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刘少波认为,产业金融从其基本内涵来说并不是新事物。“珠三角地区非常有必要、而且也有很好的条件大力推进产业金融发展。”
下半年乃至中远期的宏观经济走势广受关注,而广东金融高新区对产业金融的打造也一直有意从深层次推动经济转型发展,这一做法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与专家观点不谋而合。
“我一直认为,在未来十年左右,中国经济水平仍将会维持在8%甚至8%以上,而这要看我们是否走新型工业化。”对于国内经济远景陆磊表示乐观,并认为金融资源的优势配置将成为其中关键。
而所谓金融资源配置,“就是银行资本市场是否会把相对比较宝贵的金融资源,配置于未来能够形成经济增长点的产业环节上。”
在陆磊看来,如果将打造产业金融分为“三步走”,那么广东金融高新区已经走了一步半:“第一步是金融后台,主要是资本和劳动密集型;而我们用五年时间走到了第二步‘金融后院产业’,‘后院产业’主要是产品设计和风险管理,它不是前台而是在靠人脑设计产品和进行风险管理,决定资源配置方向,现在我们走在第二步中间。”
“基于金融本原回归的产业金融发展,不是也不应当是简单回归到供给主导型发展模式。”在刘少波看来,以往金融服务产业经济主要表现为供给主导型模式,即金融部门主要根据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等,向实体经济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而未来打造珠三角产业金融集聚发展高地。必须实现产业金融发展模式的转换,着力发展需求导向型模式的产业金融。
他建议,金融高新区要进一步做实做强,力争成为产业金融集聚发展的全国高地。未来,应该构建若干推动产业金融发展的综合性平台,如产业金融的某种交易平台、区域性、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产业金融发展高端论坛等。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