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如果保障房真的能严格按照计划执行,那么它也许可以解救佛山陶瓷企业,关键是地方政府都能全部完成吗?”佛山市陶瓷行业协会秘书长尹虹质疑道。
上半年, 在楼市限购政策的影响下,佛山陶瓷企业受到波及,而好不容易从二三线城市中挖掘出商机的企业,紧接着又要面对下半年二三线城市限购的情况。不断加码的保障房,给陶瓷企业送来“及时雨”。
保障房这个大饼究竟有多大?陶瓷企业如何依靠这块“大饼”充饥?近日,记者采访多位品牌企业负责人了解到,保障房对陶瓷企业来说商机巨大,但企业试水时却面临生产线调整难题。
1000万套保障房带来机遇
限购城市不断扩大,保障房也在加码。据了解,2011年全国就将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1000万套,比上年增长70%以上,未来五年,我国计划新建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而这也成为陶瓷企业市场争夺的焦点。
“有机会我们一定会把握,在现在房产调控下一定要找新的出路,保障房就是一条。”广东蒙娜丽莎新型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营销副总裁邓启棠表示,建设保障性住房不是短期政策,未来5年蕴含很多商机。
保障性住房到底蕴藏多少商机?尹虹初步算了一笔账, 以今年全国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计划为例,单间保障房的平均面积大概为80平方米,那么今年至少将需要8亿平方米的瓷砖用量。而根据2010年国内建筑陶瓷产量78.09亿平方米来计算,保障房带来的陶瓷消费将占到约十分之一。在二三线城市开始全面限购的政策之下,不少企业表示,保障房10%的消化量虽然对于企业来说难以全面解困,但下半年这是最明显不过的机遇了。
佛山陶企介入市场有优势
当业界讨论机遇时,新中源、新明珠等陶瓷集团已经切入到保障房的市场。
新中源陶瓷集团市场总监邓耀邦对记者表示,“我们已经进入这个市场了,而且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就是品牌优势和丰富的产品结构,能满足各种房地产的需要。”
据了解,新中源在全国有10个生产基地,其中广东有4个,省外有6个,生产成本、物流成本能够低运作,且有完整的供应商体系。而佛山的大型陶瓷企业新明珠、宏宇、东鹏都有在全国布局的优势。
“新明珠19年积累的品牌、信誉在这种危机的时候就体现出来了。”新明珠集团副总经理李重光对记者表示,上半年该公司销售实现了2位数的增长。他认为政府工程的质量要有保证,保障房的材料采购应该是以公开招标形式确定,这使得保障房工程的采购将更多地倾向于选择大品牌的企业。
VISA陶瓷执行董事谭浩深也表示,“现在介入保障房的企业很多,只要有机会,企业都会切入,我们也有介入。”
一线品牌面临生产线调整
但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做保障房的陶瓷生意。谭浩深说,高端陶瓷品牌,投标保障房在价格上优势不明显。“中等品牌更有优势,价格比较低,保障房最主要是价格低。”
谭浩深透露,一线陶瓷品牌在保障房这块也比较难攻克。正如过去的陶瓷下乡,东鹏、马可波罗等品牌到最后都发现无法下乡。马可波罗曾针对陶瓷下乡推出专门的品牌,但由于从一线城市到三线城市,价格落差太大,直接影响到它在一线城市的价格表现,最终不得不放弃。
由于保障房带来的陶瓷市场集中在中低端的品牌,对一些单一品牌企业而言,一个较大的挑战就是生产线如何调整。“保障房也不是千篇一律,也有不同的价格体系和不同的产品。我们会根据保障房的需要做一些产品的调整。”邓启棠说。而尹虹则建议单一品牌企业完全可以针对保障房这一市场另外启用生产线和品牌。(记者/李文波 见习记者/叶洁纯)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