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员工管理,一直以来都是企业管理的头疼问题。尤其是现在,大批80后、90后涌入企业,占据了企业员工的50%甚至更多。
80后由“理想型”转向“现实型”
有人这样描述三代员工:60后员工是“头低头”,他们现在大多已成为商业领域的核心领导,讲理想、讲责任、讲激情;70后员工是“背靠背”,他们现在是社会的主力军,他们面临的压力是养家、房贷和晋升空间,有较强的职业焦虑感;80后员工则是“脸贴脸”,他们以快乐为导向,做着他们喜欢做的,他们热爱旅游、聚会、消费以及自我实现……他们的价值观由“理想型”向“现实型”转变,更加看重眼前利益、追求物质享受;他们强调以自我为中心、自尊心及他人认可意识强;他们心理容易波动、抗压能力差、心理健康问题突出;他们不会将工作与生活截然分开,他们不关心政治斗争,但对权威敢于挑战。
五个办法和80后打成一片
面对80后员工,激发其工作热情和尊重并发扬其个性固然重要,但如何管理他们呢?
1 多玩多学多聊天
玩是80后的一大爱好,企业管理人员在工作之余可以和他们玩到一块,向他们请教对话,包括怎么用手机上网,现在音乐流行啥、最近又有什么大片上映……就算是和工作不太相关的话题,当你怀着“请教”、“聊天”的态度去说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时,代沟会自然而然消失,工作起来自然融洽许多。
2 多对话多沟通
管理人员如果和员工缺乏沟通容易造成管理上的被动,特别是对80后员工,他们对工作和公司有很多想法,但一般不会主动说出来。那么这时候,就需要管理者们去主动聆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去引导。80后是特立独行的一代人,如果无法了解80后,他们也就无法真正领会你的意图,执行力差也就自然而然。
3 多给些挑战性的工作
80后不怕工作难度高,就怕工作平淡无奇。许多80后新员工做了没几个月就不做了,多是因为工作没多大挑战性。很多管理人员在培养新员工时,总是喜欢给他们枯燥无味的重复性工作,还美其名曰“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久而久之就把他们的创造力给磨灭掉了。相反,先给新员工一些小挑战,慢慢加大难度,他们就会保持对工作的新鲜感。
4 多用行为及魅力影响
80后所崇拜的偶像大多是有才气、有个性、有魅力的,如姚明、周杰伦和奥巴马。所以,类似“我都干了十几年,还不比你清楚?!”这样的话最好少跟80后员工去说,因为他们不会认为你的经验有多值钱,如果你能用能力说服他,用魅力影响他,他自然会对你佩服得五体投地。
5 多私下批评多讲道理
批评80后是需要技巧的,忠言不一定要逆耳 ,一句不合适的话可能导致80后对你产生怀疑,甚至辞职。这并不是告诉大家可以容忍错误,而是要多给80后员工一些空间、一些机会,工作过程要给予细节的指导。正面肯定其进步,指出不足并加以远景的激励,80后员工会迸发出更大的潜能。
善用八招 管好80后
善用好这8招,你也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
1 充分了解企业的员工
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一个能够充分了解自己员工的管理者,无论在工作效率,还是人际关系上,他都将会是个一流的管理者。管理者与员工彼此间相互了解,相互沟通,对一个中小企业的管理来说尤为重要。
2 聆听员工的心声
在企业的管理中,聆听员工的心声,也是团结员工,调动积极性的重要途径。一个员工的思想出了问题,会失去工作热情。这时,作为管理者,应耐心地去听取他的心声,找出问题的症结,解决他的问题或耐心开导。对待犯错误的人员,不应一味责难,而应给他们解释的机会。
3 管理方法经常创新
管理员工就像开车。管理人员要让员工在制定的轨道上运行,就要仔细观察、经常调整。在企业中,管理者要多注意员工的各种变化,在基本管理框架内灵活的运用各种技巧管理下属。对于活跃的中小企业管理者而言,更是不能墨守成规地管理下属。
4 德才兼备 量才使用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用人的关键是适用性。为此,作为一个管理者,不仅要看到人事考核表上的评分,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观察,结合每个员工的长处给予适当的工作。在从他们工作过程中观察其处事态度、速度和准确性,从而真正测出其下属的潜能。
5 淡化权利 强化权威
对员工的管理最终要落实到员工对管理者,或下属对上司的服从。这种领导服从关系可以来自权利或权威两个方面。管理者地位高、权力大,谁不服从就会受到制裁,这种服从来自权力。管理者的德行、气质、智慧、知识和经验等人格魅力,使员工自愿服从其领导,这种服从来自于权威。一个企业的管理者的人格魅力形成的权威比行政权力更重要。
6 允许员工犯错误
冒险需要勇气和资本。若管理者不允许员工失败,冒险失败会受到上司的严惩,则员工就回报着不做不错的观念。因此,身为管理者,应鼓励员工理性的去冒险,去创新,应允许员工失败。当下属冒险犯了小错时,不应过多指责;当冒险成功时,务必多加赞赏,并给予相应的回报。
7 引导员工合理竞争
在企业中,员工之间存在着竞争。作为一名管理者,应适时采取措施,防止不正当竞争,促进正当竞争。为此,人员管理应有一套正确的业绩评估机制,要以工作实绩评估其能力,不要根据上级领导的偏好或人际关系来评价,员工考评尽可能公正客观。同时,企业内部应建立信息公开。
8 激发员工的潜能
每个人的潜能是不同的,对不同特质的人,采取不同的刺激手段才可能达到好的效果。医学研究表明,人类的思维和行动均来源于大脑皮层的活动,而大脑皮层又有内侧与外侧之分,这两部分各有不同的功能。管理者应将这一原理运用到企业管理中来,根据不同人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激励方法。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