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中国陶瓷网讯 面对国家十二五期间3600万套保障房的巨大市场,中国家居行业的利益博弈已经初闻鼙鼓之声,一些资深设计专家深感忧虑。中国建筑装饰集团设计研究院的总设计师张静建议,供应商、制作商、设计师等人群应该真正以跨界的思维,小大由之,合作共赢,从拼个你死我活到人尽其才物尽其能,共同把国家的好事做好。
张静是中国工装行业资深高级室内建设师。近年来他一直在关注一种新的思维模式,也就是现在在整个经济社会上非常推崇的 “蓝海战略”。他说,保障房这块重磅砖头砸在桌面上,一定招来一大群的供应商、制作商、设计师方方面面的人,包括普通老百姓的关注,因为它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所有所有关注它的人都会绞尽脑汁、拼着性命想办法拿到这一块蛋糕、分到这杯羹,势必造成一个新的局面,即一种“红海战略”的状态,你死我活,血淋淋的,就这么一块蛋糕,你分到了,他就分不到,你吃多了,他就少吃一口。只有实行“蓝海战略”,跨界思维,跨界合作,大家才能吃到自己想吃到的东西。
张静说,对于保障房这块大蛋糕,只要是市场,不分装饰公司的大小,所有人都会关注它,但是切入点和关注点不同。他从一个设计师的角度来分析认为,目前中国家装工装市场已经是设计师成灾。
“什么叫做设计师?设计师,我自己的观点设计师不等于匠人、画家,设计师等于“你+我”,设计师是一种合作的概念和市场定位的概念。”针对现在大量的家装行业的设计师已经成为众多材料厂家变相的业务员,张静直言不讳。他说真正的高端设计师很少在拿材料商的回扣。一个设计师如果拿了材料商的回扣,选用他的产品,就不可能搞出优秀的设计。
据悉,不管是家装行业的设计师还是工装行业的设计师,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大多数从业者已经从根本上意识到,只有跨界的思维才可带来共赢。但是什么叫做跨界?业内人士认为,很多的材料厂家有大量的自己的研发人员,研发了很多的新型材料,貌似新型材料或者从国外干脆拿来一些新型材料拿到市场上来,可能不一定被市场所接受,不一定被设计师所接受,这是因为和设计师已然脱节,貌似和设计师紧密合作仅仅是经济上合作,而不是深度上、思想上的合作。
张静建言,如果所有的厂家把研发人员进行精简,而把更多的精力财力、思维、机会和真正有设计理想的设计师进行深渡合作,一定能紧密结合市场,脱离开设计师的思维去研发企业自认为很好的产品,不会不被市场所接受。因此,他呼吁厂家和设计师应该有一个深度、更紧密贴近的合作,而不是一个产品研发的合作。秉持跨界思维的不管是小公司的设计师还是大公司的设计师,一切都离不开市场,而这个市场无论怎样,它永远是一个大家彼此之间合作的市场,这就是一片“蓝海”,同仁共浴之。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