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解读2004陶业十大关键词

解读2004陶业十大关键词

2005-12-16 来源:陶瓷信息 王力 责任编辑:admin 阅读:1186
0 200

开篇语:

    新闻是变迁的记录。

    奔波在“南国陶都”佛山冬季的阳光下,中国陶瓷城对面的广告牌耀眼夺目,令人心动。车来车往的人流当中,2004年的时光列车正从身旁迅速驶过,新的一年已触手可及。岁月把太多的眩晕、辉煌、磨难和变迁定格在了2004年,佛山陶瓷业,在一步步迈向成熟的过程中,正发生着一系列深刻而急剧的变革,即使是最悲观的批评家,也会为佛山陶瓷一年来铿锵有力的发展步伐所折服;即使是最风光的企业家,也会为“市场越来越难做,利润越来越薄”而发出由衷的感叹。作为一名行业记者,360多个日日夜夜起早贪黑的采访笔耕和喜怒哀乐已与佛山陶瓷业的变迁融为一体,共同感受、见证和记录了佛山陶瓷业每一次的脉搏与律动。蓦然回首,每一家企业和企业家前行的脚步清晰可见,几份欣慰、几份汗水、几份收获、几份遗憾、几份失落……

    在2005年即将来临之际,本报隆重推出“回顾2004系列报道”,试图从解读关键词、盘点新品牌、点击新产品、重读热新闻、聚焦营销事、回放展览会等多方面全范围诠释和扫描2004年的佛山陶瓷,敬请读者朋友关注。

    一、拉闸限电
    【关注指数】★★★★★

    拉闸限电的痛楚至今仍旧历历在目:2004年的春节刚过,正当陶瓷企业准备点火投产之际,佛山陶瓷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酷事实,整个广东省出现大面积的电荒,陶瓷企业被供电部门开始强行拉闸限电。

    近年来,虽然国家在电力建设方面投入了巨额资金,包括各地区电网并网供电、西电东送等,但电能增长量远远跟不上地方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佛山这样一个工业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电能增长始终赶不上用电需求的增长。面对拉闸限电的危机,许多企业迟迟开不了工,一些已经点火生产的企业也面临着“供5停2”供电计划的困扰,一些未能接到临时“拉闸”通知的企业,火红的窑炉、明亮的车间突然间漆黑一团,给陶瓷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削峰填谷、错峰用电、节能降耗成了企业应对电荒的必用招数。

    陶瓷业是用电大户,其15吨、20吨、甚至更大吨位的球磨机,每一台都要近百千瓦;更为要命的是,陶瓷业是高温连续作业,从压机、干燥、釉线、烧成到出窑,一旦运转起来,根本就容不得停歇,拉闸限电,既使陶瓷业无法正常生产,也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增加了生产成本。即使有钱也买不来电。许多企业准备了自己的发电机,在停停开开中艰难度日,更多的生产线则是在电力得到保障的情况下才敢点火生产。拉闸限电,成了2004年佛山陶瓷业的第一只拦路虎。

    二、油价飙升
    【关注指数】★★★★

    石油是世界经济的大动脉,对于陶瓷业这样一个高能耗产业来讲,其燃油成本几乎占到生产总成本的30%以上,油价的一举一动,会在很大程度上波及到其生产成本的高低。2004年的油价,就像一个冲浪者,在稍有回落中一次次飙升,持续走高,并且一度呈供不应求的状态,就连佛山的一些加油站也曾经出现了无油可加的现象。油价,成为笼罩在陶瓷企业头顶一块挥不去的阴云。

    目前,我国原油价格是按照市场机制运作的,制定油价必然考虑国际油价的波动。受伊拉克战争和世界经济的影响,2004年的国际原油价格是一路飙升,创下了每桶55美元的最高记录。国际油价,已不可阻挡地进入了50美元时代。

