识领域,大多数行业的方法和理念是相通的。因此,我建议,专业类的培训交给内部来做,而通用类的培训则交给外部来做,这样更符合培训发展的规律以及满足企业经营发展、人才培养的需要。

    中国陶瓷网:您发现了这样一个误区,那当下新中源是如何开展培训工作的,具体内容有哪些?您说是误区,那可否理解为新中源培训正经历一种变革?

    周道春:我们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开展。输入方面,跟外部机构合作,针对营销总经理、品牌总经理、职能经理以及内训师,以任职资格及胜任素质为依据,以项目形式进行运作;输出方面,提倡“分享是最好的学习”,把内部很多优秀的案例、关键的问题解决方案挖掘出来,不断传播分享。以前,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特别是不太重视如何把内部的东西进行总结传播;现在,每个月我们都要授课培训,一个月有1天到3天的集中培训,各级管理者都要培训。

    此外,我们同时也从如下几个方面开展了一些具体的培训分享工作:第一,各部门坚持每天早会制度,主持人除引导大家汇报当天的工作计划外需要分享一个案例或有较强启发意义故事;第二,每周六下午两到三小时的内部学习,这个是早会的延伸;第三,一个月两次的周六大讲堂,邀请内部或者外部的一些讲师,讲一些同工作高度相关的内容,从工作延伸到生活,从理论延伸到实际工作技能。

    中国陶瓷网:如何保证内训的效果呢?

    周道春:提到内训,就不得不提到内训师的角色。我们对内训师的定位为显性知识的传播者和隐性知识的提炼者。把隐性知识变得显性,把显性知识不断内部传播。企业所有人都有可能成为内训师。

    为此,新中源正在从管理中心到销售中心全面推进内训师培训,本月底会全部覆盖完毕;同时,我们启动了内训师培训后续推进工作:第一阶段,将TTT课程关键内容在内部讲师微信群每天定时分享,研讨,交流学习心得及学习案例;第二阶段,内训师利用学习到的知识、技能,重修优化自己已有课程,并在内部不断讲授;第三阶段,内训师训练技能强化,结合当前业务重点,开发课程,试讲、比赛、资格认证及评级。

    中国陶瓷网:建陶行业人才跳槽频繁,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程度的招聘难问题,您觉得陶企应该怎么留住人才?

    周道春:目前,部分陶企的从业者都比较浮躁,还是“现金”行业的视角和观念。我认为,人才的流动无非两个原因,一个是公司,一个是个人。从公司的角度来说,有三个因素最重要,第一,上司没有给员工以指导和方向;第二,钱没给到位;第三,前途,发展空间有限。因此,企业应该把握好员工的心态,从而因势利导。

    员工离开的原因,最重要的一点是上司的眼界、视野是否广阔。一个员工离开一个公司,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上司。选择一家企业,一定是因为这个公司或者品牌,其次是待遇,但是人才在企业待多久,一定和上司有直接的关系。当然,作为员工来说,也应该慎重的看待自己的职业期望,把重心放在能不能实现成长的角度,而不是过于看重薪资的提升,这样,对自己的定位以及以后的发展也会更准确一点。

    对新中源建材来说,我们希望通过未来1-2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打造更好的内部环境,为优秀人才在公司的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条件。(文/记者 严张)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