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美国提出的企业家精神就是专指中小企业的,在那么多巨无霸的IT行业中,苹果、推特、脸谱不都是靠创新脱颖而出的吗?中小企业浪潮不断地为社会创造了无数令人兴奋的生活方式,脸谱今天拥有全世界5亿用户,成为第一个全球性的社交媒介,中小企业的创新浪潮,是任何人都无法抗拒的潮流,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浪又比前浪高,这就是事物发展的规律。美国的反垄断法就是为了保护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不受扼杀。而大企业由于它们已经有了自身的价值观念、战略、组织架构和办事流程,一切都要按规章制度办,因此“官撩主义”就是专指大企业的,其实当初这个词并非贬意的,而是指大企业主要靠规模效益生存,因此必须要有一套标准化的程序维持庞大组织的正常运行,有效率的正常运营成为大企业的目标,正因为这些原因,令大企业缺乏活力,抑制了创新精神。
小企业由于缺乏物质资源,除了自己的头脑以外,所有东西都匮乏,他们没有值得骄傲的过去,只有等待开拓的未来,因此只有靠创新,发现市场中的缝隙,寻找自身发展的机会。例如,中国服装设计师马可,因为为彭丽媛出访设计的服装而一举成名,其实她的成名在于其非主流的价值观,“世界上不缺乏能够设计出时尚、优雅、性感的时装设计师。”在她看来“时装”和“服装”是有天壤之别的,“时”是由潮流推动的漂亮的包装,而真正的奢华应在于其代表的精神,这次专为彭丽嫒设计的服装就是适合她气质的中国女性的服装。一个时尚设计师要成名需要得到巴黎时装展的认可,但马可的服装通过习主席夫人出访而扬名世界,这也是一个弱势小企业“无用”(品牌名)的脱颖而出之道。
在这个K因素(知识经济)的时代里,知识社会的主要劳动力是由高度专业化的人所组成的,知识向专业化的转换给中小企业带来了大量的机会,因为今天的创新常常产生于行业或制作过程的外部,这样企业中很多专业环节,如设计、研发、照明、网站、广告、策划等等会从企业中分化出来,成为专业化的中小企业,无论从哪个视角看,这种专业化对企业都是有利的,超脱行业的专业化公司更容易出成果,而且由于企业和专业公司的外部合作可以降低企业成本,因为专业化必然成本低,如果由内部自己做往往会超出预算,从而需要不断追加资金。专业化小企业的存在和发展有利于大企业提高效益和效率,因此,即使在发达国家,新生的小企业数量都在以爆炸式的速度增长(见“大趋势”)一书,这对中小企业来说,也是一个机 遇。
根据传统的经验,人们总以为企业的集中度是行业成熟的标志,但是在感觉满足的时代,这个结论需要重新思考了。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也在向小众化和个性化需求发展,因此在工业化时代,制造业大规模生产和大规模营销一种产品的时代已经过去,今天规模不经济的现象到处可见,类似松下这样的企业去年都全面亏损,此外中国的无锡尚德、施正荣的光伏产业,产值达几千亿,如今却命悬一线,因此我们必须要修正在制造业中一味追求做大的认识误区。今后市场的格局将是一些适度规模的企业和大量专业化的中小企业共存的格局,因此我们的中小企业,就像新生的婴儿一样,充满了期盼,充满了希望。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着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数量爆炸式增长是大趋势,在欧洲发达国家新增就业人数的85%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中国的中小企业创造了80%的城镇就业,工信部认为,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力量。这种新形势,值得企业,特别是制造企业的重视,过份追求规模的风险是很大的,适度规模的企业以及大量专业化小企业互补,形成的产业链才是健康的,小众化和个性化的市场需求,为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机会,因此小企业充满了希望。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