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陈万里:“未来东方”的雅约精髓

陈万里:“未来东方”的雅约精髓

2011-08-14 来源:《陶瓷信息》 责任编辑:张芙蓉 阅读:2057
0 250
    本周设计师
 
    姓名:陈万里
 
    公司:广州陈万里建筑设计事务所
 
    设计师简介: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高级室内建筑师。1985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室内设计结业,1989年研究生毕业于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设计专业,获硕士学位。1993年自费留学游历美国三年后,受聘香港专才计划工作时,于香港注册成立万里建筑(香港)研究所。1995年回大陆参加工作,成立了私营合伙企业——广州陈万里建筑研究所,至今成立广州陈万里建筑设计事务所。

    所获荣誉:

    1987——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四川官渡新镇规划

    1987 全国装配式大板住宅设计方案竞赛方案奖

    1990——广州火车站广场环境美化设计大赛三等奖

    2003.11~2004.5 ——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综合办公楼室内设计一等奖

    2005——首届广州装饰设计大赛银奖

    2007——中国十大设计师金羊奖

    2008——广东环艺设计大赛银奖

    2009——第三届广州装饰设计大赛银奖 

    2009——中国饭店业协会2009酒店设计金堂奖铜奖

    发表刊物:

    《易经的建筑启示》重庆大学出版社

    《建筑形态的生命力》建筑师31期

    《建筑造型与建筑构造的物元分析》智囊杂志

    《美丽家园》贵州科技出版社2001出版,

    “我们城里最漂亮的建筑(广州篇)”南方周末2000年四月发表,

    “新时期呼唤新的建筑美学” 《新建筑》1998年发表,

    “东莞牛山小学设计” 《南方建筑》1999年发表。

    如今,科学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文明程度决定了西方价值观在全球的主导优势,建筑设计领域也同样如此。但是,仍有那么一些人对中国文化保持强烈的自信,欲通过对传统文化的钻研,将“民族的”变成“国际的”。陈万里就是其中之一。他在空间设计中,始终保持对东方文化的追求,并且提出“未来东方”理念,欲以“雅约”的材料体现东方建筑的丰富内涵。

    “与可画竹,胸中有成竹”,像国画与诗词一般,东方的空间同样讲求“以意为先”,其本质是不可言说的精神哲学,只能亲临其境感受、感动、感应、感悟、感恩。为此,记者采访了陈万里先生,让读者随着他的话语和空间,“亲临其境”,感受“未来东方”的雅约精髓。

    记者:陈老师,您好!听说您曾在美国生活一段时间,也受到一些西方文化的影响,但您之后的设计却一直贯彻对东方文化的追求,其中是否有什么故事?

    陈万里:我在美国呆了三年,也接触了很多西方文化。其实,出国前一直被杂志上的美国设计所吸引,特别想去亲身感受,到了美国之后,才发觉实际情况和自己想象中有很大出入,杂志是将分散在全国各地的优秀作品全部综合起来的。相反,我深切地感受到,西方的哲学家、思想家、政界等,他们骨子里是真的佩服东方文化,他们的皇宫、庄园里面一定会有一个东方空间或者几件东方艺术品,这样才够得上档次。所以,我在美国除了参观建筑,就踏踏实实地在图书馆研究中国的建筑,也看了很多中国传统艺术方面的书籍。传统的建筑非常丰富,那些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宫殿、寺院、园林、四合院都有深厚的内涵,我经常会思考怎么挖掘其中的精髓。

    其实这与贝聿铭很像。贝聿铭对我的影响至深,我对他也一直保持钦敬的心态。他虽然接受了许多西方文化,却也由始至终追求对东方文化的呈现,他的设计所展现的东方魅力是真正地把“民族的”化为“国际的”。面对现代科技的设计手法,他常常思考如何采用新的材料、新的方法、新的技术和新的手段来呈现东方文化的心理精神层面和意境,并立志为中国的未来建筑进行探索,以引领中国建筑、东方建筑的发展方向,并给予年轻人启迪。其实,这也是我想探索的,只是他的探索更趋向于“新东方”的理念,而我则追求“未来东方”的探索。

    记者:“未来东方”与“新东方”的差异在哪?

