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切莫忽视陶瓷文化

切莫忽视陶瓷文化

2012-08-31 来源:《建材周刊》 责任编辑:林飞雄 阅读:1591
0 200

    佛山应当说是一个陶瓷文化底蕴相当浓厚的城市。“南国陶都”石湾陶瓷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贝丘遗址中已揭开其烧陶的历史序篇,“南风古灶”里面还存留着一座有几百年历史的窑炉,保持着“南国陶都”薪火相传;“石湾公仔”是佛山的一张文化名片;佛山还有庞大的建陶产业集群,知名度、影响力辐射全世界。但是在这些宏大背景之后,反观现实生活中的佛山,陶瓷文化并不如字面上所表达的那么宏伟、壮观。石湾的“陶都文化”的辐射范围非常有限,基本上只是活在“南风古灶”、石湾公园里头,普通民众对此所知甚少。石湾公仔的经营状况也不是非常好。至于庞大的建陶产业集群,在很多民众眼中,除了有一大堆的建陶厂、一大群建陶企业聚集起来、很多人都在陶企工作以外,基本上没有其他方面的认识。堂堂陶文化大都,却不显其文化磅礴之势。没有一个具有浓郁文化特色的建筑,没有一大批陶文化爱好者,更多的是经济效益、政绩工程堆砌出来的建陶产业集群。

    佛山的建陶产业集群,是依靠佛山陶文化的根才会在佛山不断生根发芽,壮大繁荣,也因为有文化的根才会聚集起一批陶瓷行业的优秀人才。如今,佛山的建陶产业蜚声全球,众位建陶产业人士也赚足了钱包;反观佛山的陶文化产业,不免有被冷落之感,似乎成了建陶产业的衬托,又像是一种历史文物,在南风古灶中“珍藏”着。或许有很多人对南风古灶“慕名而至”,旅游社也时常带团过来游览,但如果把有人过来游览就当成是文化的繁盛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这有可能正如那些红色旅游景点一样,是一种“遗迹”,是先人们留下来的遗产,成为一段供人“缅怀”的历史。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却不见文化之真谛,在这个过程当中,实际上消费的是人的物质享受,而无精神之美感。这也是中国社会的通病。多年来,社会由上至下,浮躁骚动,动辄金钱、美女,豪华宴席,社会的奢侈、浮夸、腐败风气,一方面有人大加批评,另一方面却又对此不亦乐乎地接受。此类种种,不无显示出当代国人文化之浅薄,人格之懦弱,思想独立精神之匮乏。

    由此观佛山的建陶产业,虽说取得了非常令人兴奋的成就,足为全球建陶产业瞩目。但也应该看到,其所造成的各种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行业内也没有真正响当当的品牌企业。建陶产业在整个国家当中没什么地位,基本属于边缘地带。为什么呢?在笔者看来,第一,建陶产业所涉及的面较小,在国民经济及普通大众的心目中起不到足够的重视;第二,建陶产业科技含量低,没什么“上得厅堂”的产品;第三,没有比较鲜明、浓厚的产业文化;第四,企业的经营理念不够先进、成熟。

    文化是一切产业想要繁荣发展的必要条件,所谓根深叶茂,从业人员能够从产业当中得到文化的滋润,其归属感就会增强,对行业的热爱也会激发无限的创造力,如此企业才会在各种各样的经济浪潮的冲击之下得以不断生长。有文化的产业,才会真正产生足够强大的、深远的影响力。没有文化的人是一个空虚的人,同样没有文化的企业、产业,也是一个空虚的企业、产业。没有文化的企业很容易就会被淘汰,因为它留不住人才,也不能吸引客户的长期眼光;而没有文化的产业也会被人遗忘、歧视、批评。企业要想真正得到质的提升,就不得不重视文化的建设,不仅仅是企业内部的文化,还要有产品的文化,产业的文化,而这些都应当归结到对陶瓷文化的认识与热爱。因此,佛山陶企的未来如何,佛山“南国陶都”这一名片是毁坏还是更加发扬光大,就看政府、各级陶瓷人以及佛山民众对陶文化的重视及培养了。当文化不再是经济发展的标签,而是实实在在地流淌于行业,萦绕于企业与民众之间,企业与产品才变得真实可感、亲切,而不再冷冰冰。佛山有条件去创造这样的氛围,也有条件去经营这样一种企业,因此何苦囿于那些“忽悠”式的口号,看贬自己,也看贬消费者呢!何不真正干点实事,真心用好的产品、好的理念感动客户。成长起来吧,佛山陶企!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