    陶瓷生产离不了原油,无论是柴油、重油,还是其它混合油,2004年都是一片“通涨”。油价飙升,在大肆吞食陶业利润的同时,也加快了企业内部技术改造和节能降耗的步伐,逼使一些企业开始利用新工艺、新设备在节约能源上做文章,也有一些企业纷纷寻求新的能源渠道,最典型的就是将喷雾干燥塔由烧油改为烧煤,而一些无生产优势的生产线,在油价回落无望的情况下,面临着停窑限产的巨大危机。

    三、原料上涨
    【关注指数】★★★★

    在陶瓷原料、燃料的涨价风暴中,陶瓷原料涨价在整个产业链中是首当其冲,就整个原料行业来讲,2004年的涨价幅度不小于15%。

    大宗的瓷砂、陶土因地方政府加强其管理、成本升高和随着运输距离越来越远,佛山陶企购进的原材料价格不断小幅爬坡,氧化锌、氧化钴、氧化锡、氧化铝、氧化锆、硅酸锆、三聚磷酸钠、釉粒、色料……陶瓷企业生产所用的化工产品,无一例外地遭遇了大幅上涨,个别原料的价格涨幅超过100%。

    其实,陶瓷原材料并非今年才涨。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一些原料价格就开始上涨。春节过后,随着企业陆续点火生产,陶瓷原料更是大幅攀升。这种原材料的涨价现象,并不是一时的市场波动,而是一种全球性的资源枯竭所导致的结果。无规划、轻管理的乱采滥挖,加剧了资源的消耗进度,浪费了大量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佛山产区一些独有的陶瓷生产原材料如黑泥、瓷砂等已急剧下降,并逐渐转向周边地区、甚至湖南、江西、广西等地购进原材料,从而导致周边地区和一些其它省份的原料产区不断到佛山来招商引资,使周边陶瓷产区的成本优势凸现无遗。

    四、限超限载
    【关注指数】★★★★★

    对于2004年的陶瓷业来讲,真是多灾多难。许多企业怎么也没有料到在遭遇了电荒、油荒、煤荒和原料涨价,即将迎来下半年旺销之际,却踩上了“限超限载”这样一颗毫无预感的“地雷”。

    自6月20日起,全国范围内一场严查“限超限载”的治理行动伴随着新《公路交通安全法》的实施展开,对陶瓷行业这样一个大物流产业来讲,几乎是一场致命的打击。各方面的费用都在急增,产品价格却很难水涨船高,甚至逆势下滑,陶瓷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成本危机。

    多年来,我国公路运输超载现象十分严重,且愈演愈烈。国家相关部门虽有整治,但却成效甚微,超载似乎成了公路运输中的一个顽症,大型货运车辆超载3倍甚至5倍都司空见惯,对公路、桥梁甚至人的生命都造成极大的威胁和破坏。

    陶瓷业是一个粗放型的大物流产业,每年仅原料消耗就达10亿万吨,这10亿万吨转化为产品后,还需通过公路、铁路、航运运往世界各地。在多年的发展过程当中,急速增长的货运量与市场运输能力之间已形成了一种平衡关系。然而,这种靠超载赚取利润并建立起来的物流平衡,却在限超限载治理整顿中被打破。一种平衡被打破,另一种平衡却未能够及时建立,由此带来的巨大后果就是运输能力的致命短缺。陶瓷企业在短时间内遭遇了爆仓压力,甚至在“限超限载”的重压下停窑熄火,而一些市场却出现了短货现象。

    五、涨价
    【关注指数】★★★★

    在遭遇了拉闸限电、油价飙升、原材料涨价、“限超限载”等一系列磨难后,陶瓷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利润空间急剧下滑,甚至一些企业开始出现亏损现象。水涨船高,应是必然的结果,然而,2004年的陶瓷业,却是上游在大幅度涨价,下游降价声一片,企业犹如一只钻进风箱的老鼠,两头挤压,束手无策。

    陶瓷业是一个上下游众多行业相关的产业链,从原料开采、色釉料供应、备品备件的加工、生产制造、运输到终端销售,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然而,该涨的涨了,不该涨的也涨了;该降的降了,不该降的也降了,唯独陶瓷产品的出厂价却“倒行逆施”,持续下滑。

