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美国证交会和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官员11日至12日同中国财政部和中国证监会在京举行会晤。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在中国赴美上市公司命运多舛之际,此举意在达成双方跨境审计监管合作,以减轻投资者对中国概念股的忧虑。
PCAOB、SEC和中国证监会的此次对话更多的是一个对双方监管过程的熟悉。随着双方交流的进展,针对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的具体的监管协议将会出台。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欧6月底曾表示,中国政府密切关注海外上市中国企业因财务问题出现的股价暴跌问题,并已经着手研究解决办法。
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崔学刚则告诉记者,此前,国外的交易所和监管部门对于中国公司境外上市往往开“绿灯”,导致了上市公司大量的信息不实的情况出现,但往往遭到投资者及相关组织的起诉,最后以和解告终。
崔学刚表示,从客观方面来看,未来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标准将趋向严格,甚至不排除有可能出台专门对于中国公司的境外上市标准。
“国内民营企业在境外上市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找钱。”崔学刚对记者表示,他正在进行的一项对于中国民营企业境外上市的专项课题研究表明,近年来在境外大量上市的国内企业往往是民营企业,其中又以高科技企业居多,其风险也相对较高,因而在境内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并没有太多的优势。
另一方面,国外的交易所和投资者又希望能够分享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成果,双方一拍即合,交易所和国外监管部门在监管上大开“绿灯”,促成了中国企业在境外的大量上市。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