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沈阳法库素有“东北瓷都”之雅称,但如果时间回放到十年前,法库只不过是大东北地区一山青水秀的宁静小城,谁也无法预知到有今天如此之大的巨变。通过十年来的努力耕耘,特别是建陶产业的强力拉动,法库县的经济实力在辽宁44个县中位列前三,拥有200余家企业入驻,上百条自动化建陶生产线,成熟产业工人5万,年产值300多亿元人民币,如此亮丽的统计数据,即使放眼全国各大建陶产区,法库的江湖地位也绝对不容小视。
法库产区为何在短短十年时间内(真正起步还是在04年以后),就能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就呢?它与其它新兴建陶产区有何区别呢?通过本刊近日两赴法库实地调研,总结分析如下:首先法库是国内唯一一个完全由外地资本进入后投资兴建起来的建陶产区,主要资本来源是福建、广东地区的陶瓷企业;其二是国内少有的事先由当地政府部门统一规划相对集中分布的建陶产区;其三是省市各级政府领导对法库陶瓷成长不遗余力地长期大力支持,优惠政策力度之大居于各大产区之首;其四是地理位置良好,面向东三省乃至东北亚欧庞大的消费市场。总之,适逢广东、福建两大建陶产区向外转移的热潮,法库抓住了稍纵即逝的机遇,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天时地利人和样样俱备,造就了法库陶瓷今日之气象。
当然,法库的成功必须感谢一位领导,那就是现任辽宁省省长陈政高先生,他从当沈阳市市长起就非常关心法库的经济社会发展,多次亲临法库指导工作,即使担任了省级主要领导职务,仍然对法库的关注度有增无减。自从5月10日再次来到法库视察座谈后,又亲自签发邀请函约请了近百名的全国知名陶企代表包括:宏宇、欧神诺、金牌亚洲以及尚高卫浴、九牧洁具等共赴沈阳,共商法库陶瓷的未来,并且在会上正式提出“打造千亿产业集群、争创中国陶瓷之都”的口号,引起了国内众多陶瓷企业家的高度关注。
在各大建陶产区形势转淡、前路迷茫之际,法库陶瓷产区却逆市而上,主动出击,旗帜高扬,的确具有非比寻常的战略眼光。法库的经济结构较为单调,主要经济重心还是陶瓷,要想更上一层楼,与其到处开花,倒不如集中精力将法库陶瓷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一方面加快招商引资与配套商贸物流建设的步伐,吸引更多优质品牌企业落户;另一方面加大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的力度,尽量减少中低档产品的产量,扩大中高端产品的市场份额。通过引进装备、工艺技术与人才队伍,全方位改变法库陶瓷产区的低端形象,加强与有关强势建材传媒互动合作,将法库陶瓷区域品牌塑造当成未来极其重要的课题;尽快实现由过去一味靠降低生产成本与市场价格向持续提高产品附加值与品牌影响力转变,既要有成本优势,更要有品牌优势。唯其如此,法库陶瓷才会有更美好的明天。(作者/罗青)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