    涨价!涨价!!涨价!!!一些行业内的有识之士以一颗殷殷之心,呼吁陶瓷企业联合起来,趁势而为,提高产品价格,维护行业利益。然而,却终究没有涨成。佛山个别陶瓷生产企业,一片600600的渗花抛光砖还卖不到8元钱,更多的企业为了促销,纷纷祭起价格大旗,不惜血本,杀他个你死我活。

    没有哪个企业不想自己的“孩子”卖个好价钱,但是,价格升降的“操纵杆”却不在企业的手里,而在市场的手里。说一千道一万,供大于求是造成陶瓷价格多年来“阳萎”的根本病因。

    六、环保
    【关注指数】★★★★

    灰蒙蒙的天空、呛人的粉尘、刺鼻的废气、随处可见的碎瓷烂砖……在佛山南庄等一些陶瓷生产企业相对集中的地方,环境污染已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
上半年,佛山市禅城区环保局制定出台了《禅城区陶瓷企业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并将高新区技术开发中心核心区的9家陶瓷企业列为首批整治考核对象。重点整治喷雾干燥塔及其它生产工序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粉尘,将陶瓷原料的敞开式堆放改为封闭式堆放,加强陶瓷产品在厂区内运输及输送、搬运过程中散落形成粉尘的管理,对辊道窑烧成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和少量粉尘进行处理后排放,对喷雾干燥塔生产的烟尘和二氧化硫除尘后排放。同时制定了分阶段整治目标,限期内达标排放的企业可获三成治污费,通过ISO14001认证的企业可一次性获得8万元的奖励,未达标的企业将被征收超标排污费或限令停产整顿。

    石湾和南庄是佛山最大的两个陶瓷生产大区,也是环境污染的重灾区。多年来,一些陶瓷企业都是在粗放式的快速扩张中成长,使周边环境迅速恶化,已成为禅城区城市化进程中的一大垢病。来自环保部门的强硬举措,在很大程度上唤醒了一些陶瓷企业的环保意识,开始在生产过程中追加投资用于治理运输、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和污水处理。

    2004年,佛山陶瓷业面对环保终于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头。

    七、搬迁
    【关注指数】★★★★


    陶瓷产业带来的污染,终于引发了一场陶企搬迁的大争论。事实上,近年来佛山陶企向外扩张早已呈燎原之势,面对新陶瓷产区优惠的投资政策和原料优势,佛山陶瓷企业已开始大规模向外搬迁和扩建,使佛山陶瓷面临着“空心化”的危机。

    在搬与不搬之间,其实有许多企业处于一种等待观望之中,然而,面对来自政府部门的环保压力和其它产区的诸多优势,政府部分却迟迟未肯表态,致使一些企业不再坚守佛山,而把目光移向了周边地区,使清源、河远、三水、肇庆等地的陶瓷工业园迅速崛起,形成了“泛佛山陶瓷工业圈”,开始与佛山陶瓷分庭抗礼。

    直到今年上半年,面对日益“空心化”的佛山陶瓷产业,政府部门才终于明确表态,说佛山陶瓷不要走,要留下来发展,要通过环保整治和技术改造,保持佛山陶瓷在全国的产业优势。然而,政府的这一表态,对于众多的陶瓷企业来讲,已显得有点迟缓,新一轮的陶瓷建设高潮已成颓势,大笔的建设资金已有了去向。

    按照部分业内人士的设想,佛山陶企尽可以一搬了之,只要留下商贸、物流、研发、会展和信息中心就可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而日前由市环保局提交市政府的一份报告调查报告中,再一次明确提出了禅城区陶瓷企业搬迁的目标,在2008年之前,石湾的陶瓷企业除东鹏、鹰牌等几家企业外,其它企业将必须如期搬出城区,以缓解日益严重的污染状况。

    是通过治理实现清洁生产,还是连根拔除,一搬之了,佛山陶瓷企业仍就面临两难的选择。

    八、宏观调控
    【关注指数】★★★★★


    今年以来,国家实行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使国民经济再一次实现了“软着陆”。来自中央的声音是,今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将控制在9%以内。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力度和决心。