    陈万里:十几年前,东南亚一些发达国家就开始研究“新东方”设计。“新东方”的理念引起了很多争论,对于在现代文化当中怎么保存传统的东西,大家做出了很多空间探索,主要是用一些比较独特、昂贵的材料和最好的手工去表现东方韵味,简洁且包含现代科技的皇家的气息。但是我国人口众多,经济环境也没有达到很高的水平,“新东方”在这里并没有太大的出路,于是我提出“未来东方”理念,希望回归到传统与朴素,正常甚至是尽量少的投入也能体现我们东方的精神。只要材料用得适合、细部设计得好,普通材料也能达到特别有意义。

    记者:那您在“未来东方”这方面的进展如何?

    陈万里:我在设计当中一直贯彻这一点,以《三亚酒店》为例,其中就是尽力挖掘文化价值,并用最节约成本的方式做出最适合的效果,它最后的装修造价一平米还不到一千人民币,以前的五星级酒店从没有这样的先例。

    这主要是通过对每一种普通材料的空间效果的精心设计来展现黎族文化的魅力,既控制了成本又非常独特。为此,我特意去一些黎族的村寨中体验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承,到海南的博物馆和图书馆去挖掘材料。这个项目的每个部分都是提取黎族文化专门设计的,比如榆木。榆木是很常见的,但是经过雕刻就变成独一无二的;还有普通的铁栏杆,根据设计出的一组图案在铸铁厂磨出,同样是独树一帜。当地人可能在竹子、布匹上看到过类似的图案,因而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而承载这熟悉元素的材料不同又带来另一番风味。这些普通材料一经后期加工,花费稍许成本就形成黎族人既熟悉又陌生的风格,兼具亲切感与新鲜感,其内在价值也迅速得到提升。虽然设计的过程繁重了很多,但是我认为这些精力值得投入。

    时至今日,我要做的是让“未来东方”的理念在理论上成为一个体系,同时提出“软构主义”,从哲学、设计史、艺术史各方面全面地描述“未来东方”这个理念。这个系统已经有很多人参与进来,去年做了一个全国研讨会,今年下半年计划开展一个亚洲研讨会。

    记者:说到“东方”理念,让我想起一位意大利设计师,他说中国的设计都比较复杂,迥异于欧美追求的简约时尚,对此,您如何看待?

    陈万里:的确,中国以前很多古建筑、仿古建筑的空间设计都比较复杂,以此去体现东方古代的皇家豪华气派。但其实也不尽然,《三亚酒店》很简洁,但同样能让人感受到它的分量,就是说“东方”的本质并不是复杂,而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哲学,不是靠多反而是靠少去体现。比如说国画的留白,不画的地方就留给你想象的空间,你可以想象后面有一座山,山后面还有群山;写文章作诗也一样,给你钟声,你可以去想象后面的寺庙、河流。

    西方流行简约这个词,我把它改了一下,叫“雅约”,因为简约到了东方,没有那种工艺,没有那种艺术,没有那种金钱去支撑,很容易就变成了简陋。怎么用雅约的材料去体现东方建筑的丰富——不是繁复,而是内涵丰富厚重,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文/聂文婷

 

 

 

     设计理念: 本案例为佛山保利花园复式住宅,陈万里将其设计出轩阔宽深、中西合璧的居住空间。

      传统的中式大宅建筑布局脉络明晰,通常可分为一条中轴线和左右两翼,其平面图犹如一只展翅高飞的大鹏。千年来,大宅的总体格局始终未变。陈万里认为,要做一个中式的设计,首先应该从布局上领会中式设计的精神。

      客厅:中式的审美习惯被保留下来,如装饰性符号和饰品选择保留“卧”、“坐”的功能,陈列和布局则完全是现代的。各类柜子、橱柜、案几都是原封不动地以传统的方式布置,只是在电视柜、餐具等部分做了现代的处理,整个空间显得很简洁。

      回廊:房子南北向正中央被陈万里定义为中轴线,两侧总体比较对称。中间是大户人家常见的红木椅,不过做了改良,由一只卧榻改良成的“沙发”和两只两人座椅子组成。沿中轴线两侧,楼下即为正厅和园子(大阳台),楼上为书房、卧室等,均由回廊和间厅连接。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