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热政治与冷经济

热政治与冷经济

2010-08-20 来源:《陶瓷信息》 责任编辑:李杉 阅读:1777
0 230
    知道今天FT中文的头条是什么吗?
 
    摩根大通中国证券市场部主席李晶的文章,《中国工资上涨的意义》,这位洋买办总的观点是认为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普涨是一好事,可以“把它视为向高附加值制造转移、中国消费市场吸引力日益增强这一过程的一部分”——说实话,类似观点已经很不新鲜,很多经济学家早就乐观地预计到了这一层意义。
 
    尽管本周早些时候,有官员证实了中国目前的经济总盘子已经逾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但北京的媒体面对这一“伟大成就”却出奇地沉静,新锐财经媒体依然秉承着水皮曾经批评过的“熊市思维”,义无返顾地继续将问题的揭露和观察当成自己的首要。
   
    中国经济已是典型的“墙内开花”,营养来自院内,芳香泽及的却是墙外。
 
    (一)
 
    周日,我在重庆江北机场登机返回北京时,居然在同一航班上邂逅了4位我曾经采访过的老板,你可以把这样的现象具象为中国经济活跃的一个缩影,但只有我这样在财经新闻圈厮混过的人才知道,这更应该是中国进入发展型政体的明证……4位老板无一例外都是“跑部进京”,他们项目全和中央某一具体的部委有这样那样的利益关联。
 
    重庆“两江新区”的建立,将这一关联强化并放大。
 
    2010年6月18日,重庆两江新区正式挂牌。这是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之后的中国第三个国家级新区,也是中国内陆唯一的国家级新区。当地媒体报道说,两江新区的正式挂牌,标志着重庆在国家整个西部开发战略中龙头地位的确立。两江新区位于重庆主城区长江以北、嘉陵江以东区域,据说,重庆对两江新区寄托了很大的期望,其功能被定位在“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长江上游地区商贸物流中心、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
 
    两江新区挂牌的那天,也是重庆第二次成为中央直辖市13周年的日子。
   
    1939年5月5日,当时的国民政府行政院决议并呈请国民政府颁令,“明定重庆即行升格为行政院直辖市”,作出这个决议的背景,是侵华的日本空军开始对重庆实行长达5年半的“无差别轰炸”的次日。
 
    1997年6月18日,重庆再次被直辖,一条最为重要的理由就是三峡工程的上马。在120万三峡移民中,渝、万、涪三地占了102万,而当时的四川行政区域过大,人口太多,对该地区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发展指导有一定难度。为了保证三峡移民工作的顺利进行,推动川东地区和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中央政府需要选择一个城市担当该区域的辐射源和支撑点。
两次直辖,是重庆今天的经济版图最重要的成因。
 
    (二)
 
    我进入《锦绣》杂志已经整整8个月,但直到前几天,我才密集性收到来自方方面面的鼓励与期许,这些肯定主要针对的几乎都是我的一些关于“读城”的写作。看来,几年前在《经济观察报》受到的训练依然在发挥作用,那时候,我最主要的精力被投入到了中国的区域经济关注上。
 
    区域经济发展其实应该归类于政治经济。
 
    中国经济的政治属性看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依然会占据主流,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那么多的老板热衷于政治生活,他们在高尔伏球场或者某个私人会所里谈论的,可能是某一官员职位的升迁,而不是股指的上扬或下挫……这一景象并非今天独有,也不是什么中国特色,经济活动中牵涉到各种利益集团的利益,这是它一开始就有的先天性基因。
  
    惟一的差别在于,不同的社会文化对这一基因有不同的病灶诱发。比如重庆这座城市。
 
    我前面说了:两次直辖是重庆今天的经济版图最重要的成因。
 
    1939年重庆第一次直辖的背景,是当时国民政府“衣冠西渡”,整个中国的经济命脉和文化命脉都在向西输送,遁入夔门,以避战乱。有史料表明:中国战前兵器工业的重心是在东部,通过抗战时期兵器工业大迁移,中国多数兵工厂迁到了重庆,从而使重庆战时后方兵器工业中心地位宣告形成。
 
    这些军工企业,在抗战结束后大部分都没有回迁,而是永远留在了重庆,它们为日后重庆的经济发展,播下了最重要的一批龙种。1946年,国民政府在还都南京时,明确重庆为“中华民国永远之陪都”,这一褒奖在随后的岁月中没有为重庆的发展带来半点好处,它很快成为新政权的一种忌讳。
 
    (三)
 
    2008年,重庆的地方网站上曾经风行过一篇文章,这篇署名“一哀”的《大城衰落的背后》披露说:
建国以后,中央对重庆发展的支持力度与重庆自身的经济实力并不相匹配。直到1983年实行计划单列前,重庆的发展一直受到漠视。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建设项目,重庆只有重庆发电厂一项而已。重庆只在三线建设中,进行了兵器、船舶工业建设,适度建设了配套的机械工业。这个时期算是重庆受关注最大的一个阶段了。再往后,重庆只是兴建了化纤工业,即四川维尼纶厂。
而与此同时,以成都为中心的川西地区,却得到了共和国特殊的重视。在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中,成都地区5项,成都因此奠定了四大电子工业基地地位。三五期间,国家在川西地区以成都为中心发展了航空工业。以后,又建设了当代中国装备级别最高的重型机器制造厂,兴建了一整套电站设备制造基地,以及核科研工业体系。
 
    只要查阅一些相关资料,你会发现类似的披露并非空穴来风。
 
    2004年7月,我在四川夹江采访时,听到这么一段故事。
 
    隶属乐山的夹江县距峨眉山只有18公里,距乐山却有60多公里,处在两大世界遗产之间。这个县当时有“西部瓷都”的名号,因为那几年广东佛山的很多建筑陶瓷企业纷纷跑到夹江投资办厂。冶瓷涉及一个能源问题,佛山的那些建陶企业习惯性地采用重油和煤炭,这一生产方式随后被联合国世界遗产保护组织问责,因为它们排放的废气和粉尘,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乐山大佛和峨眉山的环境安全。
 
    夹江所有的陶瓷企业被要求改烧天然气。
 
    有一位老板在接受我的采访时忧心忡忡,据其反映,他们用的天然气都是从重庆引过来的,当时重庆的天然气还是归中石化四川公司管辖,所以还有价格上的优惠;但是他们听说重庆正在闹着要从四川分出去,成立中石化重庆分公司,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他们担心用气成本会大幅度提高,因为四川公司辖区内的天然气储量70%都在重庆。
 
    我至今都还记得那位老板的大实话:四川用重庆的气当然不会心疼,价格优惠也是崽卖爷田。
 
    重庆在直辖之前,无论是官方还是坊间,一直都有“我们挣钱他们花钱”的抱怨。重庆人嘴里的那个“他们”,指的是成都。关于这两个城市之间的口水战,甚至至今绵延,重庆市《城市地理》杂志的刘东灵认为,根子并不是人们常说的地域人格差异所致,而是因为在道统的旗帜下,行政区划这样的体制弊端被恶意放大,导致两座本在同一文化浸淫下的城市,因为种种待遇的不公而反目。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