    宏观调控对陶瓷这样一个传统产业带来的影响颇大。最突出的就是银根紧缩,投资资金削减,一些新建的项目不得不放慢脚步,一些新成立的陶瓷工业园,只打雷不下雨,买了地皮却迟迟不见行动。更主要的是,宏观调控加强了土地的申批,房地产行业骤然趋紧,许多工程停建或缓建,影响了陶瓷市场需求,最终波及到陶瓷企业的销售。

    从1994年的经济过热到今年的经济过热,10年一个轮回,虽然政府部门已有相当成熟的调控经验,但却给陶瓷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作为与土地密切关联的陶瓷业,其下游产业的萎缩,直接造成了市场需求的收缩。甚至有企业面对宏观调控,发出了陶瓷行业“冬天”来临的呼声。

    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陶瓷企业面对宏观调控,自身怎么样“调控”是不可回避的一道“坎”。事实上,无论是电荒、油荒、原料涨价,还是“限超限载”,只要市场需求旺盛,陶瓷产业就有生意。而国民经济随着宏观调控有意识地放慢脚步,陶瓷企业理应积极主动地适应,以此来调整产业结构和促进行业的升级换代。

    九、品牌
    【关注指数】★★★

    品牌永远是陶瓷企业决胜市场的法宝。佛山陶瓷业数百家陶瓷企业,数千个陶瓷品牌,真是分不清谁才是真正的英雄。

    看看中国陶瓷城周围不计其数的广告牌,看看石南大道两旁眼花缭乱的广告牌,再看看高速公路两边、十字路口、黄金地段高高矗立的广告牌,一句句或动心、或新颖、或狗屁不通、或不知所用的广告语,使我们时刻处于一种被广告包围的世界。我们已不能否认品牌对陶瓷产品销售和企业成长带来的巨大作用。

    东鹏、鹰牌、蒙娜丽莎的一片砖可以卖到数十远甚至上百元,而个别企业同样款式的砖却只卖几块钱,品牌的魅力令人称羡,即而豪气冲天,挖空心思要树品牌,开始大把大把地烧钱,一时间,广告公司如雨后春笋,策划人员则牛气冲天,CI、VI形象设计与制作红极一时,然后树牌子、发文章、打广告、上电视,以图增加品牌的知名度,维护品牌的美誉度,培育品牌的忠诚度。这当中,到底谁增加了品牌的含金量,谁在品牌的虚狂中外强中干倒下去,消费者明明白白,厂家更是心知肚明。

    2004年6月28日,一个名叫“世界品牌实验室”的神秘机构,在事前毫无一点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对外宣布了“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陶瓷行业8家知名品牌榜上有名,东鹏、鹰牌两大品牌为佛山陶瓷挣足了面子,成为企业大肆宣传的一个噱头。紧接着,还是这家机构,又随后推出了“中国机械500强”,陶机行业科达、力泰再次挤身龙虎榜,成为佛山陶机业的领导品牌。

    十、企业文化
    【关注指数】★★★

    2004年的春节刚过,刚刚取得上年度单品牌销售业绩超越10亿元的东鹏公司,将2004年定为“文化东鹏年”,并由此展开了大规模的企业文化宣传和构建工作,在深圳宏略公司专家的指导下,进一步明确了企业的MI理念识别体系,制定了公司的《企业文化手册》和《企业文化建设发展规划》,在行业内引起极大的反响。随后,产品销售同比大幅攀升的金意陶,也投入巨资,借助外力,大力构建自己的企业文化。一时间,企业文化再一次成了企业之间比拼的一大焦点。

    企业的竞争靠什么?品牌、网络、服务、价格、技术、成本、管理……你可以说出一大筐来,但归根到底一句话,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一个企业吸引人才、继而留住人才并给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却离不了企业文化。

    以无形搏有形,以文化促品牌。经过多年的市场厮杀,佛山陶瓷企业开始更多地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和目标,而不是放在一时的利益得失上。于是,企业文化就成了打造百年企业的根基,成了企业争夺人才最有力的武器。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