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中国陶瓷网讯 (记者 罗丽明报道)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窑炉热工专业委员会2011年会暨学术研讨会12月2日在佛山新中源大酒店举行。中国建筑卫生陶瓷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黄芯红、中国建材联合会教科委高工杨洪儒、原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窑炉专业委员会主任高力明、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秘书长吴大选等业内人士出席了会议。原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窑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曾令可,被选举出任新一届窑炉热工专业委员会会长。
与会嘉宾
陶瓷行业是一个系统,其发展离不开陶瓷产业链,而窑炉和热工是产业链中最重要的一环。为了有效推进窑炉热工、耐火材料、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等行业内相互促进,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特别召开本次学术研讨会。会上,专业委员会新挂靠单位中窑窑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柳丹作了新一届窑炉委员会工作报告,他提到“今后专业委员会将定期介绍委员学术成果及有关学术活动信息,积极开展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学术交流会,更好地为窑炉企业服务,为窑炉产业发展做出新贡献。”另外,中国建筑卫生陶瓷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黄芯红和广东省陶瓷协会常务副会长陈环分别为大会致辞。
会议现场
窑炉是陶瓷生产过程中能量消耗最大的一环,陶瓷生产80%的能源消耗在烧成和干燥过程。因此窑炉设备水平的高低不但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更直接影响陶瓷行业环境保护的水平。中国建材联合会教科委高工杨洪儒作了《陶瓷窑炉低碳设计及减排技术》专题报告,对于窑炉耗能、污染的问题他提出可通过技术改造、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等渠道解决。
围绕节能环保、低碳绿色的话题,中国赛宝认证中心主任聂兵也作了《碳交易在材料生产和窑炉行业的应用现状分析》的学术报告。针对时下“碳交易”(指的是合同的一方通过支付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买方可以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减排的目标),聂兵指出窑炉行业对规则研究不足、碳交易标准对窑炉业要求高和改造项目的收益等障碍使得目前窑炉行业碳交易量较少。聂兵还分析,2015年后中国将普及碳交易,窑炉行业如何介入碳交易,可用已有节能减排改革项目并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情况进行摸底,政策法规一出来便可积极应对。
另外,围绕窑炉设备和技术的话题,原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窑炉专业委员会主任高力明、景德镇陶瓷学院院长冯青和广州能源所博士李萍分别作了相关演讲。
高力明作了《陶瓷窑炉标准化建设可行性分析》的专题演讲,他提到窑炉热工设备一直是“非标”(没有统一标准)设备,而对这些设备进行标准化建设后,节能减排、经济社会效益都会得到提高;而冯青教授在《超长超宽陶瓷窑炉必须解决的关键技术分析》中指出,经调查发现操控窑炉的工人普遍文化素质偏低,冯教授说:“这么核心的设备交由他们操作,再优秀的设备也会白费功夫”;李萍教授在其《窑炉热平衡热效率计算及窑炉控制系统》的演讲中点出,自控水平往往代表一座窑炉的先进程度,而国内对自控系统有所忽视,水平也较为落后,因此加紧在这方面的创新研制将是提高陶瓷产品质量、巩固企业核心的关键。
本次会议是由广东中窑窑业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广东中窑窑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建筑陶瓷用辊道窑为主的民营科技企业,也是佛山陶瓷协会窑炉装备委员会会长单位。在会议结束后与会专家和嘉宾到三水参观了中窑公司工厂,并且举行了中国硅酸盐学会窑炉分会热工专业委员会秘书处挂靠单位挂牌仪式。
注:凡注明“中国陶瓷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中国陶瓷网(0757-82532106)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