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元订单因企业“生产环境”流产
2006-08-16
来源:佛山日报
责任编辑:海逸
阅读:3209
本网讯(记者 王洪军 吴程涛)佛山陶瓷遭遇首起“生产环境”撤单案业界普遍认为,这次事件具有标志意义:企业不能再逃避“社会责任”
外商撤销订单事件
今年4月,佛山市有两家陶瓷生产企业在广交会上分别与来自美国的采购商签下了近千万元采购的初步协议。如此大的海外市场订单,对于正饱受国内市场竞争挤压的陶瓷企业来说很有作用。近日,美国采购商到两家企业实地考察,为落实订单做最后工作。但是,当采购商实地看到两家陶瓷企业的饭堂、员工宿舍和车间环境时,不禁直摇头:想不到企业生产环境这么差;怎么能直接向大街排放生产的粉尘呢!最后,采购商以两家陶企不符合“其采购的环保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要求,撤销了所下的订单。这些订单转到另一家合资陶瓷企业。
连企业的饭堂环境不好也影响接海外订单,这一事件一时间在佛山陶瓷业界引起了震动。习惯成本优势竞争的企业老板们似乎接受不了:“廉价劳力”怎么就变成了竞争劣势?
陶瓷业“人本”观念缺失
说起来,这一次撤单事件发生并非偶然。一直以来,国内的陶瓷企业习惯以成本优势竞争,为了压低生产成本,环保生产、善待工人等问题很容易就被轻视了。在这种现状之下,国内建陶业的产品可以做到一流,但企业内部环境却见不得人。应该说,佛山的陶瓷业比较普遍存在的“人本”观念缺失。
有关陶企中的“人本”问题,记者作了一个调查,石湾和南庄等地的大部分陶企几乎没有周末概念,工人一个月休假一到两天是正常的事,有少数陶企甚至一天假期也没有,在这些企业上班的工人都很累,连续上班只是不得不为之。有陶企员工私下将这种剥夺员工休息权的制度,称为新时代的“周扒皮”行为。
这些陶瓷企业的工人住的是低矮的石棉瓦宿舍,无消防设施,电线乱拉乱搭。企业简陋的厨房更是污水横流。
对这种与兴旺的陶瓷生产很不相称的现象,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佛山办事处主任蓝卫兵无奈地说:“在发达国家企业,这些都不允许存在。人家连生产车间工人的手指头破损了,都要登记备案上报管理层,更别说剥夺员工休息权。”他介绍,发达国家越来越将生产企业是否实行人性化管理,是否关注工人健康安全,作为是否采购其商品的重要条件。最近,美国有关劳工组织就沃尔玛向一些拉美及南亚地区的“血汗工厂”(这些工厂违反劳工法规,生产条件恶劣且大量雇用童工)采购问题,向沃尔玛提出质询。
“环保制造”正在兴起
受这次美国商人以“排放粉尘污染大街”等非生产质量等方面原因否决订单事件的启示,佛山陶瓷企业已经开始反思业内的“廉价劳力”竞争问题。
佛山市一陶企掌舵人对今次事件作这样的解读:10年前瓷砖比皇帝女儿还金贵,不愁卖,市场才不管你生产瓷砖的窑炉是否浓烟冲天;经过10多年的发展,现在市场环境转变了,已经从一边倒的卖方市场变成了激烈竞争,消费者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单要求生产的产品要好,也要求生产不影响环境,产品更不可以是“带血”的。
对于陶瓷业的“环保制造”问题,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李军认为:“从我们自身环境来看,资源是有限的,要保证出口的可持续增长,不能将低劳动力价格作为长久优势。必须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减少环境污染,才能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撤单事件影响深远
美国采购商以生产环境条件不好为由撤销订单的事件发生直接刺激佛山的陶瓷企业进行改变。
痛定思痛,遭遇撤单的企业目前已经迅速将低矮的员工宿舍加高,并且更换了破旧的石棉瓦。在环保方面,企业也已经加装了粉尘处理设备,减低空气污染。做好这些就是预防再发生同类事件。
据知情人士透露,出于考虑工人安全,并作为产业提升配套措施之一的想法,佛山市政府正酝酿计划,要求工厂建设统一标准的工人宿舍,改善工人的待遇。
而在今年3月美国政府因重建遭受风灾后的新奥尔良,抛出上千亿元瓷砖采购大单之后,为抢抓机遇,佛山市全球最大的生产墙地砖及卫生洁具企业——新明珠陶瓷已经率先将其生产能力、信用考评和海外销售情况等,整理交给美中贸易发展协会,之后提交给美国政府及其采购商。直接目的之一就是要提高国内陶瓷生产企业的形象,也为“佛山制造”增加更多的印象分。
据了解,眼下佛山市除金舵、天纬等一线陶企积极通过了国际公认的ISO14000系列等环境管理、清洁生产方面认证外,一些二线陶企经营者的观念也正发生深刻变化,意识到了非环保生产难以进入主流的陶瓷行业,不少企业主动依照各种环保要求,以期早日拿到有关认证。拿到认证等于拿到了出口护照,这是开拓更大市场的前提。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